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如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委员建议来了→

Writer: admin Time:2023-10-31 Browse:184

  8月22日至24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商议政。

  习总书记指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生物育种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每一次种业技术变革都使水稻等作物产量提高15%左右。到2030年,实现新一轮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跨越,关键在于生物育种技术变革。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作为种业创新攻关行动的重中之重进行部署,解决种业科技源头创新、前沿技术突破、重大品种供给等问题,对于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孕育着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基因编辑、转基因、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技术(BT)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IT)交叉融合,形成以BT+IT为典型特征的高效农业生物育种技术体系,驱动现代育种技术快速变革迭代,正在对全球生物种业格局和农产品供给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种业基础研究取得多方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绝大部分物种的基础研究尚在跟跑,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研究不系统,类似Bt抗虫基因等具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基因较少,原始创新和技术体系化亟待加强,适应新时期农业特点的重大品种迭代滞后,如缺乏优质水稻和小麦、高产玉米和高油大豆、抗病高繁殖猪、高产奶牛品种,也缺乏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宜机轻简化品种。

  我国现代化种业创新体系开始形成,但与发达国家已建成全球布局的一体化现代育种体系相比,我国种业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不足,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品种培育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不畅,种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弱、规模小,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机制尚不健全,种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精心谋划好生物育种创新顶层设计。聚焦农业生物战略物种,拓展技术路径,打造竞争优势,抢占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制高点,把握生物种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科学规划好生物育种创新主攻方向。以创制培育重大战略性品种为目标,力争在农业生物关键基因功能解析、优异基因型智能设计等重大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发现;在生物育种前沿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构建种业全链条溯源,高通量、智能化大规模筛选测试等种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促进高质量生物育种创新应用。

  三是合力保障好生物育种创新组织实施。统筹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企业主体、专业化分工、产学研协同、全国布局的现代高效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创新生物育种多元化投入机制,持续稳定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占2021年GDP比重超过30%。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我们亟待借助数字经济创新与改革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领域高端科技发展。打造数字创新引擎已然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为此,建议:一、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在全国层面健全技术创新容错机制,建立健全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倒逼、引领、替代、转化”四张清单机制。二是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创新特点,分别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加大中试基地建设。三是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发现集聚机制,积极推进吸引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回国战略,优化国际人才引进机制与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同时,以“新工科”改革为契机,推动企业将人才需求前置到高校培养阶段,把创业创新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加大国家数字经济领域科研计划对企业的开放和支持力度,在面向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应用的科技计划项目上,建立健全“企业出题、政府立项、企业资助、协同破题、优先转化”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合作机制。二是以企业特别是基础较好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为依托,布局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基础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是在现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础上,开发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工具,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四是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厚植培育优秀企业家的土壤。

  三、抢抓大模型机遇加速产业变革。一是以“东数西算”为依托,联合八大超算中心,协同发力建立CPU和GPU资源的综合算力中心,形成全国范围内一体化感知、分配、调度人工智能的算力网络基础。二是以政府“发展战略”为主导,联合头部科技企业共同建立大模型产业联盟,建立联盟式区块链来解决计算资源的分配和产业布局协同发展问题,以行业激励机制吸引调动产、学、研多方参与。三是以多级政府机构的行政力量为引导,由上市公司主导,政府产业基金配合,以数字政府平台和各地高校实验室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中心,为全面赋能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实现多方共赢提供样板。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然而,在基层部门、科研院所、各类企业调研时发现,当前我国“政产学研用金”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亟须引起重视。为此,建议:

  一、注重“三个强化”,发挥科技创新政策引导支撑作用,强化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打好财政贴息、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风险补偿、创投引导等“组合拳”,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强化政策支撑精度,加大“拨投结合”“拨改投”扶持力度,探索对职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高校院所研究人员给予个税优惠。强化科技政策知晓落地,根据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印惠企政策清单,打通政策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堵点”。

  二、突出“三个聚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建立“以大带小、以小托大”企业融通科创生态模式,如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生产要素,中小企业当好大企业的“配套中枢”。聚焦企业技术需求,建立“百校千所万企”科技成果对接机制,多种方式实现企业需求和科技成果双向奔赴。聚焦企业服务需求,建设一批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为各大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管家式”服务。

  三、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各地科创中心建设,并以此为核心打造各类研发机构、创新中心、企业科研部门等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创新资源落地转化,探索对部分专业研究所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实施财政资金无偿资助、国有平台持股获益的模式。加快壮大科技创新载体平台集群,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加盟改制,探索聘请职业经理人、技术核心团队入股等运营模式。探索建设国家级研发、转化与创投综合体,在更高层面上统筹资源,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平台。

