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论全球百年之大变局下的科技创新

Writer: admin Time:2023-09-01 Browse:108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全球科技创新正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任何国家,任何企业和任何个人,只有顺应科技创新、观念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潮流和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十三五”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开始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未来人类社会为什么要以创新为主导,人类社会的创新体系应当如何建构,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将如何刷新未来世界,这些时代之问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回答。

  回望历史,创新发展既是发达国家维护领先地位的唯一道路,也是后发国家争取平等经济权利、实现跨越发展的唯一选择。18世纪以来,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德国和美国抓住第二次技术和产业革命机遇迅速崛起;西方国家通过创新发展始终保持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把握国际政治秩序的主导权。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韩国等后发国家借助第三次产业革命机遇,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东亚奇迹”。而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国能否在信息技术繁荣的下半场获得价值链优势则是一个时代命题。从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总体态势来看,高水平的R&D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18年研发投入紧追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2019年中美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同时,如果从企业实际投入看,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仍处于低位。美国T0P20企业研发费用平均是800亿元,中国仅172亿元。美国TOP20企业合计研发-营收比为13.5%,中国仅2.9%。从这方面看,未来随着研发投入的进一步增大,科技创新有望迎来大爆发。而对于科技创新类企业来说,股权投资基金则是天然的伙伴。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战略转型及90年代经济繁荣过程中,股权投资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比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有超过75%的企业背后有风险投资;美国由风险资本支持并获得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对GDP的贡献超过20%。

  放眼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深刻调整中,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全球性挑战不断涌现,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发展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正确识别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于我国应对百年变局,抓住赶超机遇,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政治格局演变将深刻影响创新发展可持续性。近年来,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在疫情的倒逼下,全球经济、科技、文化、政治格局剧烈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开门问策、集思广益,2020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会上,习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首个5年计划,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国际政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持续变化加剧了主要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导致国际政治格局进入调整期,全球政治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多边机制作用弱化,国际秩序重构举步维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大国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已将大国竞争作为首要关切,将中国看作“首要挑战”,中美两国围绕贸易争端、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网络安全等问题的战略博弈持续加剧,有可能引发基于创新能力的综合国力的对抗;北约与俄罗斯连番举行大规模军演,美国、俄罗斯相继退出《中导条约》,大国军事竞争和安全风险凸显。主要大国强势外交思维的碰撞进一步加剧了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其次,地缘政治博弈复杂激烈。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多方博弈纠缠难解;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严厉制裁,美伊对抗持续升级;巴以、叙利亚等问题悬而未决。朝核问题由于朝美双方互信脆弱,实质矛盾难解;东欧局势日益严峻,俄罗斯与北约就乌克兰等问题斗争尖锐。世界主要国家意识形态冲突和宗教信仰上的巨大差异深刻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宗教信仰矛盾与冲突、袭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发展中国家争取平等发展权利面临的抑制与反抑制过程中多种矛盾交织,对全球地缘政治博弈走向和博弈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将产生极度不确定性影响。第三,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单边霸权主义日益严重,区域双边机制逐渐盛行,传统多边治理机制呈现弱化趋势。全球治理服务供求失衡,一方面各种全球性挑战不断涌现导致全球治理需求陡增,另一方面“美国优先”战略导致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全球治理供给减少、赤字凸显。未来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系统性重构,将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带来多重不确定性影响。

