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Writer: admin Time:2023-11-04 Browse:77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认识上,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 面展开研究。基于能力视角的研究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伴随工业 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动态能力,这种能力在企业中的应用与 推广将有利组织能力的提升和组织绩效的改善。基于资源视角的研 究者认为,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独特资源, 将这种 资源在企业中进行应用与推广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基 于知识视角的研究者认为,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组织内知识的传播 与共享,知识创新速度与技术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保持长期竞争 优势的最重要源泉。在关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国 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认为可以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东北大学谢燮正教授认为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中科院的杨德林和陈春宝二位学者认为,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必须实现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突破、关键技术的领先引进和新市场的 率先开拓。柳卸林认为, 与技术引进这一跳跃式技术发展轨迹相比, 加强自主创新可以实现成本的递增[4]。 也有学者认为高科技企业技 术创新必须通过自身的学习和 RD 活动展开对技术前沿的探索,并 且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 最终形成自主开发能力[5]。 更多的文献表明,关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 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 我国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科技企业主要是指那些研发投入较大和技术进步显著的企业。 高科技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企业中所占的比 重较大, 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就业人数较多。显而易见, 高科技企业是 知识密集型企业, 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较高。然而, 我国高科技企 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尽管目前我国已有不少高科技 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业界已有不少企业也开始走 上国际化道路, 并在海外从事兼并收购活动。但不可否认的是, 国内 大部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仍然停留在技术贸易层面,而不是进 行实质性的自主技术开发。不少高科技企业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 术然后进行加工生产,以卖产品来赢得市场和利润空间。高科技产 品的主要部件和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组装与营销成为一些 高科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方式。正是因为这种食而不化、没有 整合吸收引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的经营方式,导致了我国高科技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水平低下这一现象。数据表明, 日本和韩 国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之比达 1∶5 到 1∶8, 而中国这 一数据在工业企业仅为 1∶0.06, 大中型工业企业为 1∶0.15 [6]。因 此, 如何加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是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 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造成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以及技术 创新积极性不高的阻碍因素较多,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素质研发人员极其缺乏, 研发团队建设不完善 拥有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和优秀的研发团队是高科技企业进行技 术创新的前提,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研发 人员数量以及研发团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 的研发人员是高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升高科技企业 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和优秀的研发团 队, 高科技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 通过对国内高科技企业 的调查显示, 目前国内高科技企业极其缺乏高素质研发人员, 优秀的 研发团队也并不多见, 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数据显示, 在目前 国内高科技企业中,平均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 7.2%, 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 24.69%, 而初级职称的技 术人员比例则占到了 68.11%。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明显偏低[7]。 2、 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基础研发落后 资金是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研究表明, 高新技术产业化通常需要经历研发、 产业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 面临 着技术风险、 资金风险、 生产风险、 市场风险、 管理风险、 政策风险。 高 科技企业研发阶段、产业化阶段和市场化阶段所需的资金配套比为 1: 10: 100, 也就是说如果在研发阶段所需要的资金为 10 万元, 则产 业化阶段需要资金 100 万元, 而市场化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则为 1000 万元 [8]。由此可以看出, 高科技产业链条较长, 从研发至产业化、 市 场化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大的。由于前期研发具有极大的不确

  摘 要: 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高科技企业由于科技人才、 经费投入、 创新观念、 激励机制、 政策环境等方 面原因, 导致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借鉴发达国家在推动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经验认为, 我国必须强化高科技企业的自 主创新, 完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技术市场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高科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 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培育路径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科技的进步,我国高科技企业在 政府的大力支持、 风险投资的大量介入、 管理水平的有力提高以及其 他软硬环境改善的情况下有了迅速的发展,高科技企业逐步探索建 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并走上了国际化发展道路。然而, 在我国当前 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下,要想使高科技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增长的发动机, 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尚有待更大的提高。 特 别是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及高科技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如何从根本上来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 理论界和业界的极大关注。 和补充, 学习新方法, 掌握新技术;在工作方法和操作技术方面要加 强对各类专项人员的培训, 如对内审人员、 特殊工序人员、 操作人员 等。只有不断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学习,才能使人人掌握体系文件的 要求, 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理解, 消除各种误解, 把文件化的 标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线;。 