  四、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发挥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励作用,坚持分类评价,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等不同种类科技成果,合理设置考核期限,建立和完善更加精细化的综合指标,创新对冷门学科、非共识性项目的评审机制。完善专家库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跟踪评价管理,依据评审专家的业务水平、工作作风及科学道德,对专家库专家组成作出动态调整。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提升评审质量。吸纳社会组织、企业或投融资等主体共同参与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职责明确、公正客观的多元评价体系。

  五、完善基础研究投入体系,提升经费使用效益,拓展投入来源,继续保持基础研究的中央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明确不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定位,对一些关乎长远发展的基础学科前沿领域,提高稳定支持比例,对应用前景已经清晰的研发领域,采取竞争性为主的经费模式。加强稳定投入,继续改革基础研究人员薪酬体系,在提高薪酬总体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薪酬比例,降低对竞争性收入的依赖。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持续性经费支持,为潜心研究提供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均预期寿命达77.93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健康中国行动实施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慢性病仍然是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到2025年,要有效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降低患者疾病负担,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此,建议:

  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中持续实施生命健康项目与计划,并将重大慢性病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研究布局;在生命健康领域国家实验室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工程、研究型大学、领军科技企业、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建设中,设置适当数量的重大慢性病研究机构,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推进重大慢性病防治工作,为建立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提供创新引领与技术支撑。

  重大慢性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会先出现亚健康等过渡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期”。建议通过对“正常个体→高危个体→临床患者”这一动态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筛选出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再通过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分析发现高风险人群,提前采取干预措施规避发病风险,达到保护人群健康、有效遏制慢性病流行的目的。

  随着生命组学、大数据等前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个体为中心精准医学模式优势越发明显,不断为重大慢性病防治带来新的手段。建议持续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撑体系,在重大慢性病防治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强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融合发展,为慢性病早诊、早治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优化新药研发过程,面向主要重大慢性病,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再生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并转化应用。同时,推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技术与设备,促进高质量医疗资源全民共享。

  精准医学发展的核心关键是标准化、规范化大规模人群队列建设。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设施和计划,在本领域缺乏国际竞争力。建议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整合优势力量在我国开展百万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适时向更大范围人群拓展。通过高质量样本库与信息库的不断挖掘,逐步揭示重大慢性病发生发展分子机制,在早期演进规律与早期防控上取得原创性突破,为实现慢性病防治“三早”目标提供强大支撑,牢牢把握精准医学时代的研发自主权和国际话语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习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自国家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鉴定体系已经建立,存量居全球前列,杂交育种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新品种科研转化水平不断提升。

  习总书记在视察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示范区时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近年来,山东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以培育突破性高端高质农业新品种为核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但相比于国际种业科技前沿,当前我国在基础研究、龙头企业培育、科企协同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有一定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的改良创新,开展育种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在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将人才、技术、科研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的情况纳入考核机制,引导科研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研发突破性新品种。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科研成果在产业化应用中的商业回报适度向研发人员倾斜,激发种业科技研发人员参与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二是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对种业企业资金支持,利用股权投资等方式引导带动市场主体积极投资。鼓励种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形式,不断做大做强。支持强化龙头种子企业全球产业链布局,加强关键研发技术突破,不断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国际竞争力。

  三是推进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为支撑、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系,强化种业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能力。完善“产学研”种业创新运行机制,推进种业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促进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专用特用新品种的选育。探索建立共享机制,支持科研院所育种仪器、设备设施、测试程序软件,以及粮食、油料和重要经济作物高产、优质、抗病虫和耐盐碱的基因与企业共享,加强关键技术科企联合攻关。

  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对现有种子法等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完善,鼓励农业大省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范种业研发机构、涉种企业、制种大户、种农之间的法律关系。健全种业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划定产权归属比例标准,保障原始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实施更为严格的新品种登记制度,提高种子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完善测试技术支撑体系,加大侵权行为惩罚力度,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

  今年2月,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海南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省战略,提出海南科技创新逻辑和核心目标,推进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海南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提速增质:一是总体布局愈发凸显区域特色,二是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科研平台和设施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四是人才培养不断加强。

