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精选(九篇)

Writer: admin Time:2023-11-29 Browse:180

  作者简介: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牛国玲(197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LA2012-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佳木斯大学2012年教育科研课题“农业电气化多环节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KC2012-008)的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业人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结经验。下面就结合佳木斯大学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论述。

  工科院校主要是培养聪明的学生,并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成为本专业的人才。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同时又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作为教育部门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高校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科学的、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驱动型教育才更符合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从国内外的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模式。美国大学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要求:如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学生在入校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找到专业导师,并投入到相关的科研活动中;国外有的大学为低年级开设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课程,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我国在许多院校里设有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结合地方建设所需的创新科技项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创新科技向生产实际应用的转化。佳木斯大学近年来也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结合佳木斯大学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进行总结。

  工科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还对专业没有概念。在这期间有必要通过向新生介绍本专业一些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专家的学术报告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所了解;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听专业介绍更能使学生树立成为专业人才的信心。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有信心成为专业人才。通过专业老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将本专业用于社会实践的基础知识学好。近几年来,学院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每年都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对刚升入学院的新生进行专业介绍。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基础课程。

  学生只有通过严格的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才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工科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一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的讲解注重理论,实践内容很少。仅有的实践课程也局限于与理论课程内容一致的实验课。以佳木斯大学农电专业大二的学生为例,大二开设的电路课程配有相关的电路实验课,采用的是一些集成的实验箱来上实验课,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很有局限性。当在大三开设电子元件实习时,学生此时并不能够很好地运用电子元件,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淡忘了所学过的电路知识。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电路课程时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就需在开设的实验课上引入目的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所学的知识更扎实。对于工科二年级的学生,尤其到了下学期,指导教师就要把创新项目开展的意义和申报过程、结题过程介绍给学生。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经过基础知识的积累,到了大学三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好时期,专业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创新的。因此,要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1]指导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指导教师的引导选出自己所要申报课题的方向。方向一旦确定就要增加知识储备。此时要有清晰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更有效的解决方法,选出适合于自己申报课题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逐步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突破难点,最终取得最佳成果。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电专业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就开始投入所选科技创新课题的工作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学生对企业里的实际项目的兴趣非常大,关注的程度和积极性也较高;然后导师把实际项目稍作改型后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导入将要讲的新的内容,介绍新内容的同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做;新的知识做完、讲完以后,学生分组进行对应新的知识点和内容的综合项目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或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更注意,这样就能够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过大三一年的积累,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制过程中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这几年带学生创新项目,笔者发现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项目刚开始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会有惰性,面对困难不积极克服困难,而是选择逃避、退缩。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在此时最重要的是克服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指导一定要尽心指导,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困难。

  结题之前,专业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内容一定要完整,要成体系。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项目专业评估由结题专家组通过对该项目提交的资料、成果以及最终的结题答辩情况进行评定。这个评价反过来可以促使项目组在今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改进。[2]

  工程类院校进行的大学生科技项目是由在读学生申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实施完成,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项目执行中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3]以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电气化专业近年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为例,在开展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生毕竟是以学习为主,所以组织学生来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时一定要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本科学习任务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只能在那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创新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组织过程中精心安排,合理选题。选题方式主要以自愿为主,学校开展过程是指导教师通过研究探讨后将确立的题目公布出来,学生通过浏览各项目简介,根据项目要求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同时兼顾学生自主立题的情况,专业指导教师会分析学生所立项目的难易程度,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才可申请。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或是自主立题后提交申请书,请专家对学生所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准许学生开展具体工作。为了保证本科学生能够完成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人员配备和学生团队人员确立很重要。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证,要尽早引入导师制工作,从入学就抓起。教师作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引导者、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执行者和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者,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指导教师一般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指导教师是项目主要负责人,应对项目建设全面负责,认真组织学生申报,明确组内分工,细化实验方案。而学生团队人员确定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愿组队。二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别进行分配任务。三是严格把握学生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项目中的学生负责人能够有好的组织能力,并且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要求项目分工明确,具体分工合理,队员要团结。同时为了能使学生的创新项目开展顺利,大学各学院的学生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验教学项目的实施工作,落实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在学生创新项目启动之时,有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开展项目所用资金、实验地点、活动教室等。项目负责人应督促各项目按计划高效实施,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高质量进行。学生由于在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心理,指导教师要耐心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农电专业创新项目从开设课题到结题,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既要确保项目的完成,也要兼顾学生的安全和承受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指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学生参与的农业种子烘干控制系统、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滚动式微波烘干机、农业大棚悬挂式液肥喷灌技术等创新项目都使学生在参与课题的同时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曾参于创新项目的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