  二、以高质量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长期停滞,这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新常态。全球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可能面临需求侧制约,使国际经济潜在增长率不能充分释放,导致下行压力更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为了要挖掘需求的潜力。国内市场有巨大潜力,但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接下来,做大国内市场,这是主要目标之一。事实上,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GDP中出口只占比百分之十几,最高的时候也就15%,因此,国内经济至关重要。习在会上表示,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应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继续扩大内需,加速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牵引供给,创造需求,打造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加大内循环,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从“三驾马车”来看,当前外需仍然十分重要。我国还应该牢牢利用比较优势,同时利用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独特地位即连接性、韧性,坚定地不脱钩。在国际产业链尚未恢复的当下,我国借助疫情防控的优势,转危为机,进一步扩大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给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发生的最大变化来自于科技。疫情推动了无接触/线下经济和技术的需求和发展,科技创新的大潮正在到来。未来要以5G为基础,关注人工智能技术(AI),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云”(数据中心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云服务等)、“管”(5G基站、通信卫星、智慧杆等)、“端”(工业互联网、车联网、5G移动用户)新基建的打造。习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成为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三、新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科研范式转变和产业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推动科学范式、技术范式转变,数字转型加速科学研究和管理范式以及产业发展范式的变化,新的伦理问题和风险挑战出现,给全球科技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科学范式和技术范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材料和制造、能源与资源、空天海洋等领域将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突破性创新,形成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系统性突破,常规科学和技术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在未来面临挑战。学科领域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使得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存在不确定性。其次,数字转型加速科学研究和管理范式转变。科学研究经历了从以记录和描述自然现象为主要特征的“实验科学”、利用模型演绎的“理论推演”、对复杂现象进行模拟仿真的“计算机仿真”的三类范式发展。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科学研究正在向“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第四类范式方向发展,科学研究越来越以数据为中心进行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发现越来越依赖于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科研对象、过程和扩散等越来越与数字技术融为一体。第三,新技术革命加速产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发展。产业变革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本特征,将导致人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新的技术轨道、主导产业和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和新挑战。国家产业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知识资本的积累,创新驱动产业数字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知识生产能力强的国家竞争优势日益显著,后发国家面临不断抬高的技术壁垒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与发达国家间差距存在进一步拉大的风险。第四,技术发展带来新的伦理问题和风险挑战。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突破性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可能引发前所未有的技术伦理失范和风险失控。例如,2018年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震动了中国和全世界。人类对于新技术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伦理失范和风险失控影响仍缺乏深刻的认知和充分的关切,这将对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四、新旧经济长波交汇将深刻影响世界产业创新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旧经济长波的交汇期,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换代,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塑,国际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变化。首先,世界经济进入第五轮经济长波衰退与第六轮经济长波兴起的交汇期。以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突破性技术不断涌现,新技术投资热潮此起彼伏,新兴产业逐渐崛起,产业变革势不可挡,第六轮世界经济长波兴起初见端倪。带动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的传统信息技术面临升级换代,传统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面临劳动力高级化和生产资料迭代更新等转型升级挑战,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其次,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塑。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数字转型将加速产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升级和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布局,通过促进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和产业组织的平台化,改变产业特性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提升数字经济比重,产业国际分工面临深度调整并将引发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追赶型国家产业升级和数字转型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球贸易体系功能弱化,美国主导推行的双边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日益盛行,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机制面临严重挑战,未来国际分工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化特征进一步增强,将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第三,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已从以北美、欧盟为主向北美、欧盟与东北亚并重转变;美国仍然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但中国经济地位日益凸显,印度等新兴经济国家实力持续崛起,欧洲、日本仍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但相对地位将有所下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孕育发展为发达经济体维持领先和后发经济体实现赶超带来机遇和挑战。

  五、数字转型深入发展正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加速推进,在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覆盖范围的同时,也有可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进而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首先,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将有效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民众社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发展数字转型将有效推动公共教育、医疗健康、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领域社会服务创新能力建设。教育发展数字转型有助于推动教育模式转变,开发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医疗发展数字转型有助于推动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低成本、高质量、广惠及的现代远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安全数字转型有助于推动公共安全管理由“以事件为中心”向“以风险为中心”转变,构建实时监测、精准防控的公共安全管理网络;社会保障数字转型有助于推动社会保障服务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一体化、标准化、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其次,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在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数字鸿沟、信息安全等社会问题,对国家乃至全球治理能力提出新挑战。数字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差异将导致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进而扩大国家间、种族间和社会各阶层间发展能力的差距,带来认知差异、结构性失业、收入失衡等社会问题,导致国际国内社会矛盾的显性化,加速民粹主义思潮的蔓延。数字技术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将加速社会横向群落的发展,从网络社区产生而逐渐发展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各类群落,极易加速新利益诉求的形成和社会矛盾的爆发,例如由社交网络兴起席卷法国的“黄马甲”运动就是典型例证。数字转型发展将进一步带来个人隐私泄露、政府和企业信息安全、数据管理和数据跨境流动等政府管理和全球治理新问题。

