三牛娱乐新闻

科技创新体系从“三个第一”中探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路径

Writer: admin Time:2023-03-22 Browse:97

  引用本文:金锋.从“三个第一”中探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路径[J].今日科苑,2022(11):28-34.

  摘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离不开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党的二十大创造性地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为我国发展提供新动能,创造新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本文从夯实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着力点出发,针对“三个第一”现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增强“第一生产动力”、培养“第一资源”、推动“第一动力”三个层面提出以“三个第一”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有效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面向经济的主战场、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的生命健康,不断地创造出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持续地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体现出必要的响应能力和供给质量。党中央从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出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重要论述,其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需要人才、科技和创新三个子系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能够保证有效供给,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教育通过培育大量的人才来充实“第一资源”,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撑,推动“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的相互转换;创新作为核心动力深刻地与“第一资源”相嵌入,从而迸发出更多的“第一动力”夯实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个第一”不断融合发展,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力量、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1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有效互动、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目标。我国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亟待夯实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三个着力点。

  一是促进创新资源整合与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竞争同质化带来创新要素被简单重复使用、相对创新要素紧缺和要素低效配置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创新能力薄弱导致无法在技术、产品或市场等层面实现创新,创新要素流通阻塞导致其难以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行业或市场。我国亟待加强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在已有创新体系基础上,整合优化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提高创新链条的整体效率。

  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突破,打赢核心技术的攻坚战。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面临着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我国亟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三是提高科技创新转化率,提升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绩效。搞好创新就是搞好发展,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使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以谋创新来谋发展,着眼于高新技术的成果转换,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优势。

  一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协同能力不强。国家创新体系只有在参与科研创新的各个主体、环节等方面打通渠道、形成合力,整体效能才会提升。国家各个主体的科研机构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发挥往往因为协同机制尚未健全而受到阻碍。现如今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成主体间缺乏紧密、灵活的链接,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存在交叉重复等问题;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足,导致重复研究的出现,且由于资源不能共享,研究力量无法有效集成,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乏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首先要进行创新观念的革新,树立起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新观,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虽然目前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为世界第一,但在专利内部结构层面,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占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大部分,对基础的原始创新有重要作用的发明专利占比却较低。

  三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作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第一生产力”,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但我国目前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与英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有待提高,R&D经费投入结构亟待调整,研发支出内部结构存在轻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重应用研究的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知识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才队伍结构没有跟上,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就缺乏智力支持。未来十五年,以中等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结构难以改变,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层次较低,无法满足多样化创新的需求;科技人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级别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储备规模较小,战略科学家人数不足,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二是人才培育体系难以满足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需求。教育模式尚未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长期存在一些缺失,高等教育生均投入和基础研究投入相对薄弱;企业人才培育能力匮乏,多数企业均存在人才紧缺的困难,企业创新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引才聚才不足。只有各个地区、各个主体的引才、聚才机制足够成熟,作为“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的重要转换器的“第一资源”人才才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针对稀缺性人才资源,地区间竞争加剧;人才引进短期化,一些民营企业偏向于短期性的引才,或者项目引才,因而往往限于对某个产品研发或科技项目攻关;人才引进评审难,经常面临“委托他人评价时缺少渠道和主体”“人才工作部门不会评或者评不准”的难题;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参与不够,引进人才的可持续性不足。

  一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均衡,存在区域间创新要素不流通、创新资源倒流的现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均衡会影响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有效发挥。区域科技创新的不均衡会导致房价上升、大城市交通拥堵以及人才不均衡等负面外溢效应,进一步拉大了科技创新密集区和偏远地区的贫富差距;超特大城市创新资源的集聚,也加剧了企业用人成本高涨与员工薪酬缺乏竞争力之间的矛盾,甚至导致科技投资的外流,削弱国家整体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在创新资源流向上,创新能力指数低的区域存在“高端资源流出、低端资源流入”的现象,在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方面形成巨大差距;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后,出现了区域科技创新重复布局,不同城市群创新政策平均化、产业创新同质化等恶性竞争现象。

