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Writer: admin Time:2023-03-10 Browse:74

  近期,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

  全国两会期间,“基础研究”成为热词被频频提及。如何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航天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基础研究”提出提案,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科技委常委王桂玲围绕完善定向基础研究需求生成机制、助力科技创新提出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1所科技委常委刘强提出了关于设立国家战略领域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的提案。其他几位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全国政协委员许波、屈国欣、李秀敏也围绕激励军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联名提出建议。

  习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活动中,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应加强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目标驱动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以及市场驱动的应用基础研究。唯有此,才能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中国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强度,重大武器装备研发等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在以往的航天工程实践中,我们取得了宝贵经验。”刘强介绍,一方面,举国体制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专项领导小组、部际联络员会议起到了很好的组织领导作用,航天研究院在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实现中切实承担了主体责任的作用,相关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实现了较好结合,作为责任主体的航天研究院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持续提出面临的机理和基础问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工程提出的问题,持续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机理现象解释,不断将工程研发工作向前推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回顾部分,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这也是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我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根本上是因为起引领支撑作用的基础研究还不足、核心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提出,“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实现全面超越,就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种自己的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结出自己的果子。”

  “我国科技界面临着相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即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成果不足。”刘强认为,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研究周期不足,另一方面是基础研发计划与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解决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人才和可供人才持久发力的好的研发平台。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科技不断进步,航天很多领域已经进入了科学和技术的“无人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才能不断攀登新的航天科技高峰。

  为此,刘强提出了关于设立国家战略领域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的提案,建议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具体而言,该建议主要包括3点内容:一是设立国家战略领域的长期科技研发计划,计划要以实现国家在该领域的最终目标为限进行设定,做到周期长、可持续性强;二是针对事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卡脖子”风险的前沿领域和事关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领域,选定战略领域和责任主体;三是在国家部委组织领导下,责任主体会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提出该领域的国家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研发计划侧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国家财政每年对相关研发计划保持必要投资强度、予以长期持续支持。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