  本科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四年,所以能够参与创新项目的时间很有限。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更合理化,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的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创新成果实现的关键是指导教师,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5]每个创新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在此期间,学生的反馈意见很重要,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及时更改创新项目实施方案。这种反馈会促进创新项目优化高效的开展。通过项目开展过程及时总结,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所得到的经验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是最适合于学生的,所以也是决定学生开展创新项目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为将来从事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通过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达到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效果,就要求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强运行过程的创新,同时也要加强保障机制的创新。这期间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而且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促进了优良学风和学术氛围,也促进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1]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02-203.

  [2]李军,刘海涛,毕睿华.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60.

  [3]李臣学,李丹,刘和勇.关注成效——大学生创新的CDIO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90-9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科技创新成果水平较低。就目前林业类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来看,由于本科生的实际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制约,创新项目多集中于基础应用学科领域,且多处于各学科的初级或基础研究阶段,“研究的问题”比较“稚嫩”,创新的整体水平低下,“重复创新”的比重较大,研究成果总体仍停留在“小发明、小创造”的层面,缺乏理论创新和重大应用创新。由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影响,“大一”的学生主要进行的是基础课程的学习,学习内容很少涉及专业课程,而“大四”的学生面临着毕业的现实压力,多数正忙着考研、出国、就业等“个人前程”,通常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创新研究。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就使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成为参加创新活动的主体,他们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没有形成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且多数都没有参加过科研活动,这从客观上限制了学生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生。创新立项不均衡,运行机制较为松散。大学生科技创新主导部门在创新教育的管理和考评机制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项目立项、审批方面。在国内高校中,面向大学生开放申请的科研项目主要由“中国科协”、行业协会和高校发起或承办,而作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局)对该项工作的参与度和官方认可度均不高,相对于政府和高校的科研项目来讲,经费支持力度很小,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开展起来难度很大,局面很难打开,这点在林业类高校显得尤为突出。二是项目管理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管理较为松散,存在“立项较为随意、考核相对松散、结题不够规范”等“短、平、快”现象,制约了重大创新成果的形成。三是成果鉴定和成果评价方面。从成果鉴定和社会认可度上,大学本科生的科研立项和成果多数仅限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果范畴,对在“一线”指导学生的教师职称评定和后续课题申报贡献度不高,这直接影响高校教师参与指导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价值的分析1.促进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学风可以全面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作为课外学习的主导力量,弥补了“垂直”教育系统的不足,使学习多样化、丰富化,为学生创造了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外学习气氛和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2]。

