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崇尚科学之风从美国“科学突破奖”到中国的“探索奖”

Writer: admin Time:2022-09-19 Browse:182

  刚刚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肖百龙、周大旺、陈婷、薛天、程功等50名学者获得该荣誉( 详细名单请见文末图片 )。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这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事实上,被誉为“美国科学界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也即将公布今年的获奖名单 。 成立于2013年的该奖项旨在表彰全世界基础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获奖人需“提出了重大的问题并做出了最深刻的解释和研究”。 “科学突破奖”也是迄今全球科学领域奖金最高的奖项,每个奖项为300万美元,颁发给生命科学(每年不超过5个)、基础物理(每年1个)和数学(每年1个)三个领域,此外还包括不超过3项“物理新视野奖”和 “数学新视野奖”,以表彰处于事业早期的青年科学家,以及不超过3项“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新前沿奖”,主要奖励青年女科学家。 奖项的发起人包括俄罗斯-以色列裔投资家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夫妇,Facebook联合创始人扎克伯格和妻子普莉希拉·陈(Priscilla Chan)、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创始人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她也是布林的前妻)。2017年,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成为这一奖项的捐赠人。这无疑是世界上融合了创新、探索和冒险特质的一群企业家,他们对于基础科学都有浓厚兴趣。正如23andMe创始人安妮·沃西基所说, “我们鼓励其他人能够去冒险,思考宏大的命题,并凭借这种思考能力和冒险精神而获得承认。”

  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家也开始大力资助基础科学,从“科学突破奖”到“科学探索奖”到底有何不同?

  2019年11月3日的傍晚,笔者有幸亲临“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现场。置身于美国硅谷腹地,空旷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中心(NASA Ames Center)一改往日的沉静,私人飞机在头顶上的轰隆声不绝于耳,穿着黑色大衣、身材魁梧的安保人员随处可见,因为当晚有许多重要人物出现。

  像奥斯卡奖一样,与会嘉宾入场时先要走过长长的红毯和签名墙,在现场数十家媒体(也包括中国媒体)的聚光灯下,国际顶尖科学家、好莱坞明星和硅谷的企业家纷纷亮相,俨然一场科技、艺术和科学界的大聚会。 有趣的是,明星和企业家们面对记者的采访,也三句不离科学,而活动的真正主角则是那些平时不被公众熟知的科学家们。

  现场的科学家像对待科学研究一样严肃耐心地回答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看到当年得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被多家媒体争相采访的场面,他忙得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也来者不拒。

  朱利叶斯通过辣椒素揭示了人体对外界温度感知的分子机制,并由此为镇痛、抗炎症等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也许当时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关注他的媒体都没想到,仅两年之后朱利叶斯就实现了从“科学探索奖”到诺贝尔奖的跨越,获得了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过去几年,也有多位华人科学家曾获得“科学突破奖”,包括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粒子物理学家王贻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粒子物理学家陆锦标、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庄小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陈志坚、香港中文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和已故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从北大至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数学家许晨阳及他的北大校友,数学家恽之伟、张伟、朱歆文等曾获新视野奖。2020年突破奖基础物理学奖颁给了拍摄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的EHT跨国联合团队,其中也有多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粒子物理学家王贻芳、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庄小威、北大出身的数学家许晨阳(从左至右),来源Breakthrough Prize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也和“科学突破奖”密不可分。他曾获2013年基础物理学领域的特别奖,也和米尔纳共同发起了一系列空间科学探索“突破计划”(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这项计划旨在研究有关宇宙中生命的基本问题,在浩瀚宇宙中,人类是孤独的吗?在银河系附近是否有其它可居住的世界?人类能否实现向恒星的伟大飞跃?

