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动能积蓄奔涌

Writer: admin Time:2023-07-23 Browse:65

  站在“三十而立”的关键当口,成都高新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成都高新区更快更好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业增加值逆势同比增长8%。截至9月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企业近15万户,科技型企业超5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预计将超2600家,聚集各类人才60.59万人,全区市场主体已突破22万。2020年,先后诞生了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科技企业主板上市。

  今年以来,已建设6家省级产研院和1家市级产研院,累计认定公共技术平台97家,超300万平方米的7个高品质科创空间正加快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汇聚含新型研发机构在内的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79个。

  1988年,“火炬计划”在改革大潮中诞生。这是一个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使命,推动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大全国性计划。

  32年前,从2.5平方公里的成都城南神仙树片区开始筑梦,成都高新区创新发展之旅正式启航。从1988年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白手起家,在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前路可鉴的背景下,伴随全国高新区的蓬勃之势,探索了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为成都点燃了一个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打开了一扇改革开放的新窗口。

  站在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机遇和新起点上,作为本就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天然使命”的国家级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如何支撑“两区定位”?如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何为做强成都极核贡献高新力量?

  路径已然清晰。成都高新区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研发、验证、分析……成都先导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实验室里一片忙碌。自今年4月正式登陆科创板以来,成都先导一直保持着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达4650.86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53.59%。对于一家科创板药物发现领域的企业而言,高比例的研发费用投入反映了其较高的科创属性以及企业战略层对研发驱动型策略的重视。

  成都高新区另外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苑东生物,这种繁忙的研发场景同样正在上演。“公司10个重点在研产品中,优格列汀片为1类新药,已进入临床II期;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卡培他滨片、格隆溴铵注射液已进入申报上市阶段。”苑东生物董事长王颖表示,持续创新研发为公司积累了不少科创硕果。

  一年内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4家、申报待审核企业2家、后备企业6家,均是拥有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折射出的,是科技创新的动能在成都高新区积蓄奔涌。

  创新,就是将本没有的路,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将它踏成一条新路,让未来充满更多可能性。纵观全球,凡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城市,没有哪个不拥有较多科技型企业。而在成都高新区,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最新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企业超14万户,科技型企业超5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预计将超2600家,培育上市及过会企业41家。值得一提的是,代表科技创新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等初创型企业正加速成长。

  如今,科技型企业不仅成为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的一张重要名片,更成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调结构、转方式的生力军,在各个行业中脱颖而出,一批“第一”“唯一”的核心技术和明星产品在这里诞生。

  鼎桥通信围绕“行业与5G智能融合”研发的全球首款5G音视频记录仪产品是业界首款“中国芯”记录仪;成都纵横在国内首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无人机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二;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AG600飞机通信导航系统,是首个国内主导设计研发的大型民用飞机通信导航系统,为“鲲龙”装上了“眼睛”“耳朵”和“嘴巴”……

  企业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背后,是这片区域释放出的蓬勃经济活力。2019年,成都高新区GDP突破2200亿元,达2285.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更是逆势增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打造“增长极”、培育“动力源”,成都高新区正聚焦国家战略急需的“中国芯”“智能造”“蓝天梦”“创新药”等领域,全面形成面向未来的区域竞争新优势和转型发展新动能。

  7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做?成都高新区构建“大科技”工作体系,突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公共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实验室基地及预备队等工作。

  “成都先导早期开展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工作,本来需要到外省的实验室进行结构验证。在与平台合作后,结构验证成本从原先的500万元以上控制到100万元,时间周期也由几周减为几天甚至1天。”成都高新区药物分析与分子生物学公共技术平台负责人说,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核磁共振分析、低分辨质谱、高分辨质谱分析等专业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服务了多个高新技术企业。

  “公共技术平台能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软硬件设备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有利于解决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产业发展中共性技术需求。”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累计认定公共技术平台97家,平台资产规模超过20亿元,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新经济等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条公共技术平台体系,技术能力和资产规模位居中西部领先水平。

  一座知名大学或院所,往往蕴藏着丰富的高新技术、高新资源及人才宝库,可以培育起一个新兴产业。将“大院大所”作为重要创新策源地,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是成都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

  在菁蓉汇,1256平方米的清华大学三维混合现实研究中心(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即将入场装修。这一新型研发机构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MR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孵化清华大学三维混合现实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进而推动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MR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共建的前沿医学中心,已初步导入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医学大数据中心等38个高水平研发项目,以及10余个川大教授创业企业。未来,将聚焦精准医学、再生医学、3D打印与器官修复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该负责人介绍,通过积极招引知名高校和大院大所顶尖科学家,成都高新区将打造一批平台型、生态级新型研发机构,以一个人才带动一个机构建设,支撑一个细分产业创新发展,构建可自我造血的发现、支持、链接企业的创新网络体系。

