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科创南通·创新案例②】资源配置千树万树梨花开

Writer: admin Time:2023-06-15 Browse:58

  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现为中建材集团控股企业,占地面积400亩,员工800余名,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市场,东南亚、中东地区等海外业绩不断提高,成为国内节能环保特种锅炉领域的标杆企业。

  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自2000年以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实验室等多个企业研发机构,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汇集多方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企业跨越发展,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占比连续多年达到营业总收入的85%以上。

  公司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从2000年开始寻找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并最终选择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岑可法为核心的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的研发团队。

  十多年来,公司不断加强与浙江大学的合作,先后成立“浙江大学万达锅炉能源与环保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省节能环保锅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行业专家为技术顾问,顺利完成各项课题的研发任务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

  2016年,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申报成立“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施室”,公司选派科技人员参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为企业培养了30多名具有清洁燃烧技术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到高校深造,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素质。

  通过人才培养,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科带头人1名,省“333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3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名,客座高级研究员12名, 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30%以上,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规模的专业技术研发梯队。

  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产化污泥干化与焚烧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子课题项目《流化床污泥焚烧锅炉的设计和优化》的研发和攻关工作,该项目在浙江绍兴中环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污泥焚烧工程中得到成功运用和实施,对我国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14年度,公司参与完成的“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生物质能高效低排放热转化技术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的完成,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专利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并形成示范工程。公司创新研发了垃圾回收燃料(SRF)流化床焚烧锅炉,结合独特的新型给料装置设计和床温调节技术,解决了垃圾变化带来的燃烧波动及CO排放不稳问题;创新研发了大容量脱硝型垃圾焚烧锅炉,解决常规参数发电锅炉设备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新型大容量高参数垃圾焚烧锅炉发电效率可提升3%左右。首创研发了农林加工废弃物气化分段燃烧技术,解决了传统处置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高的问题;产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超低排放型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锅炉和脱硝型日处理870吨炉排垃圾焚烧锅炉属国内首创,项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垄断。项目实施以来,已完成128台套生物质能高效低排放热转化技术成套装备的推广应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3亿元,利税总额约1.3亿元,形成年产项目产品60台套的生产能力。

  目前,《生物质能高效低排放热转化技术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进入新一轮研发阶段。2019年7月,公司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三河项目2X1000t/d(13.5MPa)垃圾锅炉”签约仪式。该项目是国内在建项目中单台锅炉垃圾处理量最大、压力等级最高的垃圾焚烧项目,对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公司针对钢铁冶金、水泥玻璃等行业能耗高、污染重的情况,提出研究方向,获得南通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冶金行业废气余热发电锅炉的研发及产业化》和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建材行业废气余热发电锅炉的研发及产业化》的立项支持。根据硅冶炼等矿热炉烟气量和温度波动大、灰份多、灰粒轻且粘接性强的特点,完成硅冶炼等矿热炉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并实现国内首创,解决了机械清灰高温材料的使用限制及高温环境下机械零件变形等重大技术难题;针对10000 t/d 水泥窑生产线的运行特点,通过研发采用“双进气双通道模块式余热锅炉结构”技术、 “余热锅炉闪蒸发电装置”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形成了10000 t/d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锅炉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产品的空白,并实现技术出口。余热发电锅炉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已完成近300条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成套装备的推广应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利税总额约1.9亿元,形成年产项目产品100台套的生产能力。在用户运行中的近300条余热回收发电锅炉生产线t,年发电量约12.6×109Kwh,为企业做大做强,为国家节能减排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十年来,在各级科技创新政策的助推下,公司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先后完成18项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计划和的实施工作,尤其是近五年来,公司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均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5%以上。

  公司目前共获得各类高新技术产品15项,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6件,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44件;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6项;先后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公司余热发电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等环保产品销售量不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占比连续多年达到营业总收入的85%以上。

  产学研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高校院所为依托的合作机制。省市区科技部门需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宣传工作,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万达锅炉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通过与浙江大学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连续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成为国内节能环保特种锅炉领域的标杆企业。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 “国营海安染织厂”,历经六十四载风雨,建成从棉花种植至成衣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拥有环保新能源、棉纺、色织、印染、制衣、针织、家纺、品牌以及物流等多家控股公司,是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全球顶尖品牌衬衫制造商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江苏省制造业单打冠军。

  一个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棉纺织厂,借助产学研合作,建设企业创新平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联发纺织拥有了一流的生产设备和上百件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跻身江苏省创新百强企业。

  公司坚持“只有低科技的企业,没有低科技的行业”理念,组建了公司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江苏联发现代纺织技术研究院,为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

