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中学生科技创新十篇

Writer: admin Time:2024-01-27 Browse:176

  在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国政府出台多种政策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仍然不到总人数的2%,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高达20%~30%。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大学毕业生创业项目可以促进就业,大学生创业不仅能暂缓就业压力,同时也拓宽了就业渠道,这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自身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难题。为有效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多次颁布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特别是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农业领域中进行创业。引导大学毕业生投身农业类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双赢之举。当前我国农村人才短缺,有文化的人纷纷想要“走出去”,而愿意“走回来”的少之又少,更别提“走进来”了。而在城市中,一群掌握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拿着简历四处求职,最终只有少数顺利入职,其余的仍是扎堆漂泊在城市中寻求机遇。这两大难题恰好能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方式互利共赢。更重要的是,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能够为农民思想观念注入全新的理念,带动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孵化器在我国也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团体,它利用将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的方式,给一些新成立的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是早在1956年由美国人曼库索建立的。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仍然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由公共财政支撑起来的公益组织,特别重视战略性的新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大部分是与高校以及科研所联合共同谋求发展,并利用地方特色优势,根据经济发达程度高低不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孵化器,并且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多方面有利影响。孵化器行业对创业企业的重要意义使得孵化器行业迅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创业成果方面来看,企业孵化器凸显出极高的社会价值,它带动相当大数目的就业人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我国孵化器行业发展迅速,但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专业性差、整合资源能力有待提高等,我国的孵化器行业亟需提高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并提出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众多国内外对孵化器研究来看,孵化器对促进创业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都有重大作用。大学生创业孵化是用于服务创业的大学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帮助的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基地是为了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基地,是伴随着我国创业孵化基地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在中国国情下对企业孵化器的一种新的创新和尝试,尚处在探索当中。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国家现代化水平紧密相关。基于此,在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我们要着眼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下,我们如何才能创造出数目更大、品质更高的农产品,从而提高资源的生产率。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更迅速发展,能更有效缓解市场压力和资源压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最近几年,尽管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相当迅猛,但与世界上一些农业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现今中国农产品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质量差、市场竞争力较弱。我国要想在农业现代化上有更大突破,就必须打破常规,有所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设想,设想一经公布,举国的农业科研单位纷纷表示赞同,并且在各个地方的省市都竞相加大投资,中央政府也大力支持,下发更多的经费。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素已不足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随着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有机蔬菜等一些健康农产品供不应求,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举步维艰,惟有创新才能支撑我国农业继续向前发展。要想推动现代农业继续向前,就必须加快步伐,尽快改变现有的农业模式,提升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我们国家的企业孵化器仍然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由公共财政支撑起来的公益组织,特别重视战略性的新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大部分是与高校以及科研所联合共同谋求发展,并利用地方特色优势,根据经济发达程度高低不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孵化器,并且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多方面有利影响。政府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来推动孵化器事业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我国势必会在创业孵化器的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建造创业服务网络,并且还颁布了企业孵化器税收的相关减免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孵化器行业的发展。此外,企业孵化器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在一些项目的申报审核上大大缩短了时间,程序也更加便捷,这恰好弥补了大学毕业生阅历尚浅,缺乏经验的缺陷,使他们拥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自家企业。基础设施服务方面,当前社会物价急剧升高,创业成本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创业路上的绊脚石。不一样的创业项目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不同,创建网络类企业,创业之初可能只要有一台电脑便可以完成,一些要求大型专业的机械设备的项目,对于刚刚步入社会还没有收入储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而言却实在是没有能力承担。而创业孵化器就能够为大学毕业生创业者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价格低廉的创业场所,物资等来支持公司运营。资金方面,大学毕业生创业初期往往会遇到很多融资方面的问题,他们对于融资认识不够充足,有的对融资望而却步,有的却对融资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度乐观,这就使得他们在现实面前会有强烈挫败感,失去刚刚创业时的那份热情。他们没有办法正确预估风险,不懂得如何融资,而企业孵化器能够在融资的问题上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帮助,给予他们支持。我国政府为他们创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专项资金和小额贴息贷款。此外,企业孵化器也积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大大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创业者融资的机会。企业管理方面,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创业时有时只不过是一次心血来潮,他们天真地认为他们的一个好想法就可以让自己大展宏图,而缺乏更加理性的分析和对未来的规划。大学生通过学校课程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较少运用,也往往无法灵活应用,而实际创业中所必须具备的,在学校课堂上又无法获取,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往往还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在之后的公司运营中势必会有许多障碍出现,假如创业者无法坦然面对,从容应对创业之路就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不但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和基础设施,还会指导他们管理企业,为企业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999年,我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三届有关教育工作的工作会议,并且在此会议上重新确立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重视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现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初中教育阶段,我国坚持的科技教育的方针政策没有改变,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是我国教育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在初中推行科技创新教育政策,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明确在初中推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其次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在初中推行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最后,总结出可以用来提升这一素质的有效的策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都是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结果。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些科技创新的发明成果,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建设速度,传递了我国的精神文明,指引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攀高峰。在国外,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各项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人类向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发达国家的影响,只有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建设人才,才能保证我国在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地位。由此看出,科技创新在任何时代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重视科技创新,是任何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条件。

