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聚焦 十年再领新任务: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Writer: admin Time:2023-10-02 Browse:91

  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10年间,全国的自贸试验区经历六次扩容达到21家,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9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面向下一个10年,自贸试验区也迎来了新任务:制度创新要力争有新突破,促进开放要有新拓展,谋划发展要有新提高,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提出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为契机,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这其中,不仅要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还要在支持全产业链融合升级等领域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助力打造多个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

  浦东新区区委办经济社会研究处处长周其盛表示,当前不仅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外资,还要推动本土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企业要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政府在贸易、用工、监管等方面做哪些事情?自贸试验区改革的着力点是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的,不能大而化之。”

  10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上海自贸试验区10年的改革成效可以概括成8个字:全国率先、全国标杆。”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说。

  一个直观的体现是,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于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

  孙元欣将自贸试验区改革框架演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5年4月扩区前,当时有5大改革领域,分别是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体制、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完善法制环境。

  在这一时期,上海自贸试验区确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率先试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并在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实施两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

  随着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这一阶段的改革领域,在原来的5大领域基础上,增加到七大改革领域,新增了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

  2019年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后,又提出了“五自由一便利”( 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快捷联通)的制度创新框架。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所长王果也表示,十年来上海自贸区不仅注重“从0到1”的制度创新,同时强化“从1到N”的辐射带动。在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上做文章、在促进制度创新成熟定型上下功夫,形成了负面清单管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事中事后监管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以自由贸易账户为例,上海已有63家机构直接接入分账核算系统,实现银、证、保全覆盖,累计开立14.4万个自由贸易账户,办理跨境结算折合人民币142万亿元,年均增长61%,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获得的本外币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2.8万亿元。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成表示,2015年振华重工开始使用自由贸易账户,至今已累计获得自贸区内贷款520多亿元人民币,并不同程度享受了利率优惠,最高可达基准利率下浮40%,有效减轻了企业资金成本。

  借助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上海也得以进一步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比如,通过黄金国际板、原油期货等金融市场开放增强了上海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便利国际人才引进等举措强化了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通过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等试点提升了全市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口岸监管创新等改革放大了上海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表示,未来上海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结合上海实际,要着力提升四个方面能力:国际规则衔接能力、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高端产业引领能力、临港新片区差异化探索能力。

  10年的制度创新,通过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也持续转化为辐射上海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优势。

  一年前的2022年9月30日,华领医药研发的多格列艾汀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这是过去十年来糖尿病领域首个全新机制的原创新药,也是首次在中国推出的2型糖尿病全球首创新药。

  华领医药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华堂宁于2023年上半年合计销售21.2万盒,平均每月卖出3.5万盒,实现销售收入7030万元。

  “华领医药借助自贸区的生态环境和制度优势,逐步成长为全球医药创新的主体,也成为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华领医药药物研发生产部高级副总裁、首席制造官佘劲说。

  2013年,仅用时8个月,华领医药就获得了多格列艾汀在中国首次进人试验的临床批件。“当时临床申报排队很长,这个进度创造了当时的记录。”佘劲说。

  2017年,多格列艾汀又成为首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试点品种,由此,华领医药得以专注于研发工作,实现了药品的加速开发和上市。

  受益于MAH的,不仅是华领医药。9月7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 2022年度共批准21个创新药(不含中药提取物和新增适应症品种),以中国上市许可持有人为主,占比达76.2%。

  佘劲说,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十年,既是华领医药实现全球首创新药自主开发并成功商业化的十年,也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能力不断提升,开始与跨国药企同场竞技的十年。

  华领医药所在的浦东新区,目前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管线最多、新药成果最突出的区域之一。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300亿元,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

  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试点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的另外一项制度创新试点,把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纳入全程保税的一体化运作,实施保税手册监管,便利产业链结转和通关。截至2022年底,累计为企业实际减少3.9亿美元进口晶圆增值税资金占用。

  集成电路产业另外一项重要的创新,是2020年浦东率先开展的集成电路供应链企业CCC免办便捷通道改革创新试点。

  CCC免办是对因特殊需求和用途的CCC目录内进口产品实施的一种特殊性制度安排,浦东新区这一试点,使得上海泓明供应链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个供应链CCC免办便捷通道企业。

  “原来我们需要2个工作日,享受免办便捷通道后变成了自主申报、自动发证,而且是7*24小时办理。”泓明供应链集团关务高级经理白沥说,迄今1.37万批14万件进口集成电路零部件“零等待”放行,申报总货值约1.2亿元,将进口集成电路零部件的平均时间缩短了2天,获益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企业超200家,助力缓解进口集成电路设备及零部件“卡脖子”难题,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稳链保障。

  多项制度创新的联合推动下,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从2013年的439.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292.19亿元。

  此外,得益于十大文化贸易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实,从2013年到2023年8月,由上海自贸试验区操作的文物艺术品进出境总货值近900亿元,文物艺术品进出境件数从2013年的几十件,发展到2022年的6320件(套)。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机构和艺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首选地”。

  9月8日,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举行开业仪式。这是继汇华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后,我国第五家外商控股合资理财公司。

  “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了多项推动金融开放的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我们高水平投资上海的兴趣与信心。”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行长赖长庚表示,中国是法国巴黎银行的关键性发展地区之一,上海是法巴集团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枢纽。法国巴黎银行先行先试,积极参与了自贸试验区的多项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此前,法国巴黎银行已向证监会提交了《证券公司设立审批》材料,申请设立全资证券公司。现在,赖长庚表示,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正在申请本地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牌照。“目前进展顺利。”

  一系列制度创新,有效促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在上海的加速集聚,建立了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至2022年底,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前20年同一区域的2.35倍。

  接下来,阮青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将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在支持全产业链融合升级、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保障、应用测试场景开放等领域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助力打造多个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

  比如,扩大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改革的试点范围,建立进出境全流程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特定血液制品、动物源性产品等特殊物品的审批验放效率。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