通过扎实的培训使所有员工明白,质量管理需要各个环节的密 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由各部门与各基层单位以及岗位操 作者组成质量管理链的各个节点中只要出现一个节点的失控,都会 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因此大家都应齐心协力完成其在服务实现 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职能。每位员工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符合质量标 准或要求的重要性, 以及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将会造成的损失, 进 而自觉地去识别和解决服务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 第 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减少差错, 防微杜渐, 才可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创 造最大的效益, 体系才能有效运行。 3、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 整合各种体系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 企业的管理体系均由多个部分构成, 如经营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体系, HSE 管理体系等, 这些体系的运作是相辅相成的, 可 以将所有的体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各自为政,企业文件 体系势必越来越大, 越来越乱, 重复、 抵制或矛盾的文件和制度会与 日俱增。整合的方法不妨按照标准化原理, 以 ISO9001 族标准制定 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来整合其他体系,整合一定要保持不同体系 文件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同时还要满足企业文件管理的系统性和协 调性。对企业所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简化、 统一、 协调、 优化, 达成 一致, 并尽可能升华为企业标准, 这无疑会对企业在管理上带来巨大 的效益。企业标准越多, 体系就会越完善, 体系完善是对文山会海 最有效的控制。 4、 改善质量投入结构, 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 工艺和技术 装备水平是保证施工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 也是质量管理 体系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必 须注重质量的投入,必须克服片面强调眼前经济效益的倾向。要建 立健全科学的投入机制, 不断改善质量的投入结构, 尽力向教育培训 和加大工艺、 技术科技方面倾斜。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的有效性, 就必须对过程进行控制。过程控制的重点要抓工艺管理, 工艺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操作规程管理、 生产管理、 材 料管理、 人力调配、 生产环境等都要由操作规程提供基本依据 (简称 人、 机、 料、 法、 环) 。 工程质量的符合性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实施的。 加 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是提高工程施工 质量的有效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 强调关键过程, 对关键过程进行重点控制, 定期检查, 及时纠正违反 规定的行为。 过程的监视与测量是 ISO9001: 2008 标准的要求之一, 二、 文献综述 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 特。作为创新理论的先驱, 熊彼特指出: 创新是新产品的发明、 新技 术的推广、新市场的开拓或新工艺的应用。同时创新并不是孤立存 在的事物, 在时间上也无均衡分布, 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 进的过程。[1] 上世纪 8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沸里认为, 技术创新是 一个产品、 过程、 管理和组织协同共进的过程, 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创新范式 [2]。此后, 随着技术创 新理论在社会领域的扩散,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高科技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以及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在对 而监视与测量活动的有效性与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了取决于监 视和测量方法的适应性。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可以引导我们通过 对过程的持续改进达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5、 强化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力度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管 理体系的主要自我激励机制, 是实现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首先 要从时间上、 资源上予以保证, 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 并务必 按计划进行,并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关键过程上。其次是加大审 核力度, 保证评审质量, 内部审核是克服组织的惰性和促使质量体系 有效运行的动力,是质量体系自我约束并通过改进达到自我完善的 重要手段。内审方式要不断的改进,要对薄弱的和重要的部门和单 位增加审核频次,对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点进行重点审核。对内审 出现的不符合项必须抓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落实及效果检查, 对潜在的不合格有效预防,通过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促进质量管 理体系有效运行, 使质量体系形成自我改善、 自我约束、 自我改进的 机制。管理评审不仅是为了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总体是否 有效, 及时讨论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大问题, 更是保证体系持续 改进的重要手段, 不仅要解决好评审输入、 还要解决好评审输出, 就 是要根据技术进步、 市场、 质量概念、 顾客需求等变化对质量管理体 系的适宜性做出评价, 以使企业永不落伍。 6、 坚持体系的持续改进 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有效性和适用性,持续改进是组织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质量管理 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 不断地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 进行改进, 才 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才能使企业的质量 管理体系总是处在良性循环发展之中,才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 续有效运行。一是企业领导层对质量改进要予以足够重视,创造必 要的条件,包括向每一位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面 的教育和培训。二是要鼓励预防性的活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 想, 积极寻求和准确把握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着眼于问题的预防, 而不是等出了问题、 造成了质量损失再去改进; 三是要周期性按照 卓越标杆的准则进行评价, 识别具有改进潜力的区域, 同时制定相 应的改进措施和目标, 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 并且对任何改进给予 规范, 以确保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性; 三、 结束语 ISO9001 族标准描述的质量活动并不涵盖企业所需要的所有质 量活动,就需要在运行实践中识别企业特有的质量活动及其过程控 制方法, 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 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保 持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 企业的生命在于持续的质量改进与创新。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 创新建立自我完善机制、 加强过程控制、 建设 质量文化等途径, 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走质量效益 型的发展道路, 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 才会具有永恒的活力, 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