  在我国的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过于繁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初中阶段,除去北京等特殊地区以外,学生的周末放假时间一般都从周六、日缩减到周日,假期减半,学校课程安排却越来越紧密;即使在周末假期,学生家长也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强行为家里的孩子安排课外学习辅导班。这些行为导致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时间缩短,另外,休闲时间被占用,也使得学生逐渐沦为学习的工具,把学习作为一项自己与生俱来的不可违抗的使命,失去了对学习应有的热情和思考,初中学生动手的时间被动脑的学习时间占据,失去了对于学习之外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我国教育问题的出现,教育侧重内容的偏差,也会导致创新性科技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我国发展科技创新能力。

  上文提到,我国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占用了娱乐休息的时间,根据“劳逸结合”的理论,如果因为学生专心于学习而失去了娱乐活动的时间,学习效率会降低。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育都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学校和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理应照顾和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一味的学习耗费了过量的脑力劳动,学习所有的时间占去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动脑过量和动手不足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下降。身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单位,各中学对于升学率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学校单方面考虑自身的名誉问题,忽视了初中学生的能力的全方面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学校文化课和自习课的设置过多,极少数学校为了培养出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探究性课程。实验课作为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建立自主探索精神,这些课程的设置缺乏会导致学生基本程度上动手能力的丧失。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来源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所以,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执行者,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孩子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的实施,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然而,与此同时加大了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家长和学校把学术成就等同于学生的将来就业保障,忽视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对此,家长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应该提升自身的意识,加强自我素质的修养,只有这样才可以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性问题,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学习成绩,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灵活的头脑,培养科技型人才,培养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和想法,并且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家长和学校负责人应该树立科技和创新意识,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尤其在21世纪,掌握科技的一方往往占有各个方面的话语权。所以,家长和学校树立对于初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同感,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关键和前提。

  学校对于在校生的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而在初中学术性课程的中间,安插具有科技创新性的课程,也会使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对此,学校课程设置负责人应该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课堂需要,恰当地设置实验课、探究课等,对于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应该选用本身赋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任课老师进行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程内容设置应该尽可能联系课堂的相关内容,比如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物理实验,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加深知识点的理解。第二,课堂使用的教材和工具能够在学校内部找到,这样可以在兼顾教学目的的基础之上,节约学校的采购费用。第三,课程主题的选择应该反映学生的兴趣、愿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课程的主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启发学生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设置的价值。第四,任课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交流,只有做到了这一点,问题才能得到彻底地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科研创新的先进人物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对于科研创新的认识和兴趣,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榜样。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理应来自于实际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科技创新的灵感也应该来自实际生活。牛顿因为下落的苹果开始思考,最终才得到了万有引力,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生,一定要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对于未知的问题应该主动思考,大胆动手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不止要专心于学习课本知识,也要留心观察生活,保持一颗好奇心,积极探索,动手实践,注意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培养自己良好的思考习惯。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理性平衡好学习和思考,积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大胆探索,才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

  总之,现阶段我国初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而提高初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工作任重道远,这需要家长和学校等各方齐心协力,共同为初中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除此之外,初中学生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立志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

