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华南理工大学今年综合评价在广东招生计划300人新工科与在地国际化赋能人才培养

Writer: admin Time:2023-05-01 Browse:100

  4月29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2023年校园开放日。在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3000多名高考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超10万人次观看直播,参加招生政策宣讲、招生咨询、学院体验、学生分享、校园参观等多主题活动,近距离了解华南理工大学正在进行中的2023年综合评价招生,体验这座以“合璧”为理念、独具文化气质的在地国际化校园。

  在广州国际校区开放日现场,记者了解到,今年华南理工大学继续面向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五省市开展大规模“631”综合评价招生,即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择优录取。

  值得广东省高考考生和家长留意的是,华工今年在广东省投放的总计划数由去年的270人增加到了300人,扩招30人。广东省线,有意报考的考生要在这一时间之前登录“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综合评价报名系统完成网上报名。预计6月9日左右,华工将在本科招生网公布初审通过考生名单。

  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即将入读的广州国际校区引入了全球优秀教育资源,提供沉浸式国际化成长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国际化教育,采用全英文授课,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请慎重报考。

  据介绍,今年华南理工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设有8个热门前沿交叉学科专业,分别是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前沿软物质学院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未来技术学院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这些专业均在广州国际校区,该校区是华南理工大学继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之后设置的第三个校区,被认为是华南理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先手棋”。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工科排名上升到全球高校第22位,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正式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新征程中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索,学校响应“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四方签约,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成为全国唯一全部布局新工科的校区。

  广州国际校区坚持“中方为主、国际协同”,以“成为理工特色、世界一流、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校区”为办学目标,采用“在地国际化”这一办学新范式,即立足本国实际,融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沉浸式国际化成长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国际化教育。

  签约后,广州国际校区的建设与发展就持续以“新时代的广州速度”推进:2018年,校区开始招收研究生;2019年9月,校区投入使用,迎来首届本科生,目前校区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已达3500人,最终将达到12000名在校生和1200名高水平师资的办学规模。在这个过程中,10个新工科学院与若干高端研究院的架构确立,先后成立峻德书院、铭城书院,陆续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改革试点。校区未来技术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名单,微电子学院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高端研究院和学科公共平台相继建成。目前,校区拥有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13个,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近150项,合同经费超4亿元,其中在新一代通信、芯片、新药研发等领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19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奖励6项。

  在最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广州国际校区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学理念、“实践驱动”的学习理念,全面提升师资、课程、教学、平台、项目等诸要素的质量与水平。2019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发布“新工科F计划”,广州国际校区整体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试验区”率先实施该计划,深入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工科领军人才。

  在名称中就直接赋予“国际”二字,“在地国际化”办学的广州国际校区,国际化元素无处不在。

  校区构建接轨国际的课程体系,开展全英文互动式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引入海外名校合授课程和暑期线上国际课程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多所海外名校签署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协议,为学生设立超130个各类交流项目,跨境学习交流机会多多,使全体学生在国内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工科优势,发起或参与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等20余个全球性或区域性教育联盟。“境外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为广州国际校区的对外合作带来了丰富的选择与无限的可能。

  以生为本,以师为根。目前,广州国际校区已初步形成一支战略科学家及院士领衔的,以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为主体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新聘师资队伍100%具有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工作经历,其中直接从海外引进人员占比超90%,高层次人才占比超60%。

  广州国际校区注重为学生创造开放环境的成长体验。校区在建设之初就强调“中西合璧、博雅合璧、传统与现代合璧、科学与人文合璧”,建设万物互联的智慧校园。学生们在智慧课室里上课,体验AI赋能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升级的创新工场,以及本科阶段就能进入的专业实验室里参与双创活动,充分利用面向未来的先进科研实践平台;在采用“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人均超过4平米师生共享功能成长空间的“一站式”学生社区里学习生活,与包括院士在内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朋辈导生为伴,感受“老师就是导师,书院也是学院,校区即是社区”的沉浸式育人环境,实现学习、生活全方面的成长,在多元化的成长社区里德才兼备、知行兼修、通专兼顾。