  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引领全球环境创新发展。全球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进步造成极大风险的同时,也为全人类携手努力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共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契机。为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挑战,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于2015年共同提出17 类169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包括气候行动、保护陆地和水下生物、廉价和清洁能源等。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约束下,控制污染、实现低碳转型的绿色发展正在成为主要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体上看,各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将对环境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维护国家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短期内目标冲突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中实现协调平衡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的美国出于自身考虑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快速城市化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快速城市化面临的人口居住、环境容量、水土资源利用、耕地保护等问题,强化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使得环境创新发展成为未来城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再次,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将深刻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短期来看,虽然各国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技术发展迅猛,但仍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传统能源的主体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传统能源清洁利用仍然是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来 看,随着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油气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和能源系统数字转型,将显著提升能源供给能力、降低能源生产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终将对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以及多 重不确定性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决定着全球创新发展未来走向。要共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迫切需要世界各国从“平等、合作、互惠、共赢”的价值观出发,完善和强化全球多边合作机制,加速全球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把握技术和经济发展范式转变战略机遇,开创全球创新发展新局面。

  七、技术+规则”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当前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面临几大趋势:重要科学领域从微观到宇观各尺度加速纵深演进,科学发展进入新的大科学时代;前沿技术呈现多点突破态势,正在形成多技术群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科技创新呈现多元深度融合特征,人-机-物三元融合加快,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生物世界的界限越发模糊;信息技术向各领域加速渗透融合,颠覆性创新呈现几何级深度扩散,以革命性方式对传统产业产生“归零效应”;科技创新日益呈现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可能对就业、社会伦理和安全等问题带来重大影响和冲击……人们需要看到: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面临巨大挑战,科学的进步日益依靠技术手段的驱动,技术的融合创新与扩散是主流,我们处于一个“大技术”的时代。眼下我们正面临一个科技创新快速直接改造社会和人自身的新时代,技术群落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应用正带来高度不确定性的颠覆性影响和社会重构。“技术+规则”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带来3类风险:技术本身的不稳定性、不成熟性带来的潜在风险,应用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隐私侵犯、真相衰减、信息茧房、决策权让渡等复杂社会效应,以及被用作攻击和作恶的工具所带来的深度造假、军事应用等风险问题。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主要有3条路径:美国主张“让创新先行,再从事故中学习”;欧洲突出预防优先原则;中国应探索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第三条治理路径,坚持技术、产业和规则齐步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创新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断革新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曾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当前,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国人无时不刻不在用自己的创新智慧让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为世界发展的添砖加瓦。中国的创新崛起是人类社会的福音,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希望同其他国家联合开展高新科技研发,也期盼用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开发成果造福全人类。

  八、大变局的判断和特点。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习总书记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自身发展作出的重大判断。深入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演进趋势,深刻认识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之间的历史性交汇,有助于我们在世界大变局之下更好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应对世界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理解大变局的深刻内涵,需要把握8个要点。

  大变局是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判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担当,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在当前复杂变化的时代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意义。作为大战略判断,这里的“百年”在本质上是一个大历史概念,是指一个相对较长且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这里的“世界”,不只是传统意义的国际关系,而是指视野更为宏大、内涵更为丰富的人类社会。所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指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的世界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大转折、大进步。研究大变局,应该有全局的战略高度和宽广的历史视野。

  大变局体现了认识世界大势的一种全球维度的大历史视野。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的背景下,要清醒把脉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世界发展大势,更需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和大胸怀。习总书记明确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我们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冷静观察,善于从中长期把脉人类历史发展大势,善于发现世界演进规律,善于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把握整体、全局和本质,也需要把中国自身发展置于国际体系变迁大势之中,善于认识中国的历史方位和世界作用,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赢得战略主动。

