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峥嵘十年|武汉:打造创新涌动的新时代英雄城市

Writer: admin Time:2022-11-03 Browse:57

  黄鹤楼、东湖、长江大桥、三镇鼎立、九省通衢……提到这些,很多人便自然想到武汉——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的华中特大城市。

  武汉是一座崇尚英雄的城市。辛亥首义在这里成功,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这里发生,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这里决策……在新世纪的第20个年头,武汉取得抗击新冠疫情“保卫战”的胜利。

  “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武汉市委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这一目标。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武汉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十年来,武汉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由钢铁、石化,加快向光电子信息、汽车等支柱产业转变,光谷、车谷已然形成。“创新涌动”的高新技术成为重要推进器,一项项自主研发的硬核科技在武汉涌现。比如: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国首款第四代三维闪存芯片、我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全国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仪、全国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

  武汉的发展实践表明,掌握科技命脉离不开自主创新,离不开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资金与人力的汇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以及敢为人先、闯关破局的勇气。

  没有驾驶室、没有司机,6座的小型巴士行驶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周边居民可以扫健康码免费乘坐。这款无人驾驶的“迷你”巴士,在当地被称为“春笋号”。

  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一带运营的 “春笋号”无人驾驶巴士。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远祥 图

  “春笋号”巴士的车型Sharing-VAN,由东风悦享科技公司研发,2021年12月投入运营。这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

  驾驶自动化的等级分为0-5级,4级属于设计运行条件下的高度自动驾驶。据东风悦享技术人员介绍,该款汽车安装的27个雷达能敏锐感知环境变化,“它们就是车的眼睛,可以提前识别障碍物,然后通过各个雷达的交互作用,判断车辆是停止、前进,还是避障。”

  这款L4级5G自动驾驶技术的主创人员曹恺,目前担任东风悦享公司首席技术官。他2014年加入东风汽车集团技术中心时,自动驾驶研发在国内还处于空白。

  “把人的生命交给机器,大家都不敢相信。”曹恺介绍,经过前期探索性研究后,2015年他起草的自动驾驶研发项目批下来,技术团队加速开展研究和实验。

  “连续一个月每天晚上干到(凌晨)三四点钟,早上八点钟正常上班。”曹恺说,在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支持下,一些核心技术的攻关取得突破。不过,样车的传感器、服务器等关键设备仍依赖国外进口。2018年起,研发团队决定摆脱进口依赖,在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配置上实现国产化。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战略非常对。”曹恺说。2020年6月,东风汽车集团的第一代无人驾驶汽车Sharing-VAN量产下线。才过一年,第二代的Sharing-Bus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北斗大厦”,如今已入驻了8家北斗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贡献“武汉智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行研制,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系统服务能力迈入世界一流行列。

  武汉瞅准了北斗带来的发展机遇。早在2012年12月,武汉市政府就与武汉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导航院”)。

  武汉导航院依托刘经南院士、韩绍伟教授等研发团队,经过数年努力,在高精度定位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该院研发建设的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全国首个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从硬件到软件,都是我们自主研发。”武汉导航院总经理助理孟蛟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已在湖北建成90多个北斗基准站,为测量测绘、智慧交通等定位终端播发高精度差分数据服务。

  曾任武汉导航院院长的韩绍伟,2014年创立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该公司研发的国内第一颗40纳米北斗芯片量产上市,相关产品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北斗高精度电子围栏”,就受到共享单车企业的青睐。

  “电子围栏就是划定一个虚拟的围栏,把单车停进去,以便有序管理。要达到这个监控效果,定位就得达到厘米级。”梦芯科技公司工作人员韩雨晴说,该公司研发的北斗芯片注重“高精度定位”,目前主要有厘米级和毫米级两类。定位厘米级的芯片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电网等领域,定位毫米级的芯片应用于地质灾害、水利桥梁等方面的安全监测。

  也在北斗大厦办公的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将核心技术应用于乡村振兴、精准农业等领域。2022年9月,该公司的北斗无人农机车正式“下田”。“这些农用拖拉机装上我们的自动驾驶仪,通过远程操作,就会根据指令自动地在田间干活了。”公司副总经理陈红介绍,北斗的农业应用将助推农业生产加速进入智能化时代。