  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获2013年“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奖”特别奖,来源:Breakthrough Prize

  霍金生前曾经构想出“突破摄星”的宏伟计划,用一种由光帆飞行器和星芯片组成的“太空舰队”,以五分之一的光速经过约20年的时间抵达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星,到达后再经过约4年的时间向地球传回信息。霍金斯人已逝,但大批科学家仍在继续攻坚“突破摄星计划”,他的精神也激励着后辈们秉持想象力和好奇心,孜孜以求探索有关人类与宇宙关系的终极问题。正如作为天文爱好者的马化腾2019年在为霍金遗作《十问:霍金沉思录》中文版所写的跋中所述: “对于未来,我与霍金博士一样乐观。我也相信,无限的星空一定蕴藏着解决我们生存问题的地方。

  除了耀眼的奖金和媒体的聚光灯, “科学突破奖”的特色之一 体现在它的奖项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青年科学家不被认可时,它设立新视野奖;当女性科学家太少,它设立表彰女科学家的奖项。这是目前其他类似的科学奖都没有专门涉及的方向,它还设立了奖金不菲的青少年奖,奖励高中生甚至年纪更小的明日科学之星。

  “科学突破奖”特色之二,恰如其名,着重奖励领域内突破性的工作和科学家勇于挑战的“冒险”精神 。相比小心谨慎的诺贝尔奖,“科学突破奖”显得更为“激进”,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发起人设立该奖项的初衷,鼓励科学家们 “Think big,Take risk” 。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它很早就奖励了在基因编辑、肿瘤免疫以及人体感知温度机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这些人日后都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认可。 平均而言,“科学突破奖”比诺贝尔奖早了3-5年肯定了这些新技术的价值,可谓是诺奖风向标。

  接下来列举一例。201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和合作者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因发现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获得了“科学突破奖”。五年后的2020年,这两位女科学家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认可。

  好莱坞明星卡梅隆·迪亚兹(右三)等为发现基因编辑技术的杜德纳(右二)和卡彭蒂耶(右一)颁奖 来源Breakthrough Prize

  再列举一例。2013年,美国《科学》杂志将“肿瘤免疫”评为年度科学发现之首,很快“科学突破奖”就奖励了这一领域的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全球随即诞生了很多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的公司,医生们也纷纷尝试使用这一新疗法。可以说,“科学突破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增加了各界对新技术的关注度,促进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2018年,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也终于认可了这项技术,把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但当时肿瘤免疫技术已经如日中天。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突破奖”的前瞻性更为显著。

  对一个前沿领域的认可或奖励越早,越有利于它的发展成熟,往往也能更快地造福社会。

  相比之下,已有121年历史的诺贝尔奖显得越发谨慎。2021年“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奖授予了两位在mRNA疫苗研发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因此很多人预言他们将斩获当年的诺奖,而最终获奖的“感觉受体”技术事先则没有被看好。在诺奖发布会上,还有记者专门问到这个问题,评选委员会并没有直接回应mRNA疫苗技术为何落选,只是笼统地表示,诺奖所认可的是经过长时间检验的科学发现,显然他们认为这项技术仍需要时间观察。尽管利用mRNA技术开发的疫苗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是这项技术距离得到诺奖的认可还有待时日。

  “科学突破奖”特点之三是注重大众传播 ,让科学文化流行起来。除了让埋头实验室的科学家走上红毯,用明星的号召力为不为大众熟知的科学家“导流”,助其“破圈”,颁奖典礼上还处处可见设计精美、构思精巧的大幅海报,用通俗易懂的符号语言展示科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颁奖礼对公众直播,穿插其间的故事化的科普视频短片阐释获奖的科学发现;灯光舞美制作也是一流水准,在细节上做足功夫。和一成不变更注重传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相比,增添了趣味性,在大众传播效果上更胜一筹。

  “科学突破奖”的奖杯由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设计,融合了黑洞、星云与DNA双螺旋形象 来源Breakthrough Prize

  近些年,国内也涌现了多个民间科学奖项,比如2016年设立的“未来科学大奖”和2018年设立的“科学探索奖”。这些民间科学奖项也都非常注重提升科学家的大众影响力,在打造仪式感上也颇具心思,包括让科学家着礼服、走红毯,也有精美的海报和科普视频来介绍获奖人的工作等。