  今年,广州国际校区将整体建成,占地约1700亩、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的校园全貌徐徐展开,办学空间大幅拓展,设施设备更趋完善。寓意“知识之冠(Knowledge Crown)”的E3图书馆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整体造型设计源于“博士帽”, 以“书山智谷”为主体空间,设计馆藏容量高达190万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工科方向资源为特色馆藏,阅览座位近2000座,其中电子阅览座位近150座。图书馆内还设有300余个座位的国际报告厅,37间独立研修间,三个主题空间。此外,超2.6万平方米的D6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也面向师生开放,篮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等多类活动场馆陪伴学子健康成长。

  创新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培养条件,让来到校区的各界人士赞不绝口。然而,看到广州国际校区的办学成果,大家更是心服口服。

  自招生以来,广州国际校区的各专业就是学生报考的热门选择。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首次启动631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整体报考热度便达到2089%, 2022年更是攀升至2322%。目前,广州国际校区已招收4届本科生、5届研究生,学子们在入学后也交出了更为靓丽的成绩单,特别是在学科竞赛及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例如: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蔡思祺2021年入选第二批“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峻德书院2019级生物医学1班团支部2022年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23年被推荐参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2022年广州国际校区本科生参与“国家-省-市-校-院”五级创新创业项目数共41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3人次,其中国际级竞赛获奖67人次、国家级竞赛获奖56人次,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登记等16人次。

  今年,广州国际校区首届本科生即将毕业,据统计,预计过半学生获各类深造机会,部分学生获得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境)外高校深造offer,选择就业的学生获得广东电网、华为、TP-Link、广汽等行业头部企业offer。

  学校把学生放在C位,学生们也把校区放在心中。校区刚启用时,就有学生将利用无人机拍摄校区的宝贵素材提供给学校使用;招生期间,有学生自发制作了全英版宣传片,向中学师弟师妹推介报考。最温暖的信任,莫过于爱和关心的双向奔赴、相互传递。

  前沿软物质学院依托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师资队伍成立,以“学院+高端研究院”的新型学科载体在广州国际校区实施本硕博、博士后贯通式人才培养。学院于2022年引入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于2023年起招收“国际化全英示范班”。借鉴融合中外高等教育体系所长,确立理工结合,既理又工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拥有宽广深厚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的理工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学院下设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高度跨学科的专业,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生物等交叉领域的知识,主要围绕分子设计与合成、多尺度结构调控、软物质功能和智能先进杂化材料、极端条件下的特种材料、信息与能源先进材料、健康及医学先进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工程化各领域开展理论教学和创新实践,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生命材料、特种材料、新能源等高精尖行业的科技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力于探索人类健康密码,破解生物医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致力于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实现生物医学成果前瞻性、战略性发展,助益国民生命健康、引领健康产业进步。

  学院是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科学牵头建设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前10位,是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中国学科评级A+学科。学院重点发展前沿生物材料及高端医疗器械、纳米医学及影像医学、生物医药及干细胞治疗等生物医学前沿领域,打造全新的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生命健康产业领军人才。

  未来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教育部批准的12家未来技术学院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学院重点建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聚焦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布局数字人与未来生活、数字基建与未来社会两条主线,重点建设智能感知器件及设备、大数据与数字孪生、AI+融合技术、低碳能源四大研究方向,建设主动健康、智慧能源等未来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培养一批掌握未来关键技术的工科领军人才,使学院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高水平的“人才蓄水池”、能引领的“创新动力源”、强有力的“创业助推器”。

  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未来技术学院(华鹏未来学院),共同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拥有国家级引智基地、人体数据感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孪生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以智能制造领域世界著名学者、原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贤铭教授的名字冠名。

  学院面向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感知等新兴领域,提供前沿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联合平台,开展基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旨在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优质教育,为先进科学工程研究提供卓越服务。

  微电子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之一。为实现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学院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在宽带通信芯片、计算和人工智能芯片、低功耗物联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芯片、低维材料与器件、柔性电子及其集成技术、新型量子器件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旨在建设集成电路及微电子领域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2021年获批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全国18所获批高校之一,并获批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2022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