  二是创新链、产业链整体布局存在源头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供需不匹配、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创新资源流通不畅四个关键堵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就需要极强的源头创新能力。不重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难以把握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机会,产业发展常常陷于同质性的恶性竞争,难以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会偏向于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代加工企业仍然较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助推企业发展支撑作用有待提升;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领域不广、深度不够,缺乏畅通稳定的信息渠道,技术供需双方难以及时对接;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成熟度不高,市场风险大,企业不愿或不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而科技型企业面临研发时间长、分配制度不完善、融资困难等问题,部分企业为了规避破产风险,不愿投入资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有些地方政府存在创新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保护等行为;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资源闲置和浪费等现象,或者企业因缺乏试验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而难以顺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在带动产业行业发展上下功夫,要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必须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对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需求,需要提升“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在具有基础性和先发性优势的领域,应努力提高掌握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能力,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支持原始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关注基础学科和前沿探索,并增加对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的投资。强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其他重大国家项目之间的联系,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共享,并在基础研究中发挥基石作用。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促进跨学科整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的供应体系。政策引导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等重视知识资本投资,平衡创新要素投入和创新能力,创造高附加值的创新链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力量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挑战,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技术需求与供给政策联动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全流程资金统筹,形成财政科技资金与社会资本梯次接续的良好局面。面向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重大科技专项、大科学设施、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强化协同机制建设。支持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骨干企业合作,通过新建、共建和科研机构内建或整体转型等方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决定性力量。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对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及人才成长的趋势研判、规律认识和需求把握,理清“引才、育才、用才、聚才”各环节的关系,切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宏观谋划和顶层设计,不断提升“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

  一是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育体系,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基本公共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动员和组织教育工作者、科技专家和科普志愿者广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建立科普场馆和学校课程衔接的有效机制,全面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水平。强化科技和产业系统的带教力量,产学研一体培育第一资源,鼓励企业提高人才经费投入,引导企业引进培育包括应用型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在内的多种类人才,鼓励企业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提升企业人才培育能力。建立人才画像数据库,通过全周期、宽口径、多维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逐步形成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成长过程的规律性认识。

  二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引才引智体系,推进人才队伍高端化、前沿化。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才服务保障。建立高水平的人才服务体系,促进市场化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人才招聘提供服务支持,优化“政策北斗”等政策服务,推动人才服务“一码集成”。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做到靶向引才、精准育才。对战略科技人才进行提前布局和长周期培育,在关键核心领域提前揽才,通过长期投入和长线支持进行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三是完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激励和竞争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健全体现技术和知识的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优化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分类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科研产出与价值化程度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基础研究代表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在专业职称评审中的领导作用,充分调动技能人才、科学家、创新型企业家等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拓宽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范围,营造需求导向、不受资历等条件限制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是第一动力。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推动创新各主体、各环节、各方面相互支撑、高效互动形成合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聚焦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新生态”,提升区域创新体系黏性;必须聚焦推动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创新体系弹性;必须加快构建功能齐全、层次丰富的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

  一是打破区域内创新要素流动的限制,建立体系化的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加强航空、高铁等体系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的供需对接机制,打破创新要素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联动,形成不同区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格局。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和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认定和扶持制度,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一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加强技术与市场的动态链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需求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为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打好基础。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基础,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构建以创业苗圃、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推动创新链对接产业链。

  四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重点解决资金保障问题。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滚动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风险转化的评估体系,增加中小微科创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融资机会。建立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建立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合作的法规政策体系,消除合作障碍,建立规范的科技成果价格评估体系,保证各方的合理利益。

  五是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重点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孤岛”问题。努力孵化一批专业化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机构,打造信息支撑、合作良好、服务专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水平。努力搭建信息渠道畅通、交易活动有序以及服务功能齐全的技术交易平台,加大对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并规范技术交易市场,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态。

  作者简介:金 锋,男,广东带路城市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基地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