  北斗、无人驾驶这些高新技术,是武汉十年来科技创新的缩影。而科技创新驱动着产业发展。澎湃新闻从武汉市科技局了解到,2021年,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达9151家,比2012年增长10.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7%,比2012年增长10.1%。

  如今,武汉已建成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等2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集成电路、下一代信息网络等4个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48家。

  在武汉的创新型产业中,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迈向万亿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光谷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在2022年2月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武汉排第6名;《自然》杂志发布的2021年全球城市科研指数排名,将武汉列为全球第15名、中国第5名。

  “你一篇理论文章,企业怎么去使用?”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武汉市科技局成果转化处处长程乐学认为,成果转化必须跨越“达尔文死海”。一项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得经过应用开发、中试放大、批量生产等环节,需要不断投入并承担创新风险。科研人员往往受到后续研发资金制约,而许多企业对尚未形成可赚钱产品的试验不愿承担风险。这个“两头都不愿沾”的中间地带就被称为“达尔文死海”。

  程乐学认为,跨越“达尔文死海”,必须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架起桥梁,“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比如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成果转化的中试平台”。

  2017年8月,武汉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此后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六抓”——其中的“抓载体”,就包括建设一批中试平台。

  “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指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武汉近年来加快中试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具有中试服务能力的平台258家。

  在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院士、唐新峰博导团队牵头建设的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今年获得市区两级财政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以及500万元房租补贴。

  “多亏了刘部长牵线帮忙!”唐新峰对澎湃新闻说。“刘部长”就是武汉市科技局派来的联络员、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综合协调部副部长刘元林。

  作为科教大市,武汉目前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92所,有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中央在汉科研机构38家,拥有两院院士81人。这些科教人才优势,如何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2020年11月,武汉市科技局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制度,抽调20名干部职工作为联络员入驻20所重点高校院所。他们的职责被概括为——校地对接的“联络员”、成果收集的“侦察兵”、院士专家的“服务员”、成果转化的“经纪人”。

  54岁的刘元林和同事胡文莉作为联络员,入驻了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刚开始我们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从哪里下手。”刘元林说,武汉理工大学光发明专利就有一万多项,哪些适合成果转化?经过调研、走访,张清杰、唐新峰团队的热电芯片研究引起了刘元林的注意。

  唐新峰教授介绍,其团队近年研发的微型半导体热电芯片,既能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也能实现微小温差发电,可应用于光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将填补国内空白。目前我国光通信企业使用的高端半导体制冷芯片,长期依赖从日本进口。

  经过刘元林等人“牵线搭桥”后,张清杰、唐新峰团队的热电芯片项目去年落户东湖高新区并建成中试平台。“中试之后的产品,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日本的水平了。”唐新峰说。目前,该项目已启动公司化运作。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首席教授陈启宏也遇到过成果转化的苦恼。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控制系统,多年来只能供学校实验室研究使用,没能走向市场。

  “我们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企业也不知道我们有什么。中间没有桥梁呀。”陈启宏介绍,在联络员刘元林等人的帮助下,去年研发团队与投资公司签约,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除了专利转让费,研发团队还以技术入股获得该项目30%股份。

  在华中师范大学这所以人文学科见长的师范院校,化学学院被认为是科研领域“一匹黑马”。院长肖文精带领团队从事光化学研究多年,其成果在国内国际创下多项“第一”。在刘元林等人的联络协调下,2022年3月,华中师范大学与青山区政府共建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该项目将分批获得市、区两级经费支持共1.6亿元。

  “通过这个平台,汇聚一批最顶尖的光化学人才,也催生一批高新企业。”肖文精教授告诉澎湃新闻,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光化学研究院,目前已有芳烃氧化、汽车尾气减污等十项技术进入中试阶段。

  把刘元林当成“贵人”的,还有武汉双虎涂料公司的董事长蒋红升。双虎是有近百年历史的涂料品牌,近年发展高科技产品受到研发技术的制约。蒋红升到省内外跑了多所高校,均无实质进展。“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对接人。”蒋红升说,直到认识刘元林后,他与高校专家才有了面对面的“精准对接”。

