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企业如何成为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Writer: admin Time:2023-12-15 Browse:108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方针的演变,美国企业技术创新可分为五个时期。从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强调自主创新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提高对研发和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应建立鼓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以促进企业成为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作用受到产业界、科技界和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在美国经济科技发展中,特别在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不仅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技术进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我国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探讨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我国可借鉴的经验,对促进我国企业成为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个时期主要是用反复试验的方法摸索技术发明和创新的阶段,直到得出明确的成品或模型作为目的。这一时期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是缺乏明确目的、规划和管理活动,采取的是放任式管理。由于缺乏精确的理论或知识指导,研发和创新的过程是复杂和艰难的。

  这个时期出现的主要工业研究实验室大多是自发产生的,在l875~1900年间约有39个工业研究实验室。这个阶段的代表是爱迪生的门罗公园实验室,其他较著名的还有A.G.贝尔发明和发展电话的实验室、美孚石油公司精炼石油的实验室、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电气工程部等,它们在l876-l899年间相继出现和改组为通用电气公司、AT&T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为后来发展成美国最大的垄断公司创造了条件。

  这个阶段与1900年之前的不同之处是理性超过了经验占有的比重,即在发明和创新上从试验和尝试为主转变到从科学知识出发,使技术的发明和创新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的代表是通用电气公司。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成立了以应用科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技术发明和创新的研究实验室,标志着美国的工业实验研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该实验室以从大学中聘请的应用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体,运用像大学中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工程技术研究。有效的研发使公司在电力照明、材料和发电设备上取得了明显优势,对于其他很多追求发展的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十几个大公司也相继成立了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主要有杜邦公司(1902)、西屋电气公司(1910)、柯达公司(1912)、福特汽车公司(约1906)等。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和产业界认识到要想保持自己在技术、产业和经济上的优势,并取得胜利,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大力发展工业实验研究。因此,美国科学院在1916年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并从1920年开始对产业界的工业研究实验室的数目、人力和费用进行系统的调研和统计,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工业研究实验室的迅速发展,将研究方法改变到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美国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在得到国家的支持和关心之后,开始走上普遍推广和大发展的时期。

  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不仅应用现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还要产生创造性的新科学知识并将其用于技术创新。这个转变在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企业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应当根据自己的产品发展方向,建立基础科学研究的专业队伍和部门,从事科学知识上的重要突破,然后再由技术研究部门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工作。

  这个阶段的代表是贝尔电话实验室。贝尔电话系统(AT&T和西方电气公司及它们的众多服务公司)在从其近40年的电话通信研究中,深深认识到先进的通信技术如果没有先进的通信科学研究,是不可能取得重要发展和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的。在取得横跨北美大陆有线电话和横跨大西洋无线电话的通信成就之后,贝尔系统的领导者们希望在改进这些技术的同时,向包括电视和数字计算技术等更新的通信技术发展,打开这个通道的唯一办法就是从通信的基础科学知识着手。为此,他们将西方电气公司和AT&T公司的电气工程部合并,组成有3600多人的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构。贝尔实验室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创造性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开创了美国历史上企业实验研究从应用现有科学知识到应用创造性科学知识于技术创新的新时期。在应用创造性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时期中,到1950年,美国工业研究实验室数目增加到5000多个,可见这个时期工业研究实验室在美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与中小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并举时期(1954-1985年)

  由于大中型企业都建立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因为研发机构的推动取得巨大发展。而缺乏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却相形见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电子计算机和晶体管分别发明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50年代成为它们走向完善和发展的时期,集成电路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遍化。微电子工业不像传统工业,小公司也可凭借少数优秀研发人员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大学是优秀研发人员的培训基地和高技术的辐射源,因此,这些小公司由于资金少和科技力量与设备薄弱而无法应付变化很快的发展势头,特别在高科技知识上必须依附于智力资源雄厚的大学,中小科技型企业集聚大学周边发展成为很自然的事。

  中小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的代表是硅谷,硅谷是美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集聚区。硅谷内的高技术中小公司在尖端技术上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有些像英特尔公司、苹果电脑公司和仙童公司等已经发展成举足轻重的大公司。美国大中型企业因为研发机构的推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中小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中小公司、传统技术与高技术公司各自按照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并行发展和各得其所,所以这个时期的出现是美国应用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

