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移动10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释放高质量发展动力

Writer: admin Time:2022-11-25 Browse:158

  过去10年,中国移动以技术进步为牵引,充分激活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书写了自立自强的亮丽答卷。围绕成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矢志不渝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

  3G时期,中国移动力求突破。扛起了TD-SCDMA的大旗。同时将其推广为标准,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通过创新组网策略,中国移动运营TD-SCDMA 3G网络,带领产业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推动形成了覆盖终端、系统设备、仪器仪表、大型应用软件、网络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的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体系。

  4G时期,中国移动联合产业界克服技术、产业、组网、测试、组织机制五大困难,第一次实现中国主导技术、全球规模应用的历史性跨越,并带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芯片、仪表等薄弱环节实现群体突破。因为TDD创新突破成绩显著,“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有了3G、4G打下的基础,5G时代,中国移动实现“领跑”。推动TDD技术成为5G系统的基础和主流,并推动2.6GHz产业链与3.5GHz产业链成熟度基本持平以及SA(独立组网)端到端产业逐步成熟。

  在5G时代,中国移动在ITU(国际电信联盟)、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等国际组织中牵头的关键标准项目立项和提案数在全球电信运营企业中均名列前茅。如今中国移动累计提交国际标准化文稿2.1万余篇,主导5G国际标准181项。

  按照“移动通信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节奏,中国移动已经开启了6G研究。中国移动已瞄准2030年6G商用,加快源头创新,重磅发布《中国移动6G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提出6G总体架构设计,构筑移动通信系统的骨骼和中枢,以敢于引领的精神,为6G的发展奠定坚实网络基础。

  纵览10年辉煌,中国移动从“跟随者”成长为“引领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已突破万件,专利成果也屡获殊荣。中国移动已获得电信运营商专利金奖,并连续三年获得3项银奖,连续11年获得21项优秀奖。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移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与奋斗。10年来,中国移动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在很多重要的“十字路口”,都以科技创新保持企业以变应变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独有的创新思路。以健全科创体系提升“决策力”,以用人和激励机制改革打造“战斗力”,以改革产业创新模式激发“凝聚力”,以变革协同攻关方式激发“创新力”,中国移动打造广聚创新合力、发挥人才能力、激发全员活力的“三力型”组织,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优化整体布局,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中国移动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规划,构建起内环、中环、外环、合作环协同互动的“一体四环”研发布局。内环以科学研究打造关键技术,中环以技术创新构筑优质产品,外环以产品推动市场发展,合作环以联合创新实现全流程贯通。如今中国移动研发机构超10家,参与建设了7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技术类人员占比达30%,2019年、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分别达235亿元、295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

  深化机制改革,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坚持给政策给资源、出成果出人才原则,推行“成本包干”“揭榜挂帅”等制度。试点打造科研“特区”,中国移动把“九天”人工智能团队作为“特区”机制试验田,打破职级体系,灵活自主决策,并在更多领域复制推广。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对市场独立性强、盈利模式清晰、核心能力突出的科研团队,大力探索公司化运作和市场化激励,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进研发能力及成果市场化。

  发挥龙头作用,促进产业发展成熟。中国移动努力筑强创新链,构建融通生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打造高质量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累计吸引超17万名内部员工和1.3万支外部创客团队参与。构建立体式双创孵化载体体系,开展品牌赛事、参与国家级活动。截至目前,已建立包括9个和创空间、8大特色能力平台在内的立体式创新孵化体系,开展了创客马拉松大赛、自主开发大赛等品牌赛事。

  内外协同攻关。中国移动高效率开展5G联合创新,联合22家央企、200多家产学研用主体协同攻关,建成7个企业联合实验室、12个高校联合创新载体。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移动获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联合研究机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移动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鹏城、之江、紫金山等实验室开展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移动将坚持创新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位置,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国家队、排头兵作用,高质量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成为技术牵引者、技术供给者、创新组织者、应用推广者,努力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22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闫浈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揭开了叶绿体蛋白转运之谜,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细胞》期刊。

  观测团队成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PIA)负责人Laura Kreidberg表示:“我们以前研究过很多行星,但从未见过这样的数据集。”

  11月23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宣布,他们成功研发了完全自主的“贡嘎”(GONGGA)大气碳反演系统(以下简称“贡嘎”系统)。这是“全球碳计划”2022年全球碳收支报告首轮脱颖而出的大气反演系统。

  前不久,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入列,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我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参与我国空间站建设的一名科研工作者,目前,我正投身于小机械臂在梦天舱上的测试任务。

  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公斤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光学2米分辨率数据全球1天重访,1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全球任意地区重访时间为5小时。我国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当前,建筑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耗即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低碳发展,由此成为令全球建筑业“头疼”的问题。

  “夸父一号”卫星硬X射线日发射入轨一个多月以来,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三大载荷之一的硬X射线成像仪(HXI)开展了各项在轨测试和定标工作。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1月21日发布了HXI首张科学图像。

  22日凌晨2时18分,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上海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连续钢箱梁T构转体桥,在跨越7股铁路线时实现精准对接,刷新了转体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最宽、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等多项转体桥世界纪录。

  开放合作,是强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根本方向,是优化国际科研环境、营造开放创新生态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

  对金融街论坛的固定举办地北京市西城区而言,金融街作为中国金融地标所在,早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21日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据农业农村部21日消息,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促进水稻、小麦、大豆、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会议强调落实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了野外东北虎豹视频的实时回传,这种全新的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助力国家公园建设。从2018年2月开通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逐步发展成全面覆盖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发布了最新评选出的10个宇航领域热点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当前,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平均水平为42%,其中,瑞典沃尔沃卡车以47.6%的数值拿下全球冠军。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52%热效率柴油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4%热效率天然气发动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

  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看不见成堆垃圾,没有漫天扬尘,听不到长时间的刺耳噪声。预先从工厂订制的墙板、楼梯等构件,整齐地码放在施工现场,工人像“搭积木”一样麻利地“拼装”,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装配式建筑。

  21日,在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开幕式上,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航天推动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的行动声明》,提出将从八个方面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掺铒波导实现了通讯波段光子的按需式量子存储,向构建大尺度光纤量子网络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长江口二号古船水下考古调查阶段采用更为先进的水下探测和定位技术,相较于南海I号古船,在工程技术上进一步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