  公司建立健全了以管理委员会为决策层,技术委员会为咨询层,企业研究院为实施载体,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江苏省生态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省院士企业研究院、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为支撑的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融品牌设计、产品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

  联发纺织以研究院为平台,以产品为主线,以技术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产、学、研、用”的合作之路。

  一是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与东华大学建立“东华-联发纺织现代纺织技术研究院”;与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共建“江苏联发现代纺织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工程院俞建勇院士、喻树迅院士联合建立“江苏省院士企业研究院”;与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高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型产学研合作。

  二是企业间技术合作。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仪纶短纤研究与开发;与吉林化纤联合建立“中国流行面料技术创新联盟——天竹新型纤维产品开发及推广技术创新联盟”;与相关企业开展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纺织产品开发。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三是国际化创新合作网络建设。与美国亨斯迈、新加坡德司达、德国科凯、香港立信染整机械共同成立“江苏联发国际染整研究中心”;吸收消化欧美一些国家产品准入要求,避免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公司在美国、意大利、香港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引进美籍华人JULIET SUN担任公司设计总监,与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制造研究所(CSIRO Manufacturing)联合研究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项目2018年被列为江苏省国际合作计划项目。

  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自主创新最宝贵的资源。公司在学科带头人上面向全球引进,通过提供各种优惠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各大高校院所的研究生到企业就职,积极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联合培养人才,先后有近百名技术骨干进行深造。其中获得省级人才计划支持7名,市级人才计划8名,海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名。

  在人才培养上,公司以研发机构为依托,开设“联发管理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来公司举办 “染整技术”、“纺织智能制造”等专题技术讲座 40多场次;2018年11月,承担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举办的“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为来自全国100多名纺织复合人才进行专题培训。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联合实施研究生工作站,每年联合培养10多名研究生。

  公司秉承“研究一个项目,开发一批产品,保护一批成果,转化一批技术”的理念,每年开发新品种、新花型、新材料的色织面料200多个,新产品销售占销售收入60%以上。

  公司技术人员研究了新型载体集聚纺纱技术、超松弛练漂、丝光技术和液氨潮态交联免烫整理技术等,使全棉纱线S,而且在不使用任何化纤弹力丝的情况下,实现面料弹力超过18%,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获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智能整花整纬技术,荣获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的“棉织物活化漂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江苏省2018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独创“无莱卡弹力织物的低碳节能环保后整理方法”和“织物PH值和温度响应光固化单向导湿多功能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分别荣获2016年和2017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创新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者和核心载体,承担着制订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把握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动向,吸引一流创新人才,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造新价值的重任,是企业“创新决策的智囊团”、“核心技术的孕育者”、“引智育才的承载体”,支撑和引领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增强企业运营效益和发展潜力。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创新驱动的政策引领下,联发纺织紧紧围绕“提质增效,高端转型”的宗旨,采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市场开拓和产品升级双管齐下、品质提升和严控成本双向并举等措施,加速传统产业向现代科技产业的转型,由劳动密集型、粗放式发展的企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产品由低端、舒适型向时尚、创意、绿色、人性化升级,致力打造现代高端纺织业。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桑蚕茧丝绸产业的领军企业,海安丝绸的金色名片。集团荣膺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企业、全国纺织产业扶贫先进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纺织服装质量管理示范企业、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20强企业、江苏省电子商务领域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鑫缘品牌荣获农产品加工业十大企业品牌,品牌价值为28.4亿元。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行业中首创“公司+科研院所+基地”的创新新资源配置模式,实现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军企业、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鑫缘集团深耕茧丝绸产业,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延伸前后端产业链条,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推动企业扬帆远航。

  蚕桑发展的鑫缘模式放样全国。在行业中首创“公司+科研院所+基地”的产业化新模式,实现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军企业、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率先推出“建场(蚕业家庭农场)+组社(蚕业合作社)+联农(基地农户)”的新举措,创建桑蚕茧丝产业化联合体。在江苏、广西、安徽、江西、陕西等重点蚕区建立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开展精准扶贫,全程提供栽桑养蚕的技术辅导,推动种桑养蚕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带动当地农户通过养蚕致富,并择机建立茧丝加工企业,解决就业问题。被新华社等媒体评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典范,成为全国纺织产业扶贫先进单位。