  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能为广大在校生提供难得的参与科研的机会,而随着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实施力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强,参与到科研项目中的学生数量势必逐年增加。总体上看,大力开展创新项目,能起到促进一部分“先进”同学(综合素质较高且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带动一批普通同学努力向先进学习,同时影响一批后进同学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去的作用,并实现高校整体学风的改善和提高。此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促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2.培养创新素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能全面提升参与同学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激发其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此外,对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和吃苦耐劳品质的养成有较大促进作用。有研究认为,积极有效地参加科研创新活动,能使大学生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又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量实践证明,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尽管其中有的在校期间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成绩,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很大的影响。有利于教学相长。大学生科技创新对高校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成长有较大帮助。在高校中,青年教师从事专项科学研究工作,通常受到缺少科研经费和科研辅助人员等两方面的制约。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可以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本科生从事大学生科技创新解决课题的前期立项问题,并获得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有助于项目的开展和前期基础研究的进行,为今后申报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打下基础。二是通过指导本科生的创新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助手,解决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促进“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林业类高校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工作可以提高其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可以从制度建设、氛围营造、平台打造等三方面开展工作。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有利于良好机制的运行。首先能从源头上减少不规范因素的产生和其可能在后期对科技创新运行、考核、评价的负面影响,为科技创新项目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外在环境,为项目的长久、高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正确导向。如可通过制定“大学生科研项目基金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规定”、“大学生创新奖评选办法”来规范流程,通过制定“创新学分实施细则”等制度来激励创新。此外,还可以依据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设定“创新学士”、“硕士计划”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创新学士”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与创新”硕士计划,这两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3]。氛围营造要保证创新项目的长期开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吸引力,科研创新氛围的营造是一项重要工作。好的创新氛围能吸引大量优秀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学生指导工作。为此,林业类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高宣传力度与广度,努力扩大创新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以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和官方认可。此外,可通过举办“项目竞赛”、“学术沙龙”、开通“大学生创新工作网络平台”等措施,来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平台打造目前,林业类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和其它类型高校一样,遵循“科协通知,高校组织选拔、申报”这一既定运行模式,创新项目设立途径相对单一,项目立项偏少,创新空间和平台受到制约。针对这一现象,建议通过增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单位来增加项目的立项数,从而扩大学生参与面。主要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参照“挑战杯”的运行机制,设立省级、市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赛,以完善和丰富创新项目申报遴选的机构和机制。二是增加项目类别,即鼓励高校依据自身办学的林业特色和本科生教学、科研实际,设立各类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或项目,如: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设立依托于实验室教学的“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依托于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大学生重点实验室创新”和依托于单项优势学科的“优势学科创新”。三是广开财源,允许和鼓励社会资金在政府或高校的监管下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最终实现“多头推进,全面覆盖”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第一课堂创新教育主要包括一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二是课程体系的优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1]。本文从“第二课堂”角度出发,探讨构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拓展体系,以笔者所在工科学院为例,近年来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关键点,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突破点,实施了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营造了学院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带动了学风的整体提升,推动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学院学生屡获科技类竞赛大奖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奖项,取得了突出成绩,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工科创新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为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组织引导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2],属于“第二课堂”范畴,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大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荣誉感、促进学风建设、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因招生制度的原因,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来到所学专业的,缺乏专业兴趣;或是即使是填报所学专业志愿的部分大学生也缺乏对专业的了解,缺乏专业荣誉感。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激发其专业兴趣,提升其专业荣誉感。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学校的校风、学

  [基金项目] 苏州大学2013年大学生生涯教育专项课题(2013SYJS005)

  [作者简介] 潘爱华(1978-),男,江苏泰州人,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风和班风有积极地推动作用[3],同时也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充分发挥培养成果的示范性,开展“朋辈教育”,营造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学院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据统计,学院有65%的学生有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有效促进了学院学风建设。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需要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新时期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更加牢固、视野更加广阔、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参与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其在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每年有大量本科优秀毕业生到国内外高校深造,许多毕业生在短时间内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得到了社会认可,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系统工程,要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才能确保培养工作全面展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4]。笔者以所在学院为例,结合多年实践构建了“基础层级”“拓展层级”“提升层级”和“顶尖层级”的“金字塔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面向低年级学生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基础层级”注重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此层级活动趣味性强、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热情高,“基础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积极整合学院内外科技创新资源,针对二年级学生,开展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组织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学院在学生自主申报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并配备指导教师,项目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并认真填写《科研日志》。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养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主要内容涉及:学术报告、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涵盖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框架、写作规范、调查指导等)、表达能力训练、科技创新优秀成果答辩、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学生在体验创新实践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科研方法和提升科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在拓展层级开展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研究活动,“提升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强调学生或团队的独立性,让学生独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逐渐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依托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组织参加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参加“挑战杯”竞赛)研究,同时参加以“挑战杯”学术竞赛为龙头的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开展科技攻关研究,“顶尖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突出精英化,通过参加竞争性强的科技学科竞赛和挑战性强的科技攻关研究,既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科技创新精英。

  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际效果离不开支撑体系,完整制度、组织机构、指导教师共同构成了支撑体系。

  一套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制度应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制度可以分为经费制度、导师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等。经费制度主要从来源不同和项目要求不同来制定,并分清项目管理和监督部门,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可以自设经费,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导师制度主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选聘和工作进行规范,二级学院应为每个课题组配备一名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或学位的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审查学生研究成果等工作。保障制度,主要是各种实验室开放方面的制度,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激励制度主要目的是激励和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研和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和实际效果。学校要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指导学生获科技类奖项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给予学分认定、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方面进行规定。

  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协会”两大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主要负责基础层级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拓展层级的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的动员、申报、中期检查、结项和经费报销等工作及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项目的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负责提升层级和顶尖层级各类研究项目的动员、申报、中期检查、结项等的遴选和上报工作,负责学院科技创新成果答辩、汇报,同时负责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提供经费、场地、平台保障等。