  大变局的本质在于世界秩序的历史演进,其核心议题是世界秩序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当前世界历史演进趋向包括5个“百年之变”。一是全球化进程百年之变。世界范围的商品大流通、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技术大发展、人员大流动、信息大传播不断深入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交往模式、思维模式和治理模式。二是世界经济格局百年之变。随着一大批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延续几个世纪的“大西洋时代”已经演变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洋”并举并重的新时代。三是国际权力格局百年之变。伴随世界经济重心的逐步多元,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的态势更加明显,多极化进程继续稳步向前推进,特别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开始全面追求发展和复兴,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四是全球治理体系及治理规则百年之变。随着全球治理主体和议题更加多元,以及全球治理规则和理念加速演变,长期以来以发达国家“治人”发展中国家“治于人”的全球治理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向。五是人类文明及交往模式百年之变。一大批新兴国家开始成为知识、技术、信息的生产源和传播源,在方兴未艾的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不断崭露头角,同时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一些转轨国家在制度上的不断探索,世界范围的思想、观念、制度、模式也呈现出日益多元的格局。大变局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和制度的伟大创新

  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相继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由此带来了世界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以及国际权力格局的重塑。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酝酿,由此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显著变化。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伴随的是,人类社会在思想和制度层面的创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每一次社会制度创新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的更大程度解放。当前时代,各主要国家纷纷以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为依托,以重塑国际规则为手段,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不断演变和调整,世界范围的利益、权力和观念格局都在发生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变化。

  大变局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时代背景。着眼世界中长期发展趋向,世界性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基本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各国各地区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基本态势不会根本改变,人类社会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强烈愿望不会根本改变,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基本态势自然也不会根本改变。但同时,在世界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的背景下,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思潮明显抬头,逆全球化态势明显上升,大国竞争明显回归。在当今世界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今天,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愿景,就是旨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人类社会破解世界难题、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增添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

  大变局和中国百年大发展的历史性交汇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富意义的重要方面。观察中国与世界关系,既要有“由外向内”的视角,看到世界大变局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要有“内外并举”的视角,看到中国自身发展本身就是推动世界秩序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从根本上决定中国外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过去70年来,经过长时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积极努力,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快、世界影响之大百年未有,中国的世界贡献、大国责任的快速增长百年未有,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全面自信百年未有。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的历史性交汇,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背景。

  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战略机遇期呈现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在当下急剧变动的时代,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既有历史延续性,其内涵和条件也在发生新变化,体现出若干新特征。战略机遇期的内生性和可塑性显著增强,中国自身国力的增长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显著变化本身就是决定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最重要的因素,战略机遇期由此实现了由客观形成向主动塑造的重大转变。回首过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维护好自身的核心利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中国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正是着眼国际秩序变化的大趋势以及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深刻转变,中央因此作出重大判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看到,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环境和条件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中国面临的战略竞争有所加剧、战略风险有所增多、战略压力也有所增大,这些多重因素的内外叠加和相互影响极大增加了中国维护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成本。在大变局时代,中国外交要“随势”“顺势”,也要积极“谋势”和“塑势”。在全球层面,继续高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继续深化与各国互利合作之时不断彰显中国外交的道义精神。在大国关系层面,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是在中美关系显著复杂的背景下保持战略自信、维护战略底线、捍卫自身利益,同时争取维护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大局,尽力避免中美矛盾的继续升级和扩散,特别是要尽力避免出现中美全面冷战或局部热战,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亚太和周边地区,当前亚太地区秩序的走向尚不明朗,各大国的战略竞争将会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胶着状态,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善于下好“先手棋”,秉持和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继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利益和情感交融,增加对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推进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不断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程之中,我们要不断拓展战略远见、保持战略定力、强调战略运筹,为人类社会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国际秩序的发展完善中彰显中国的责任和道义,在大变局时代把握好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科技创新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建立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创新才有未来。以往的经济观容易陷入以国家个体为中心的发展观念。然而,应当明确,只有国家间携手合作,才能够避免陷入以个体为中心的经济观念,才能推动国际秩序的进步。只有把全球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红利放在首位,共同推动经济创新合作和技术创新协作,世界各国才能消除芥蒂、同心协力、共享创新、互利共荣。宇观天下,全球一家;创新济世,人类共享。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唯有在开放中创新,在发展中共赢。放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合作与共享,才能让创新活力持久迸发,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