  今年8月、9月,双虎涂料先后与华中师大、武汉理工大学签约,在特种功能涂料等领域进行合作。“我们的签约金额过亿。”蒋红升预估,两年后公司的年度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比现在翻三倍”。

  “我觉得还挺有成就感的。”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清瘦的刘元林说,做了联络员之后,他觉得比以前坐在办公室“充实多了”。这两年,刘元林和同事胡文莉促成高校科技成果在汉转化项目近20项,转化金额加项目投资达4.85亿元。

  派驻联络员的举措取得实效后,武汉市科技局继续加大“抓对接”力度,从各区选派了200名联络员,对接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

  2018年启动的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也为科研机构和园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线上服务。此外,武汉市科技局联合高校院所、园区和企业,常态化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据了解,2021年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27.75亿元,比2012年增长5.6倍。今年1月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超过1000亿元。

  9月5日,满头银发、坐在轮椅上的黄旭华院士,出现在位于武汉的中国船舶七一九所。年逾九旬的他是来参加首届黄旭华科技创新奖的颁奖仪式。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21年10月,他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5名科研人员获得首届黄旭华科技创新奖,每人奖金20万元。

  “不创新、停滞不前,就必然要落后。”黄旭华在颁奖仪式上勉励科研人员,“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永不知足。”

  具有科教人才优势的武汉,为激发人才活力,先后实施了“博士后倍增”“武汉工匠”“学子留汉”等人才工程。据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十年来,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从100万人增至173万人,技能人才从96万人增至128万人;2017年以来,有191万余名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

  “人才留下来,对我们这些扎根武汉的企业来说,就是最大的实惠。”在今年10月举行的“武汉这十年”报告会上,中国信科集团烽火通信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经理徐东磊介绍,公司目前的1.6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超过7000人,占比接近50%,高级人才占比超40%。该公司掌握的光通信核心技术90%以上实现产业化,2021年公司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的高科技企业华工科技,正是在高校科研团队的孵化、培育之下,从一家校办工厂迈向百亿级硬核企业,成为中国激光工业化应用的引领者。

  近年来,武汉市先后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等文件,在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加速推进。

  2022年6月实施的《武汉市进一步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允许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按照规定兼职创新、离岗创办企业;高层次人才、全日制博士、硕士,分别给予3年、2年、1年的免房租优惠,其他大学生按不高于市场标准70%计收租金。

  武汉市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也持续加大。比如,对新获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已落地的中试平台按投资额30%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对新获批的国家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等平台给予1000万元支持。

  武汉市还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单个项目政府最高支持3000万元,申报范围面向社会各界,“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

  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武汉市对射频前端芯片、光纤激光器、基因治疗等方向的15个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了“揭榜挂帅”,榜单金额总计3.49亿元。

  十年来,武汉投入研发的资金不断增加。2021年武汉市全社会研发经费为621.87亿元,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2.66%提升到3.51%。

  财力、人力的汇聚,顶层设计的优化,以及政策措施的落地,让武汉的科技创新路径不断拓展。目前,这座城市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2022年4月,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正式作出批复,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前我国有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区域科创中心,武汉成为第五个列入国家战略布局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武汉市《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将加快建设,武汉将引领中部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科技力量。

  “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的双组长。”武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协调处处长郑雪介绍,目前武汉正“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重点——位于东湖高新区东部的东湖科学城,规划范围100平方公里,将打造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高地。按照规划和部署,东湖科学城的建设分三步走:2025年基本建成主体框架,2035年全面实现核心功能,2050年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2022年1月举行攻坚誓师大会后,东湖科学城的建设明显提速。目前,包括光谷实验室在内的五大湖北实验室已在科学城挂牌运营,五大科学装置项目正在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研发机构已建成运行。

  据东湖科学城建设攻坚突击队工作人员介绍,科学城2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是开发重点,目前“一纵两横一环”骨干路网已基本成形。

  未来的东湖科学城会建成什么样子?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将以“科学+科学家+创新生态”为核心,“打造‘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科学家’的自由自主创新区,‘创新生态’的热带雨林之城”。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