  完备的茧丝绸全产业链领跑全球。建成行业领先的规模化桑蚕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推广丰产优质桑树新品种、特色蚕品种,是国家级桑蚕品种资源保育基地。建成国内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丝绸面料和丝绸服装生产线,开发多规格高品位的针织和梭织系列丝绸服装,功能性真丝绸、丝绸服装填补国内空白,建成领先的智能高弹膨化功能性蚕丝被丝绸家纺生产线。建成以康养为核心的桑蚕生物制品研发中心和领先的丝绸文化创意生产线,引领绿色家居装饰潮流。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20强企业。

  前瞻的科技创新布局未来。组建丝绸行业唯一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十强研发中心、国家星创天地等12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聚集权威专家和科研人才,与苏州大学、西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2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天然彩色茧丝绸、蚕丝功能性新材料、丝绸整理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带动和辐射行业技术进步。

  先进的标准建立支撑发展。鑫缘集团围绕“高质量增长”的指导思想,内部从标准全生命周期管控、标准人才队伍建设、标准技术水平和质量提升、标准工作评估,外部从参加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组织和社会团体标准化活动、积极推进核心产业内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开展前沿标准的预研等,多途径全维度提升标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标准工作成效,掌握标准话语权,是全国丝绸标准化副主任单位。

  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鑫缘集团以质量和品牌作为发展的“双轮”,提升集团整体质量水平。技术和工艺是硬基础,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软支撑。遵循“精品人品同在,诚信创新永恒”价值观,加强质量设计,加大检测验证技术开发与可靠性试验,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功能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革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改善管理方式,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与服务。普及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能力。企业荣获丝绸行业唯一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江苏省纺织服装质量管理示范企业、南通市市长质量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集团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优质的产业品牌绽放异彩。集团珍视品牌声誉,以创新意识锻造“品位”,以工匠精神铸就品质,导入品牌培育创新管理体系,抓好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技术创新、品牌更新和延伸、品牌保护、品牌文化等关键过程,品牌管理覆盖全产业链,打造丝绸精品树标杆,拥有一个驰名商标,三个中国名牌,九项省级品牌。海安蚕茧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鑫缘生丝直供国际奢侈品牌,鑫缘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鑫缘”品牌列中国丝绸十大品牌之首,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江苏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品牌集聚区示范单位、江苏省电子商务领域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鑫缘集团深耕茧丝绸产业,不断创新资源配置模式,推动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力科技创新,带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提档升级,不断铸就鑫缘品牌形象,竖立茧丝绸行业新标杆。时间是不知疲倦的行者,发展则是直面挑战、久久为功的事业。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城市环境服务和废弃物末端处理及再利用的大型国际化上市公司,是全球行业首创“全场景、全品类、全智能、全过程、全处理”的“5A”城市环境全面质量服务模式的跨国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影响中国·第11届中国低碳时代示范单位、中国节能减排领军企业、中国固废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中国绿色环保企业,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江苏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承担单位等称号。现有专利459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论文著作59篇,制修订行业标准3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8项,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0项,首创多项核心技术,并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并购西班牙最大、全球前列的城市环境服务公司Urbaser,跻身环保高端产业龙头地位,成为全球行业排名第四的城市环境服务运营商,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级数式增长。

  在国家大力倡导“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背景下,2016年12月,中国天楹以14.4亿欧元并购西班牙最大的城市环境服务公司Urbaser。

  Urbaser业务广泛分布在欧洲、南美、北美、亚洲和非洲等全球20余个国家,是全球固废管理领域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之一。

  天楹战略收购Urbaser后,成功进军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欧美成熟市场以及阿根廷、智利、巴林、阿曼、墨西哥、印度等多个新兴国家和“一带一路”地区,同时依托Urbaser的先发优势,公司已形成从前端分类投放、道路清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通过垃圾中转、垃圾分选,到末端的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闭环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天楹和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公司坚守垃圾焚烧发电主业,打通全产业链,推进垃圾智能分类收集、智慧运输与分类资源化代谢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及全体系建设,致力于以“5A(全场景、全品类、全智能、全过程、全处置)”服务为特色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运营商。

  做强焚烧发电主业。公司2014年5月上市后,逐步开启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全国布局,形成苏、粤、闽、皖、豫、陕、鲁、辽、吉、黑等全国范围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板块运营、在建或待建的境内项目19个、境外项目15个,垃圾处理规模增长10倍,由2011年的4000吨/日增长到目前的40000吨/日。其中,海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被省住建厅评为江苏省唯一一家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无害化AAA级企业,并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也是业内唯一凭借机械炉排炉焚烧工艺获得国家“鲁班奖”的企业。

  研究开发高端产品。公司建成新型环保成套设备制造总装基地,厂房面积40000㎡,建成全球首条垃圾焚烧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吨/天大吨位机械炉排炉,具备年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装备2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城市环境装备品类最全的第三大生产企业。