  2009年7月,当笔者第一次带着学生走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赛场时,心情很激动:当学生带着科学论文项目“酒窝的双基因隐性遗传假说”终于站在领奖台上捧回一个全国二等奖时,笔者的心情又变得非常平静。激动的是,为了这一天,笔者和学生都已经付出很多,学生获奖也是对老师付出的一个肯定;平静的是。回顾几年宋辅导学生参与创新大赛的经历,笔者深知,要想培养一个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完整体验研究过程的学生,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和培养。

  辅导学生参加过创新大赛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要想出创新成果,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除非是教师包办。当然,教师包办的后果是既违反参赛规则,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更甭提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了。所以,发现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是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在几年的辅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活跃的思维、动手的愿望、克服困难的决心,三者缺一不可。

  活跃的思维是指有想法,接受新事物快,学习能力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是最好的。如果是仅凭记忆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并不一定具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为提问较多,甚至随时有可能难倒教师。而且这一类学生还常常有着较广的知识面,容易将所学的东西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有热情而没有创新想法的,根本无法开始创造性的活动;有创造性思维而又不愿动手实践的,也只是空想家。在挑选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时,往往初期讨论时学生热情高涨,但后期因懒于实践而最终放弃的学生则不在少数。

  例如“酒窝的双基因隐性遗传假说”这一课题。实际上在几年前就有学生注意到了。在人教社八年级下册的《生物》教材中,一道课后练习题让笔者连续几年接受着学生的挑战。因课本讨论到的“有酒窝为显性遗传,所以父母没有酒窝。孩子就不可能有酒窝”这一说法,几乎在每个班都有孩子提出质疑,说自己有酒窝,而父母却没有。但是在质疑过后,很多学生会不了了之。最后只有一位学生希望对此深入研究,想亲自通过调查更好地解释酒窝的遗传现象。

  有了好想法、好做法,但一旦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者,最终也无法出成绩。只有真正有创造性的想法,又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勇于克服重重困难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事实上,这也是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的共同特征。

  所以,在每一个课题开始之前,笔者都会向学生强调这几点,以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有了基本素质,要使学生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当然还离不开在科技创新项目研究中各阶段的锻炼与培养。现结合几年的实践经验,对各阶段中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加以阐述。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第一步是确定选题。一个好的选题既是学生研究的内容,也是其研究的动力。如果选题是由学生提出的,对此会更感兴趣,在确立了其可行性后,那么这个课题就比较容易做下去。但找到一个好的课题并不容易。有着敏锐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会注意到常人难以关注到的问题,即可能创新之处。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首先是要鼓励他们注意生活中的几个“不”――不方便、不寻常、不合理。用眼睛从这几方面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和社会热点,再提出解决办法,这是搜索课题来源的最主要的途径。

  以2008年科学论文参赛项目“从公交车站看城市文明”为例。两位参赛学生由自己平时上学放学时在公交车站候车的辛苦,想到研究公交车站设立长凳的问题。恰逢东莞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他们希望以此为东莞的文明加分,便选之为课题进行研究。仅几天后国庆长假结束时,他们就带着在珠三角各地拍回的照片和论文初稿来见我了。尽管是第一次写论文,格式和内容都不太好,但是,他们的独特视角,加上切实的实地考察带回的有效的第一手材料,都为后期的论文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题虽小,但在几个月后,东莞公交车站悄然增设的候车长椅。无疑很好地呼应了他们的想法,证明了他们为提升东莞城市文明形象而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想必他们如今再次在公交站候车时,心中必然会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而这一项目的发现,正是由对平日“不方便”的所观所思而得到的。

  在经过基本的训练后,大多数学生的视角都会因此而变得更宽广,开始注意到许多平时不太在意的现象。在这个阶段,很多时候他们所发现的内容,往往就是前两年创新大赛的获奖研究项目。

  由于创新大赛比赛规则限制,他人研究过的内容,一般就不会再做,所以训练查新技能也很重要。一般学生多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参考资料,但也可能因此而获得一些并不可靠的参考资料。

  例如在进行有关酒窝现象研究前,一般网络搜索得到的相关理论基本都与课本相同,认为“酒窝是显性遗传的”,但这无法解释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倒是在一些亲子论坛中,一些自发地有关酒窝现象的讨论中,能发现酒窝遗传关系的多样性。因此,搜索相关专业已发表的文献就非常重要。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大学查找中国期刊网,东莞因图书馆系统资源丰富,也可以利用其免费提供的维普数据库系统进行查找,在确定课题的初期,这一过程必不可少,以避免项目开展起来却发现没有创新性。当然,在后期提交参赛时要出具专业的证明,还需要专业的查新机构协助。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还得有“不唯书,不唯上”的科学质疑精神,这样才能够有新的发现。在确定选题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并鼓励学生的大