  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为适应社会对工科大学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学院除校内专业教师外,还应组建稳定的外聘专家队伍。应聘请一部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企业需求及实践性环节非常了解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对学生科研项目实用性的确定以及实验测试等各方面都能提供具体帮助,提升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外聘专家也密切了学生与企业的关系,有助于推进工科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校内外指导教师,相互交叉,互为补充,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实的支撑。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拓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系统整合资源的必要性。要充分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校资源和学院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为“基础层级”“拓展层级”“提升层级”和“顶尖层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服务。同时,由于四个层级的培养体系各有侧重点、各有参与主体、各有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注重整合资源的系统性,解决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培养不系统等问题。此外,要特别注重整合企业资源,拓宽外聘专家、企业赞助和企业项目经费的来源,提升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并突出社会服务,切实提升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水平。

  确立“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参与活动意愿和对活动的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科技创新需求,推动工作创新,优化培养体系。如在基础层级,要设计贴近学生需求,符合年龄特点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率,才能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在拓展层级的登高科技创新人才训练营项目,要注重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实践和应用性强的活动,如企业见习、参观等。只有注重培养实践的针对性,才能确保培养实践的实际效果。

  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践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指导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给予奖励,同时在相关成果认定、岗位聘任和评奖评优等方面也要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奖学金制度、学分认定制度和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方面进行激励,如笔者所在学院,专门设立了企业捐赠奖学金,定向奖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培养体系实践的积极性。

  在培养实践中要注重树立培养典型,发挥激励示范作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带动优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同时,参与的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激励了大批学生积极投身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了良性互动,确保了培养的实际效果。

  [1] 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24-25.

  [2] 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9):91-94.

  十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不仅要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科技创新力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推动涉及多方面因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科研训练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大学生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息息相关。教学管理干部往往着眼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往往容易“师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标新立异”的精神。高校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拔尖学生的专利,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缺乏了创新欲望,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

  科技创新的动机功利化。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过强,仅仅把科技创新与自身利益挂钩,如获取创新学分,为找工作、推免研究生增加砝码等等,缺少了对于真理本身的热忱和追求。很多学生不愿意潜心去做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往往在项目申报初期充满干劲,结题时却拿出平庸成果突击应付了事,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

  缺乏投身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短期内都很难出成果,如果不能学会承受和享受科研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往往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轻言放弃,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琐碎,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恒心和毅力。

  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新的理念融入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顶层设计中,不少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了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设立有专门的创新训练研究中心,用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3]。在我国,很过高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和有效指导,还停留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学生活动或各类、各级竞赛的层面,要么活动方式单一、受益面窄、成效小,要么片面追求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将创新教育提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高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4]。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如项目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持,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还有些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竞赛奖励的风气不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基础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如何建立为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机制,以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多采用的是目标管理的方式,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分散等问题[5]。例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很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领悟和掌握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承担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拿出大量的精力专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着眼于项目申报初期的立项数量和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开展过程基本忽略,没有对科研导师的教与研、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协调,而是听之任之,导致达不到预想的科研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力度和质量。

  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这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情感,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与独立自主的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适当宽松、灵活多元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开路;建设有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端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机。注重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把科技创新同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术讲座、科技报告会等第二课堂进行榜样教育,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科技创新榜样,使学生通过榜样的成功事迹与优秀品质受到感染与鼓舞,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从崇敬到效仿,最终将科学精神内化。

  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意跟踪关注学生的状态,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科研工作中的随意行为和责任意识缺失的思想;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也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构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拓宽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则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预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的规律。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教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设置科技创新学分等办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动力。

  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运行制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制定有关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协调做好机制建设与保障工作。基本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条例,明确各方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价;建设教学管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创设提供活动基金、创新学分、成果表彰、奖惩措施等激励制度;勾画名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措施、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激发名师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责任心等。

  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在过程、允许失败,主要管理手段是跟踪管理、加强反馈和持续改进,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6]。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分为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环节[5]。梳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明晰具体工作职责,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过程管理的起始阶段,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活动开展目标、搜集相关信息、拟定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工作,起始过程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兴趣为先、自主创新;计划过程的首要工作任务是组织项目立项,具体指组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与申请书的撰写,筹备立项答辩活动,公示予以立项的项目及公布立项结果,传达专家委员会评审建议并指导学生撰写项目合同书等;项目实施与控制过程的工作要点在于管理机制的落实,具体包括召开启动会议明确责任与义务,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组织项目随机抽查与中期答辩,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等,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动态监控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科研导师的积极性,开展协同管理;结束过程指项目验收与总结阶段,教学管理人员须做好学生项目答辩、成果发表、经费报账、学分认定、档案管理等工作,并注意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效果,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其成功运行,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须扮演好自身角色。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层次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始终需要围绕一个重点,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创新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做好科学的机制建设与跟踪服务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上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1]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宋真,阎秀丽,仇姝婷.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J].邢台学院学报,2010,25(1):8-9.