  反垄断法的实施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使美国大公司的垄断地位削弱,往日只顾基础科学研究而很少考虑市场和客户要求的企业技术创新机构,遇到了产品竞争力的很大压力,在某些关键的产品上如半导体和汽车等,变得失利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公司的研发机构不得不把客户和市场放在考虑的首位,因而促使它们改变研发机构的任务和职能,将科学、技术、产品和市场纳入研发管理的大体系中,从而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市场三结合的研发方针。

  同时,企业不断改变研发和创新的管理,打破研发和创新获得的知识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状态。把企业的研发工作相对开放,通过与其他企业及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研发合作,利用多种研发模式获取研发成果。把企业的研发获得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相融合,力图实现技术与客户之间的一体化。强调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从事研发和创新活动不仅仅是产生令客户满意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而且还要和客户一起共创未来。通过采用所谓的“探险性的营销”方法(即让企业和客户共同去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使用和意义),在创新之前,让客户深入到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与创新人员一道进行产品开发。以利于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偏好,使企业更好地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除军工企业和少量的新兴产业的企业从事研发外,其他企业基本不从事研发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改革和科技改革的深入,企业从事研发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但我国企业对研发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发布的经济普查第二号公报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11.9%开展研发活动,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也只有38.4%。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56%,其中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88%,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为2%~5%,甚至更高。

  在产业发展日益知识化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依赖成本优势,更主要是依赖技术优势,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斋藤优所说:“现代的产业竞争,已经从资本垄断向技术垄断的时代迈进”。国际经济已由资本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变。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变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即企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法宝。因此,我国企业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研发和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大型企业一直起骨干作用。大型企业内部都建立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大量的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通过建立研发机构,发挥大型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的作用,是大型企业推动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之所以重视大型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是因为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大型企业能够更多地筹集费用。由于大企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其积累要比中小企业多得多,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费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二是技术创新也存在规模经济问题,大企业具有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规模优势。大企业可以购买大型的、专用于研发的设备,吸引和聚集许多领域的专家共同进行研发,并利用自己庞大的销售网络迅速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三是创新必然伴随有一定的风险,大型企业的规模大,更有能力承受巨额经费带来的风险,其抗风险能力高于中小企业。目前,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只有38.4%,还不到一半,发挥大中型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有很大的空间。

  由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20世纪20年代,正是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支持、关心和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美国企业技术创新才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走上普遍推广和大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鼓励和支持。在我国,政府科研机构一直是研发的主体,尽管已经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这一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政府科研院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大受益者,而企业则因政府研发的投入甚少,本身对研发投入缺乏兴趣,很难成为研发的主体,当然也很难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确立我国企业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地位,必须建立鼓励企业从事研发的政策体系。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鼓励企业从事研发和技术创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企业不仅鼓励发展,更应鼓励创新。鼓励发展过多关注企业发展实绩,对企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关注不多,可能会出现企业在短期内发展较快,但缺乏长期竞争力的状况。鼓励创新则不同,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研发和技术创新,就不会有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时,政府要大力支持,并予以一定的扶持资金和税收优惠,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加强企业间及企业与大学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探索技术创新的多样化模式

  随着学科的交叉,技术复杂性越来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越来越大。企业间及企业与大学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分担风险、分享信息的有效形式。在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成功的案例很多,如美国半导体研究公司,加盟企业有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特尔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等几十家公司。微电子与计算机公司也有几十家公司加盟,联合研制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企业与大学合作比较成功的例子有“麻省理工模式”,麻省理工学院以“工业联络计划”的形式,将自己的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对企业开放,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合作。

  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研发力量相对分散。出于同业竞争等原因,国内企业习惯于各自为政的独立研究。这种各自为战的观念必须改变,树立合作的理念和全球化意识,通过合作研究和联合开发,不但可以增强各企业的研发力量,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研发速度,还能共享创新成果,从整体上提高该领域的科技水平,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缺乏,研发能力不强,因此,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研发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发资源进行研发,不失为我国企业开展研发的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这种合作研发模式对企业来说投资少、见效快,获得的技术比较先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