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军用技术创新的三大因素

Writer: admin Time:2023-09-05 Browse:101

  文章,描述了2025年中美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大败后,太平洋舰队司令写了一封“检讨信”给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痛陈美国海军在亚太失利的原因。研读数遍,文中数项观点颇值得深思。

  今天,重点探讨决定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创新价值的因素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也许可以为避免文中谈到的“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太晚”“这一切都来不及”的现象提供帮助。

  “我们假设我们潜在对手的所有新锐杀手锏武器,都会被我们实验室里某个更炫酷的技术来抵消,并且这些更加炫酷的装备一定会在未来某个国防预算周期内装备我们的部队。结果我们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等啊等啊,或者总认为不会在自己任期内发生,却忘记了那句话——‘不完美的现实胜过完美的梦想’。

  直到战争爆发,我们在太平洋上遭受损失时,我们才着急麻慌地把那些实验室里的顶尖科技努力搬到战场上来,虽然一路绿灯,进展很快,但已经太晚了。有些人把这种努力比作德国人的Me262喷气式飞机、V-2导弹,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太晚。”

  “我们在作战思想也下了功夫。舰队工作人员、作战开发中心和海军战争学院花费了大量精力,创造了很多高大上的,听名字就能吓死敌人的新作战概念。然而,他们开发的新概念需要极其广泛的共识才能贯彻落实。从战役到战术层面,从将军到士兵,上上下下需要长期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在战场上实现。

  不幸的是,我们在创造这些新概念的同时,总是另起炉灶,让我们在太平洋战区也有点找不到自我,以前的经验和积累都难以融入。从士兵到将军,都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学习大量的东西,而这一切都来不及。”

  这两段话直接触及笔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创新怎么才能产生所谓的价值?

  军队生来为打赢,没有平时和战时,平时备战,战时胜战。能打胜仗是核心。故此,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创新的价值一定是为了打赢、打胜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军用创新不也是为备战吗?只有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瞄准潜在对手和目标,始终坚持用打仗的标准,针对性地发展军用新技术新思想,方有可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并可避免僵化的新技术对抗而陷入军备竞赛陷阱,可避免纯粹“玩”一些所谓的新概念而无实招。

  然而,环境在变化、对手在变化,且对手不会以另一方的意志为转移,该出手时即出手。对此,只有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时刻想着如果明天开战甚至现在开战怎么办这个问题,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使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创新尽早产生战斗力方为上策。只有这样,方可胜战,更可止战!

  只有将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实时融汇于上上下下,从战略到战术、从将军到士兵,对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形成广泛共识,方可使其有人敢用之、能用之、用好之;只有将军用新技术新思想融汇于战场体系,纵向有继承和发展,横向有交叉和融合,实现与现有作战人员、武器装备、后勤保障以及经验积累融会贯通,方可使军用新技术新思想针对性实效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备战胜战之目的。此外,军用新技术与新思想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之间也得实现融合,否则,会出现新技术出来不知道怎么用、新思想出来不落地等问题,从而影响军用创新价值的实现。

  因此,只有不断聚焦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发展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提升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应用的时效性(兵贵神速)、推动军用新技术新思想实用的融汇性(理技融合),方可实现军用创新备战胜战之价值。否则,即会出现Dale rielage上校描述“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太晚”“这一切都来不及”的现象,即造成军用新技术新思想的发展有价无值,花费了大量经费和时间搞出来的所谓新东西,难以用得上、难以能用好……最终,满足不了胜战之需求。

  2018年出版《美国空军创新六个典型样本研究》一书的重要思想与Dale rielage上校描述的现象不谋而合,即:“创新是美国空军的本质特征。空军存在的意义是空中力量要能够为国家战略性问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以创新“克服而非逃避”国家战略性挑战,一直以来就是美国空军对国家安全与繁荣所做的核心贡献。”

  书中对美国空军发展史上“冷战初期发展和平时期战略侦察、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期间近距空中支援、根据核攻击的可能性做出调整以应对生存威胁、为应对苏联综合防空系统而进行的创新和调整、机载高价值目标瞄准、精确战略打击”六个典型样本进行了评估,得出“创新始于战略”的结论,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方为成功的创新。

  ME262喷气战斗机——世界上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倘若在二战初期就出现在天空,对盟国空军螺旋桨飞机形成巨大优势,那么不列颠空战德国或将打败英国,从而改写二战历史。

  V-2导弹——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的弹道导弹。尽管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V-2导弹,充分展示了V-2导弹威力,但并没有起到德国当局希望的那种挽回败局的战果。

  高超声速武器——继螺旋桨、喷气推进器之后的第三次空中革命。目前,高超声速武器赛场正呈现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世界大国均通过投巨资“抢时间”,以加快形成战略威慑与实战能力。(延伸阅读:高超声速武器“篱笆”问题探讨)

  不过,在这方面,美国似乎曾面临Dale rielage上校描述的问题,以致于美国多家智库等频频发声呼吁军方加紧搞出来高超声速武器。例如:

  2017年2月,美国空军《高速机动武器:美国全球警戒、到达与力量面临的新威胁》报告认为,战略竞争对手在高超声速机动武器上“投资巨大、进展显著且成就惊人”,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优势正在丧失,可能面临被赶超的危险,因而,美国应加快高超声速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尽快研制出高速机动武器,实现“以攻代守”的战略防御目的。

  2017年4月,美国著名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高超声速武器:评估“第三次抵消战略”》专题研究报告,认为高超声速技术能够对“第三次抵消战略”形成有力支撑,建议决策者扭转预算削减或受限的局面,加大加快高超声速技术研发和应用转化。

  然而,俄罗斯似乎“更胜一筹”,匕首、先锋、锆石高超声速武器频频秀“肌肉”。

  2017年12月“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投入战斗值班。“匕首”代号Kh-47M2,最大飞行速度达马赫数10,射程超过2000千米,可配备核装药或常规装药,现由米格-31K战机搭载空射,已完成在黑海和里海水域80余次巡逻飞行。

  2018年12月,“先锋”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弹完成入役前最后一次测试。飞行速度达马赫数20,现由SS-19“短剑”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据此估计“先锋”射程超过20000千米。目前,“先锋”导弹已投入批量生产,2019年第一个装备“先锋”系统的导弹团将投入战斗值班。

  2018年12月,“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再一次试射。“锆石”代号3M22,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8,射程700余千米,已进行10余次试射,按计划2022年左右将装备在“彼得大帝”号和及“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新技术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怎么样才能使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早日在军事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此,也许需要用户部门和研制部门齐心协力,共同进行精心培育。一头热的现象不可取,不在一个频段上的两头热现象同样不可取。对此,应该基于同样的目标和需求,两头同时发力方可。

  1. 军用到底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思想?即明确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需求,让研制部门和用户部门明白该向哪用力。

  2. 倒逼创新价值实现的时效性目标有哪些?即描述清楚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打赢未来战争,通过预测明确军用人工智能创新的时限或阶段性目标。时限虽然不一定非常科学或一步到位,但最起码有一个不断修正的靶子和前进的方向。

  3. 为了实现军用人工智能创新融汇于未来战场,其他配套需要做什么?即实现军用人工智能创新的融汇性,相关方面必须同频共振。

  综上,也许在“玩”军用技术与思想创新方面,关注并提升了上述三大要素,方有可能防止出现“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太晚”“这一切都来不及”的现象。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