  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天楹构建了智慧环卫平台,推进垃圾智能分类收集、智慧运输与分类资源化代谢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及全体系建设,2017年起在全国26个省市布局,目前有近200余个分类及环卫一体化项目,并将Urbaser世界先进的垃圾分类收运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嫁接到国内,使整体水平同国际接轨。

  中国天楹放眼全球,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月,公司与比利时WATERLEAU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装备制造及垃圾焚烧炉排炉技术的开发进行合作,研制开发适合中国垃圾特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成功后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该设备生产技术已被企业完全买断,目前产品已销往越南、印度等海外国家。公司在加拿大渥太华设立驻外机构,同多伦多大学Mostaghimi院士合作,共同开展前沿等离子体发生器概念研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设立机构,聘用WATERLEAU原班人马,进行先进焚烧技术前沿研究。

  企业瞄准环保价值链高端环节进行独立自主创新,持续研发等离子体技术,突破新一代固体废物末端处置工艺与成套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同时积极前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德国、俄罗斯、日本相关等离子体研究机构、公司和应用业主实地考察,主动参加等离子体国际会议,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现状,为等离子体技术研发方向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从美国最大垃圾处理企业WasteManagement公司、法国综合运营服务商威立雅集团和苏伊士集团为代表的国际环保企业发展历程来看,依靠产业并购实现产业链纵向、横向拓展是环保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必经之路。但是我国环保技术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天楹的收购能有效引入世界环保前沿技术,弥补我国行业发展的技术短板,实现环保技术的快速升级。由此也可看出,并购外国公司,进行技术整合,实现技术升级,能够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阿根廷当地时间2019年10月30日,招商局重工所造中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返回乌斯怀亚港口,成功完成南极首航(资料图)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是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工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2亿美元,员工近2500人,厂区面积136万平方米,岸线米,公司先后通过中国船级社、美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安全卫生管理体系、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同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生产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双百工程”示范企业、江苏省制造业突出贡献企业、江苏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10多个。

  公司自2013年成立起,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围绕行业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多次填补海工高端技术空白,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181件。

  公司积极联合业内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水平上下游企业、高校、研究院所,采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式,极力带动上下游拓展产业发展。公司先后与密西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船舶设计研究所、708所、611所、711所等船舶海工类高校、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

  2019年,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及多位资深教授研发团队进行合作,研发适用于海工装备的新材料,包括邮轮防火材料、柔性立管材料、脐带缆材料、LNT A-BOX 货罐支撑层压木以及耐高温涂料等,加速高分子新材料在深海开采装备及其他海工装备的应用进程。

  公司夯实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提升现有科技人才的业务技术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更多新材料在海工方面应用的前瞻性研究,填补国内海工高端技术空白。

  20世纪60年代,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并逐渐走向黄海、东海、南海。

  自升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大陆架200米以内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渤海海域最大作业水深在40米内,已开发的40米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满足要求,但南黄海、东海以及南海大陆架水深大,需要作业水深76米、91米、107米、122米乃至152-183米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国内已建平台满足122米水深的仅2座,作业水深400英尺、钻井深度35000英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还未开始建造。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通过与GustoMSC联合研发、集成自创技术率先研发出作业水深400英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升级提供基础。

  依托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招商局重工与中海油田服务公司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全流程关键生产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取得的创新成果包括:大桩靴及冲桩系统优化设计技术,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轨道制作精度控制技术,自升式平台重量重心控制技术,熔化电极电弧焊接控制技术等,坚实了公司在全球自升式平台研发建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全球海工装备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尤其是主流设备,如钻井平台类几乎为“零订单”。但是,海工支持船市场相对下滑幅度不大,其中海上起重船的建造需求反而逆势而上。这主要得益于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海上环保要求——油气公司需强制拆除海上平台的废弃设备等。作为拆卸市场的关键设备,国际市场上高规格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比较紧缺。

  招商局重工通过对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及其作业海域特性的分析,自主开发的深水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并产业化,占领国际海上结构物施工、维护、拆除的高端装备市场,提高了我国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海工装备由原来的总装制造向自主研发延伸。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开发前瞻性、标志性重点面向海外市场的重大战略产品,推动企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海工装备企业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企业通过与学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获得众多互补性的资源以弥补其内部资源与研发能力的不足,凭借产品市场的扩大与动态能力的形成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招商局重工集团公司凭借创新的产学研资源配置模式,打造出优势突出的核心产品,同时凭借其精细高效的管理模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同行前列,已成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龙头企业之一。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