  抢抓新一代国家实验室规划布局的重大机遇,对标国家科技部在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做法经验,成都高新区还整合科创资源、引入多元建设主体、密集创新资源投入,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优势学科,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基地及预备队,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惟创新者进。推进校地协同创新,深化和科研院所、具体团队合作,汇聚大院大所顶尖专家团队,成都高新区致力于破除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一大批创新成果正陆续涌现。

  放眼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硬件载体正在加紧施工,创新资源正在加速聚集。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势见效,高品质科创空间这一“引擎”正在发力。

  “虽然发展的方向不同,但是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中,我们找到了新的合作点。”腾讯成都分公司总经理林夏介绍,以前王者荣耀的CG(计算机动画)都是委托美国公司制作,现在通过交给本土的可可豆动画制作,一套高品质的CG可以直接在成都高新区诞生。

  可可豆动画所在的天府长岛文创中心,正是位于成都高新区新经济活力区的高品质科创空间,目前一期10万平方米已建成投运,二期14万平方米即将在年底竣工投运。作为“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核心产业载体,该中心依托新经济活力区“两图一表”锚定游戏电竞、影视动漫、数字音乐、数字传媒等网络视听及数字文创产业四大细分领域,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将聚焦腾讯、爱奇艺等数字文创头部企业落地需求,建设设计、研发、消费、生态多元功能融合的产业载体,同时打造共性平台,形成空间集约、生态开放的产业环境。

  高品质科创空间是聚焦产业链创新链,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细分领域产业社区,形成的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如果把企业比作业主,高品质科创空间就好比精装修豪宅,且配套完备,再加上专项政策结合应用场景落地,全面深入服务企业的发展与生活,好的平台就会培育招引好的企业。

  AI创新中心主要聚焦5G与人工智能产业,已聚集百度智能驾驶、新华三成都研究院、中科大旗等企业;IC设计产业园则聚焦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设计、封测、产业孵化等服务体系;未来科创中心聚焦航空与卫星互联网,拟引入四川大学、民航飞行学院等相关创新资源……成都高新区超300万平方米的7个高品质科创空间,正在为产业功能区企业聚势赋能,为制造业转型和新经济扩张提供持久动力。

  如何体现科创空间的高品质?“我们持续深化公园城市理念表达,加强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文创艺术、生活配套等生活场景植入,创造性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打造工作生活互动一体的公园场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生物城的高品质科创空间生物产业孵化园正按照产业生态圈建设理念,瞄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围绕提升人才吸附力优化生活服务供给。

  一个个“大院大所”、科技型企业相继在成都高新区落地生根,是什么吸引着他们的快速集聚?一直以来,成都高新区全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全力营造开放包容、融资无障碍、投资低风险的创新创业环境。

  10月23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体外诊断产业基金、BIO品种贷和血液制品保险三款生物产业特色金融创新产品,以科技助力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生态圈金融链建设。这是成都高新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能力,帮助大院大所科技人才走出实验室,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侧面。

  担保物要求低的“成长贷”、低成本的“园保贷”,纯信用的“新创贷”、投贷联动的“期权贷”,解决拟上市企业转增股本纳税问题的“股改贷”……成都高新区联合金融机构开发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性融资产品,实现了与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无缝对接。

  华尔街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是金融产业活力强劲的代名词。而今,持续推进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级、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成都高新区也诞生出一个属于中国西部的金融街区——交子金融商务区。在这里,已集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投资机构等15个细分领域,服务于科技型企业各个成长周期的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1150余家。

  “数联铭品成立以来,高新区始终关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持续给予相应的支持,有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潜在独角兽企业代表,数联铭品于2013年在成都高新区成立,已连续四年入选“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从数联铭品董事长曾途的话中不难看出,在成都高新区,所有的服务平台都是针对企业成长的痛点应运而生。

  创新要吸引人才,于是有了“金熊猫”人才计划,促进人才资源向创新动能转化;企业需要专利信息和其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于是打造出川内首个知识产权垂直产业社区,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加速服务;政府服务和企业需求对接有困难,让惠企政策精准“赋能”企业成长,于是构建起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企业要上市,从改制、转增股本、股权激励、限售股减持,再到债券发行,构建起全链条的企业证券化政策服务体系;企业集群发展,需要广泛汇聚产业培育合力,于是成立多个业界理事会,让企业“变身”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主体……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建成。

  这一体系,从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热力点——菁蓉汇可窥一二。跻身“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菁蓉汇设置了要素供给服务区、科技成果交易区、创业辅导培训区和创新创业孵化区等多个功能区,打造全生命周期双创服务体系、企业培育体系和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成为全国双创版图中创意无限、创造无限、活力无限的双创升级新空间。

  科技创新的热土,创业圆梦的舞台。处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撑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前所未有的优势叠加、潜力无限的战略机遇期,作为成都乃至西部创新发展高地的成都高新区,秉承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国家使命担当,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直面未来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