  [3] 乔凤合,陈文强,艾方林.创新教育在美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5(1):46-47.

  [4] 范新爱.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师,2009(10):2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靠大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无疑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阵地。但从近年来看,大规模扩招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加之我国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甚至缺乏等不足。因此,如何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当前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在医药学、农牧学、园林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工作岗位青睐于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就迫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除了在相关理论和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外,还专门在大学二年级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后,结合专业实践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以组团形式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或自主申报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笔者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之一,全方位地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工作,颇有一些体会,本文就谈谈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和初步培养实践效果。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因为志趣相投而组建成科技小组,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海洋兴趣小组,曾经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每年展开海洋知识竞赛等活动;插花花艺兴趣小组得到了青海省花卉协会的大力支持,多次主办了省、校级大学生插花花艺比赛,参与了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内插花花艺比赛和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室内)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此外,还有环保兴趣小组、网络兴趣小组。在这些科技兴趣小组中,既没有老师的严格监管,也没有绝对的学术权威,唯有的是成员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和自由平等的氛围,这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优势,在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素养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着“共同缔造校园文化,携手保护自然环境”的服务宗旨和“让我们的‘蓝眼睛’,蓝色而不再忧伤,美丽而不失和谐”的服务理念,我院于2002年9月成立了大学生“蓝眼睛”协会。该社团以国家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立足于服务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致力于“青海湖湿地保护”、“母亲河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公益环保活动,用大学生饱满的热情,成为新时代的“绿色生力军”。经过十多年的风雨拼搏,现已成为国内高校知名学生社团,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中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省级优秀社会实践服务团”、“青海省保护野生动物先进社团”等。

  青海师范大学自2012年实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制度以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积极组团申报项目。截止目前,已成功申报了近30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药用植物独一味的植物组织培养”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种大小鼠固体制剂的灌胃器”获青海省201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湟水河水质分析与检测”项目于2012年获资助10万元,这是我校获资助的首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此外,学院以生物技术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为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同时,也鼓励每个老师围绕科研项目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涵盖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充分利用老师的科研项目平台和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项目团队。这些团队的构建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以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当今高校的发展方向。近3年来,学院在“校企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互利共赢为目的,与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十余家企业及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企业、研究所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围绕企业或研究所的特定研发项目,“教师+学生”组成技术团队进入企业、研究所,帮助其提高产出效益。此外,学院正在与西宁市城南某社区协商筹建“教学―科研―社区”三位一体的科创团队,如果该团队能成功组建,则会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服务功能。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与热情,学院经常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以及专业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的讲座,介绍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学院还专门设立本科生科创导师制,对学院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实行了本科生科创导师聘任制度,每5年为一聘期,导师的指导工作纳入年终工作量量化考核中,激发了导师的积极性。在科创活动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制,导师可以选择学生,组成科创团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或指导学生申请科创项目,从专业思想引导、科学作风养成、科学技术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科创导师,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在导师的点拨下自主申报科创课题。自2013年学院实行科创导师制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0余名教师担任本科生科创导师,1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30余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申请了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团队目标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它能使团队成员在心理上彼此认同,产生一体感,增强集体意识,从而产生团队精神。学院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在导师和学生工作组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能力等,制定能鼓舞人心的切实奋斗目标,并把目标具体分解给每位团队成员,使每位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和工作,并迸发出行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为团队目标而努力。

  生物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为保障。学院通过以下途径以尽量满足大学生科创所需物质和资金:开放实验室。学院目前有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植物资源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中韩野生花卉资源研究所和青海省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大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以随时进行使用。依托青海教育厅、青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科创团队成功申报科创项目后,获得相应经费资助。学院引入了各种类型的创新基金,如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导师科研项目经费资助。近3年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创团队已获各类资助达20多万。