  去年的“腾讯科学WE大会”还用上了VR特效,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这一切都让大众眼中枯燥的科学变得更有趣,也给了科学家们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让他们成为大众和青少年眼中的明星,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普及。

  “科学突破奖”短时间内就在科学界乃至全球建立起了影响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邀请了顶尖的科学评审团队,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创建之初就注重对普通公众的影响。

  事实上,美国民间资助科学奖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很多非常知名的奖项,如“拉斯克奖”等。

  近年来,中国无论是在民办大学还是民间设立的科学奖项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由私人捐赠成立的奖项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求是科学奖”、“邵逸夫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等。

  有读者可能会发现,“科学突破奖”、“未来科学大奖”和“科学探索奖”这三个奖项都和中国科技企业腾讯有关系。不同之处是,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个人参与捐赠了“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奖”和“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而“科学探索奖”则是2018年 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 由腾讯公益基金会长期资助。

  “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每年奖励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的50位获奖人,每人可获300万元奖金 。 2022年,又增设了“医学科学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方向。鼓励“医师科学家” (physician scientists)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发临床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鼓励解决医药研发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科学问题等。

  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该奖项迄今已奖励了200位青年科学家 来源Breakthrough Prize

  马化腾曾表示 ,“无论今后遇到什么变化、什么困难,我们对于 ‘科学探索奖’ 的长期投入不变。我们非常期待‘科学探索奖’可以长期支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潜心探索、献身科研,希望将来在他们当中诞生科学大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曾说,“现在的青年科学家,被‘帽子’所羁绊,被国家的奖励所羁绊,所以不能身处自由自在的环境里。” “科学探索奖”作为一个评奖由科学家说了算、支配也由科学家说了算的民间奖项,确实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它肯定了青年科学家的原创性科学贡献,以不菲的资助鼓励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和挑战科学无人区,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人才帽子的羁绊。

  截至2021年,共有1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科学探索奖”今年将迎来第四届,也已成为深受国内科学界瞩目的荣誉。 今年的获奖名单已于9月15日公布,详见文末图片。 去年的获奖名 单刚公布时,笔 者就看到很多学者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帖祝贺获奖人,获奖人所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会在官号上发布喜讯。

  “科学探索奖”的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去年8月1日,“科学探索奖”组委会首创了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发布了“十大科技问题”,涵盖人类意识、人机通讯、量子计算实用化、地外行星居住等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领域,代表了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前沿科学洞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也将激励后继者对基础科学的兴趣。论坛还鼓励科学家围绕这些面向未来的宏大问题,展开跨界讨论和合作。

  有业内人士指出,“科学探索奖”和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设立的青年科学家奖励项目有些类似(注:现在看来 HHMI的青年科学家项目与由腾讯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更像一些 ),评选宗旨都是奖励潜力,鼓励探索,而不去注重过往的“帽子”。

  HHMI曾于2017年连同盖茨基金会等机构共同设立国际学者奖,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玲玲、刘颖、付巧妹、祁海、李国红等人曾获奖,获得5年共65万美元可自由支配的奖金。 这两年,HHMI没有再支持该项目,对于国内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来说,“科学探索奖”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惠及的科学家人数也更多。

  中国民间科学奖的兴起与其说是一种潮流,不如说是顺应时代召唤的产物。 一方面,以马化腾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家已经积累了足够深厚的财力,有了更宽阔长远的眼界和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夯实滋养基础科研的土壤于国于民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到了需要大量原始创新的阶段。

  可以说,“科学探索奖”和“未来科学大奖”这样的民间科学奖项在国家愈加重视基础科研的大背景下生正逢时。期待它们能够行稳致远,助力中国的基础科学迎来厚积薄发的黄金时代。

  因内容需要,本文保留原文中的图片,图源均来自Breakthrough Prize,侵删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