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盘点2022丨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位居全省第一

Writer: admin Time:2023-01-15 Browse:192

  2022年,我市继续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抓紧抓实科技赋能,布局医药医疗器械、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等8条创新链,建设10家创新联合体,“1+4+N”创新平台体系走深走实,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科技创新赋能,我市产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过去一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325家,增长2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7.36%,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61.8%,位居全省第二;企业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60.96%,位居全省第二……“创新威海”在全省布局中有分量,在全省第一方阵中有位置。

  威海3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山东这十年·威海”主题新闻发布会这样总结:威海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搭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三个一批”,正是威海“创新牌”底子厚、底气足的生动体现。

  2022年伊始,我市创新征程再添里程碑——威海,被列入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接过“国字号”的创新棒,如何才能跑得更远更好?答案就是,继续把这张“创新牌”打好、打活。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持续用力,建设高水平区域创新中心。“创新”一词,也贯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始终,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天凡电源首席科学家孟凡刚(中)与团队成员讨论车载逆变器控制算法。 本报记者 王彦博 摄

  “启动键”已按下,全市层面紧扣“创新”主题的调研、考察、会议接连不断,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任务,140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紧锣密鼓,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蓄足马力。

  2022年6月22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会上为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单位获奖代表颁奖。

  接过沉甸甸的奖牌,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省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汪映荣自豪地介绍,作为我国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已形成知识产权成果7600多项、技术标准476项。

  大会传递出尊重创新的鲜明导向,也明晰了威海加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方向路径——要在技术创新系统化、集成化上实现新突破,要在人才培养引进上实现新突破,要在创新投入上实现新突破,要在推动全面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制胜未来。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紧握“突破之笔”,书写出科技创新的精彩篇章:

  ——区域创新格局更完善。我市跻身全国创新城市百强行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环翠区获评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荣成市顺利通过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评估验收。

  ——高能级创新平台更广阔。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加快建设,将打造国家战略力量“预备队”,大大提升我市甚至全省在该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获批山东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以及先进核能、儿童药物2家省技术创新中心。

  ——“三个一批”动力更澎湃。我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居全省第五位,拥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5家,省科技领军企业15家。新增省级以上平台10家,布局重点实验室等市级平台81家,全市各类创新平台1237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80家。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76人,校地合作人才达到111人,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41人(项),在威外国人才1600多人。

  打好打活“创新牌”,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凭借“中尺度高端客滚船批量快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转换,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将原本200多天的造船时间压缩一半。如今,企业交付和在手造船订单量跃居全球第一。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022年,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个性问题,科技部门挖掘驻威高校院所186名博士生导师领衔、1319名技术专家组成的153个研发团队,聘请25位首席科学家,开展“把脉问诊”、逐个击破,服务骨干创新企业300余家,累计促成高校团队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138项。

  去年,迈途医疗科技公司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医药医疗器械创新链及链上企业的帮助下,该公司突破生物涂层技术的国外垄断,企业人工髋关节产品制造成本降低近一半,大幅提升的产品竞争力让公司成为年度“销售黑马”。

  创新链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源。2022年,我市实施创新链体系建设工程,一头链接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技术需求,一头链接高校专家团队和技术成果,重点抓好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形成了由科技部门与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科技攻关、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建设新模式,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不独为迈途医疗科技公司解开“卡脖子”枷锁,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创新链瞄准高端碳纤维“既要造得出,又要用得好”的问题,组织企业、高校院所系统凝练高端碳纤维稳定生产工艺等,打破了“技术、装备、产品”的三重封锁。

  针对海产品加工产业用工难、用工荒的“硬骨头”,海洋生物创新链集中力量梳理、凝练、攻关21项全链条技术,以“揭榜挂帅”机制支持企业建成了鱿鱼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研发了海带加工机械化收割转运和自动化烘干等13件“机器代人”自动化设备。

  德国籍专家威科多与团队正在开发大马力新能源电动摩托车。本报记者 朱春晓 摄

  这一年,创新链撑起一片产业“创新森林”。各创新链发挥“链条”优势,抢占新技术制高点,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群,筑牢优势产业长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这一年,产业链自主创新步伐加快迈进。我市建设了局域场景智能化专用车辆创新联合体、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联合体等10个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以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开展协同攻关,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一年,金融“活水”更好润泽了创新土壤。“威海在全省率先制定‘拨投贷保’联动支持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骨干企业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已为27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7.83亿元,同比增长98%。

  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反映着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2022年,我市“1+4+N”创新平台体系发展路径不断走深走实:

  “1+4+N”创新平台体系成为产业现代化的“强引擎”。本报记者 朱春晓 摄

  纳入25家平台,延伸设立157家各类特色创新机构,争取国家级、省级支持项目184项,平台体系自身累计孵化引进企业250家……“1+4+N”创新平台体系成为产业现代化的“强引擎”。

  去年的秋参捕捞季,威海市德明海洋牧场用上了无人船观测海参长势。这艘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无人船来自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的天帆智能公司,也是国内第一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

  天帆所在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2022年收获颇丰——成立11家以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产业技术研究院,30家科技企业年合同额超过10亿元。

  能否精准赋能,是考量平台体系作用发挥的关键指标。过去一年,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切实发挥统筹引领作用,攥紧了关键技术、高端人才、专业机构、专项基金“四把钥匙”,解锁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威海模式”。

  2022年,浦林成山新品华韧轮胎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销量飘红。独树一帜的“天鹅绒”设计背后,少不了威海激光与光电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助力。在研究院的帮助下,该企业成功解决了行业尖端模具“天鹅绒”无损清洗难题。

  过去一年,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常态化组织开展平台企业“双走进”活动、融链行动600余次,推动平台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125项,形成关键核心技术30项,推动成果实现产业化38项。

  这不仅解了创新“近渴”,更留下了长久适用的“解题思维”:“人才—项目—企业”就地孵化、“人才—项目—企业”同步引育、“科技副总”、“创新在平台,产出在企业”等多种模式并行,其中“创新在平台、产出在企业”的天力电源模式被广泛推广,已有20多家企业把研发中心设在“1+4+N”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在荣成,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选派总校23名专家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成为带动科研成果与项目同步转化落地的“领头人”。目前,武汉理工大学朱凌教授团队与黄海造船联合攻关实施8000kw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总体设计及产业化项目,第一艘船建造在即。

  威海黑马企业加速中心“产业加速+项目招引”成绩亮眼——43家加速企业中10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成长为瞪羚企业,引进落地7个科技型项目。其中,艾迪孚贝项目仅用25天就完成考察及落地开工,这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环保包装科技龙头企业,填补了我市打印机产业高端纸塑领域缺失的环节,投产半年就实现了4000万元产值。而在基金助力方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已设立3只子基金、直投5个项目,撬动了近20亿元的社会资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创新威海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十六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坚持以“十大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深化提升“1+4+N”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潮起海天阔,扬帆奋进时。2023年,威海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抓产业扬优势、抓企业固根基、抓项目增后劲、抓园区强载体,以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在新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