  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科创团队维系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否要立项,如何资助,如何考核,怎样奖惩等一系列事宜都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其有条不紊、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学院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科创团队的良性发展。此外,学校、学院设置了良好的奖励机制,既有团队奖也有个人奖,既有精神奖励也有物质奖励,譬如:学院将参与科创团队的成员按其贡献大小,在年终操行评定中加一定分值;获得科创奖励的同学优先推荐攻读免试硕士研究生;的按照论文级别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奖金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使我院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与获批的数量每年位居学校前列,获奖人次也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已有近30个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学校资助,有12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

  [1]王小兵.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郑明涛,刘应亮,罗颖,卢其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J].广东化工,2014,41(24):153-154.

  [3]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彭琼,黄秀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85-88.

  [4]王慧春,王文颖,杜军华.基于开放性实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16):212-21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靠大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无疑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阵地。但从近年来看,大规模扩招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加之我国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甚至缺乏等不足。因此,如何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当前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在医药学、农牧学、园林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工作岗位青睐于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就迫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除了在相关理论和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外,还专门在大学二年级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后,结合专业实践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以组团形式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或自主申报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笔者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之一,全方位地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工作,颇有一些体会,本文就谈谈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和初步培养实践效果。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因为志趣相投而组建成科技小组,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海洋兴趣小组,曾经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每年展开海洋知识竞赛等活动;插花花艺兴趣小组得到了青海省花卉协会的大力支持,多次主办了省、校级大学生插花花艺比赛,参与了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内插花花艺比赛和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室内)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此外,还有环保兴趣小组、网络兴趣小组。在这些科技兴趣小组中,既没有老师的严格监管,也没有绝对的学术权威,唯有的是成员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和自由平等的氛围,这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优势,在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素养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着“共同缔造校园文化,携手保护自然环境”的服务宗旨和“让我们的‘蓝眼睛’,蓝色而不再忧伤,美丽而不失和谐”的服务理念,我院于2002年9月成立了大学生“蓝眼睛”协会。该社团以国家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立足于服务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致力于“青海湖湿地保护”、“母亲河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公益环保活动,用大学生饱满的热情,成为新时代的“绿色生力军”。经过十多年的风雨拼搏,现已成为国内高校知名学生社团,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中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省级优秀社会实践服务团”、“青海省保护野生动物先进社团”等。

  青海师范大学自2012年实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制度以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积极组团申报项目。截止目前,已成功申报了近30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药用植物独一味的植物组织培养”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种大小鼠固体制剂的灌胃器”获青海省201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湟水河水质分析与检测”项目于2012年获资助10万元,这是我校获资助的首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此外,学院以生物技术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为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同时,也鼓励每个老师围绕科研项目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涵盖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充分利用老师的科研项目平台和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项目团队。这些团队的构建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以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当今高校的发展方向。近3年来,学院在“校企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互利共赢为目的,与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十余家企业及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企业、研究所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围绕企业或研究所的特定研发项目“,教师+学生”组成技术团队进入企业、研究所,帮助其提高产出效益。此外,学院正在与西宁市城南某社区协商筹建“教学—科研—社区”三位一体的科创团队,如果该团队能成功组建,则会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服务功能。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与热情,学院经常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以及专业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的讲座,介绍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学院还专门设立本科生科创导师制,对学院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实行了本科生科创导师聘任制度,每5年为一聘期,导师的指导工作纳入年终工作量量化考核中,激发了导师的积极性。在科创活动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制,导师可以选择学生,组成科创团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或指导学生申请科创项目,从专业思想引导、科学作风养成、科学技术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科创导师,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在导师的点拨下自主申报科创课题。自2013年学院实行科创导师制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0余名教师担任本科生科创导师,1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30余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申请了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团队目标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它能使团队成员在心理上彼此认同,产生一体感,增强集体意识,从而产生团队精神。学院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在导师和学生工作组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能力等,制定能鼓舞人心的切实奋斗目标,并把目标具体分解给每位团队成员,使每位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和工作,并迸发出行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为团队目标而努力。

  生物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为保障。学院通过以下途径以尽量满足大学生科创所需物质和资金:开放实验室。学院目前有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植物资源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中韩野生花卉资源研究所和青海省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大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以随时进行使用。依托青海教育厅、青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科创团队成功申报科创项目后,获得相应经费资助。学院引入了各种类型的创新基金,如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导师科研项目经费资助。近3年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创团队已获各类资助达20多万。