  但由于历史原因,海南仍然是科技小省,基础差、投入低、人才少、成果缺的总体现状没有变,难以支撑自贸港高质量发展。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国科技大局中,海南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让海南从科技小省、科技弱省,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省份。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希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海南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指为提升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的能力,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是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长期运行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近年来,海南省充分发挥“温度”“深度”“纬度”的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打造南繁种业、深海科技、航天科技“海陆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围绕海南“海陆空”三大未来产业,希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海南,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海南落地,充分发挥海南区位优势,助力国家打造科创新高地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体系中增设热带作物领域相关二级申请代码。当前,全球热带作物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不高,热带作物生产潜力远未被充分挖掘,主要原因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最初依靠引进国外品种和技术,经过70年创新发展,目前已在热带作物基因组学、农艺性状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列。强化我国热带作物基础研究,能够引领全球热带作物科技创新,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为热带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因热带作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当前学科代码体系中没有合适的申请代码,导致项目申请受限;即使通过研究内容相近的申请代码进行申请,有限的项目被分散到众多学科中,不利于形成对热带作物基础研究支持的整体合力。因此,特申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有一级学科代码下增设“C1313热带作物学”“C1409热带有害生物防控”“C1514热带果树学”“C1615产胶林草学”4个二级学科申请代码。

  今年7月,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强调要“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新要求、新举措。

  江苏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期许嘱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求实务实扎实的政策举措,全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民营企业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江苏实践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然面临不少瓶颈和困难:一是科技创新的短板依然突出,二是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不足,三是科技创新的机制有待完善。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要落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基础性制度,压实地方培育的主体责任,从完善落地举措、优化资助模式、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推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上大显身手。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设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鼓励有能力的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或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集成支持,发挥政府科技、人才、融资、财税等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成长为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的链主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域头部企业。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不断壮大敢闯敢试、矢志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各地要在营造宜居宜业的优良环境上下功夫,推进公共服务的普惠式开放共享,聚焦教育、医疗、交通等关键问题实现一站式优质服务,让各类人才安心在企业发挥作用。明晰各省各地定位,统筹推进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在精准协同上发力,切实推动人才规模、结构、质量、效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科学合理地释放人才“虹吸效应”。围绕城市产业需求,通过丰富多元的人才活动,加速“以产聚才、产才融合”。特别是要调动优强城市引人育才积极性,立足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鼓励一企一策吸引海外科学家、创新团队等“高精尖缺”人才归国来华发展。

  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各地产业发展需要,构建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完善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生长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孵化链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梯度培育体系;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立项评估机制,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总结推广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做法经验,建设更加统一、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诸多卡点难点问题,坚持用改革思维,破除阻碍创新生态建设的制度藩篱。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创新指标在全球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战略必争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当前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还存在突出问题,如重大原始性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技术知识体系和产业知识体系不牢固等。

  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原创科技助力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大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统筹布局,更加注重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断创造和拓展新的优势领域。要解决好由原来的“跟跑”向“并行”甚至“领跑”的转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前沿科技供给。

  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应用科技支撑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要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无缝连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强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设计,解决创新项目和产业需求脱节问题,形成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拉动科技创新的正反馈效应。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转移体系,打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标志科技实现重点突破。要在战略竞争领域占领制高点,强化政府在规划布局和重大任务部署中的决策作用,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构建国家先发优势,围绕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平安中国等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部署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民生科技造福人民。聚焦人民关心的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快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健康、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让科技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习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部署,更加突出了人才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014年习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21年又要求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结合上海推进两大国家战略的工作实际,提三点体会和建议。

  一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人才规划同步推进,全面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既要强化科技前瞻布局,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也要强化科技人才规划,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议更好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进科技战略布局、大科学设施建设与人才工作系统考虑,强化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配置,形成科技、人才共生共促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激活创新要素、释放创新潜能、提升创新效能。

  二是更加注重硬核科技突破与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同步推进,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年来,上海大力实施“国际人才蓄水池”工程和“海聚人才”计划,成为全球科学家在中国事业发展的首选城市。我们引才的最大体会,一是紧盯战略科学家这个“关键少数”,制定高端人才、顶尖人才目标清单;二是坚持“一人一策”,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做工作;三是搭建世界一流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舞台。接下来,建议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强化“站在世界之巅选人才”的理念,精准集聚一批旗帜性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特别是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发起相关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世界级平台集聚世界级人才,集聚力量开展国际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三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中心与高水平人才高地同步推进,着力打造科技强国第一方阵。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探索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优化发展的新路子。各地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不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布局,使人才规模结构与区域定位、产业需求相匹配,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人才发展格局。建议进一步支持重点地区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贯彻落实好“放权松绑”要求,充分彰显国际化人才导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真正赋予人才更大自主权,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切实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引领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