  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科创团队维系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否要立项,如何资助,如何考核,怎样奖惩等一系列事宜都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其有条不紊、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学院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科创团队的良性发展。此外,学校、学院设置了良好的奖励机制,既有团队奖也有个人奖,既有精神奖励也有物质奖励,譬如:学院将参与科创团队的成员按其贡献大小,在年终操行评定中加一定分值;获得科创奖励的同学优先推荐攻读免试硕士研究生;的按照论文级别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奖金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使我院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与获批的数量每年位居学校前列,获奖人次也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已有近30个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学校资助,有12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

  [1]王小兵.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郑明涛,刘应亮,罗颖,卢其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J].广东化工,2014,41(24):153-154.

  [3]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彭琼,黄秀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85-88.

  [4]王慧春,王文颖,杜军华.基于开放性实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16):212-213.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的目标,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科技竞赛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开展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各种科技竞赛,能够很好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要加强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必须牢牢把握科技竞赛。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很多,其中工科大学生电子设计类的竞赛活动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这些竞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倡导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导并激励大学生勇于创新,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素质,强调作品新颖、独特。每年竞赛的获奖作品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无穷的创意和创新能力,其中一些获奖者后来成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这充分证明了科技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竞赛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拓宽知识面,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具有的探索性、实践性和科技性能激发大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使他们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引导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因此,科技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国际流行的先进工程教育思想,强调以完成项目的形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一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师能力和素质。它倡导“做中学”,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能力。科技竞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科技竞赛培训中,采用CDIO模式来训练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避免盲目学习,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卓越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大一学生自信好强、思维敏捷、敢想敢做、富有理想,是加入科协的最好时机。但大一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而电子设计类的科技竞赛需要一定的入门知识,为此我们将原来教学计划中的“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合并为“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在大一开设;同时在大一还设置了“电子实习”实践环节,其内容包括电子元器件识别、测试、安装、焊接以及电路测试,选题多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如发声、发光、能动会跑的课题,通过电子实习激发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

  兴趣使人对创新活动充满热情,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开始创造活动。通过展示各种科技竞赛成果,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身边的人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克服了畏难心理,激发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作热情,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科协。因此,在科协招收新成员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这一点对今后学生是否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是非常重要的。

  依据CDIO教育理念,学生科技竞赛培养方案以项目为主线,采用“做中学”的方式,构建模块化组合,设置CDIO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项目。以完成一个项目为一个阶段,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经过多级项目训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步提高。(1)一级项目——小型电路系统设计,通过电子实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电路安装、焊接和调试能力,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一个实用的小型综合电路系统,使学生了解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电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2)二级项目——单片机模块设计,由于大一学生都已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具备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因此,在掌握了电路系统设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对新成员培训C51单片机知识,通过基础设计类案例,掌握8051单片机最基本的端口编程、定时/计数器应用、中断和串口通信;通过硬件应用类案例掌握常用外部存储器扩展、接口扩展、译码、编码、驱动、光机、机电、A/D与D/A转换等内容。(3)三级项目——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在掌握单片机模块设计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系统需求,完成系统软、硬件模块功能划分及其协调关系,确定出系统硬件和软件结构,完成单片机系统扩展方案和设备的配置及其接口电路方案,完成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及各功能模块的程序实现的技术方法。通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设计方法。(4)四级项目——创新设计,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应着重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想法来源于生活、社会实践、个人兴趣爱好、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的刺激,因此要培养学善于观察一些现象,发现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思路,构造新作品。在这一阶段,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大胆构思。在学生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师生沟通与交流完善选题内容。选定题目后,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形式完成项目。

  在科技竞赛活动中引入CDIO模式实施两年来,加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一产品全过程,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设计的作品富于创造性,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共获得部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优胜奖1项,省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

  [1]李伟伟,高庆华.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71-172.

  [2]霍苗,马国艳,等.以科技竞赛为载体,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价值工程,2011,(18):9.

  [3]康亮,毛炼成,等.CDIO教育模式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与探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2,29(1):58-61.

  [4]康亮,洪晓鸥,等.CDIO教育模式在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的应用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28-130.

  [5]钟秉翔,李家庆,等.依托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中国冶金教育,2009,(3):21-2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整体上较为活跃,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提出了“有场所、有队伍、有经费、有项目、有成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研讨室”,搭建了“大学生力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平台,该院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奖励。

  文章以“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研究模本,通过长期对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跟踪调查,并围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年级、分对象对该院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总结凝练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有效经验,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的对策,管中窥豹,以期对推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不是兴趣使然,而是希冀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其获得某些利益的筹码,把科技创新功利化、工具化。调查显示,高达20%的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初衷是为了赢得奖助学金,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仅占25%;在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有50.5%的学生认为其所在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偶尔有挂名无作为者,有28%的学生认为经常有挂名无作为者。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投身一项工作,这在很大程度注定了其研究的深入性和发展的有限性。

  据调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欢迎度较高,82.5%的学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其中55%的学生更愿意参加专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2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创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面对学生高涨的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资源略显匮乏,比如37.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力度一般,或者仅有一小部分教师能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些高校对此重视不足,没有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际配备相关资源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要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体现的意志品质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复杂工作,要求参与人员不仅有“四心”即恒心、耐心、细心、信心,还要具备“三种意识”即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所为的基本意志品质。但在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却暴露出大学生意志力不足、缺乏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等问题,导致虽然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涨,但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却不多。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不够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动员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够健全,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活动宣传动员情况如何对提高活动的知晓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调查中仍有31%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不够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留存、保管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流失等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功效,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鉴于此,应深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管理、资助,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基地建设,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序发展。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学生摒弃“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等错误认识,树立“兴趣至上”、“发展至上”的正面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初期,教育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或提升素质能力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期,教育学生学会坚持,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有责任和毅力;后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科技创新成绩,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自身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兴趣的培养、素质能力的提升等内涵式收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导向。

  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总结等过程的管理,不仅要确保活动的知晓度、覆盖面和参与率,更要从各个环节做好服务保障,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做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人尽其才,杜绝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等,树立学生诚信科创意识,规范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做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尽其用,杜绝科技创新过程中铺张浪费等;做好科技创新过程中使用物品的管理,尤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存档管理,避免科技创新资源流失。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标准等措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据调查,52%的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能在后期考研中能给予优惠政策,49%的学生希望可以获得额外学分,42.5%的学生建议把科技创新作为课程学习的必修环节等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力度,通过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等,激励教师深入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创攻关,在智力资源上给予资助;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耗钱,比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汽车设计、制作所需的发动机、零部件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对大学生而言难堪重负,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经费资助。

  大学生科技创新更多层面上是一项团队协作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的思路设计、创新制作等过程,比如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多课程知识,仅凭一人之力难有所为,必须组建团队,依靠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实现效能优化。因此,必须广泛动员,从横向上,鼓励学生围绕某一项目积极组建团队,合理安排团队间的分工,融合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从纵向上,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建设,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帮互助,以老带新,发挥优秀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要广泛搜集目前国内外适合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贴近专业实际,积极搭建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显著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库。比如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上,贴近专业实际提出了“一专业一赛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思路,该院下设四个专业各打造一品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车辆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方程式汽车项目、大学生工程实训项目,交通运输系主推大学生智能车项目,交通工程系主推大学生交通科技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汽车节能减排大赛等等,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大、层次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本届大赛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此项活动,推动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涌现,同时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学教育课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辅导能力,培养优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育专家团队。

  大赛共有17个区县30多万师生积极参与。入围的参赛选手通过公开展示、专家问辩、素质测评、技能测试等活动,角逐大赛设立的各种奖项。大赛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除各竞赛板块的大赛奖外,在62家专项奖设置单位的支持下,设立了521项专项奖,创历年之最。

  据统计,经区县初赛后,共有2163份申报材料进入大赛评审委员会初评,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461件,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476幅,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12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60件,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41个。从3月2~10日,大赛组委会邀请了100名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了网上初评,最终有62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5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以及40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入围终评,61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和63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参与展示,入围项目占初评项目总数的50%。包括院士在内的各大赛奖和专项奖评委近300人。

  为了更好地体现大赛的公平公正和广大参赛者的创新能力,本届大赛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完善:

  一是大赛规则和板块与全国接轨。本届大赛组委会对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和条例做了细致而严谨的修订,基本程序与主要内容与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保持一致,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以及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板块则在大赛当天作为展示板块参与。

  二是增加签写承诺书环节。为弘扬“原创”和“公正”的大赛风。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