  胆合理的质疑,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酒窝的双基因隐性假说”就是大胆地课本的说法,也不盲从网络的观点,而是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合理解释。当然,质疑精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

  例如在讲到“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一节时,结合当时的一个社会热点“东莞禁猪令”,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政府禁令是否值得支持。很多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都会联想到可通过建设沼气池来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没有必要因此而禁止养猪。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政府部门为何没有这样做,是没有考虑到还是其他原因,并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调查去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从而延伸成研究项目。尽管最后研究的学生因为学习紧张而没能继续下去,但在不久之后,“禁猪令”的撤销证明了他们的想法是基本正确的。

  尽管在课堂上教师会讲解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但只有在项目研究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查新之后,有些学生往往会因自己的想法总是与他人雷同而泄气,或是想到了课题却不知如何开展。这时,应鼓励学生仔细研读获奖作品,重点深入了解其研究方法。一方面,发现他人研究方案的可借鉴之处,启发自己的研究思路,这对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另一方面,青少年作品并非尽善尽美,在研读过程中还应思考其可改进之处,这说不定还可能是确定选题的另一个切入点。

  例如,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一个获奖作品“杵状拇指的研究”是典型案例的一个,因为其调查方法并不复杂,结果分析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在深入了解其方法的可借鉴之处的同时,孩子们对自己的创新项目更有信心。“酒窝的双基因隐性遗传假说”也正是在借鉴这一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科技创新活动中应用较多的是调查法和实验法,两者常结合起来应用。因为如果仅有调查,结果往往难以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常会辅以实验;而一些实验,也常需要以调查作为研究铺垫,二者相辅相成。上述两种方法理论上都不难,但只有真正实践后才能体会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实际上,调查不仅仅是发一份问卷而已,其背后还有很多的学问。例如在调查酒窝现象时,调查方案就调整了四五次。在预测调查时,研究者发现了个别人具有单侧酒窝的现象,只得调整原有的仅以“√” “×”记录有无酒窝的方式,而是自行设计了一个记录符号“”或“”代表单左侧或单右侧酒窝;第一次设计好的调查表格是以班为单位让班长协助记录的,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有乱填的现象,只得放弃调查结果而另行调查:第二次在调查表中不仅配有酒窝的性状图片。还对酒窝和梨窝进行了界定和区分,并以作业的形式发回调查表、不配合者不用交回调查表等方式,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在扩大调查样本时还用到网络调查平台。但因第一次使用而对网络平台的数据统计方法把握不好,而导致设计的问卷要从头来过;在调查结果统计时,从刚开始用手工统计的错误率高再到电脑统计时的错误率为零……不断调整的调查方式和统计方法都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调查方式的长处或不足、从实践中提升了其开展调查的能力。

  要想提升项目的质量,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很重要。初中实验以设计对照实验为主,其中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的控制是实验过程中最难把握的。例如在科学论文项目“牙签的使用现状和细菌检测报告”中,如何做到取样过程不受污染,单是这一方面学生们就想了很多办法。先是连包装拿回来,然后在无菌箱里打开;后来仍担心有污染。便模仿着警察现场勘察时用全新的密封袋进行取样;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做好无菌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等。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变量的控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数据分析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往往就是创新的突破口。例如在酒窝的遗传现象研究中,最初只考虑酒窝到底是显性基因控制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问题,结合有酒窝的人群比例小,以及分析多种遗传关系后大致可确定酒窝是隐性遗传,但后来在调查过程中又发现极少数人群还具有单侧酒窝的现象。进一步开展遗传关系的调查后发现,单侧酒窝的孩子其父母多数有一方是单侧酒窝,于是大胆提出了“双基因控制酒窝性状”的假说,再由此综合得出“酒窝的双基因隐性遗传假说”。后期调查得到的大量遗传关系基本印证了这一假说。这一假说的提出比最初设想的“酒窝的隐性遗传假说”,其创新性明显又更进一步。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第一次撰写论文时都是不符合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的,因此论文通常都需要改上许多遍。第一遍,让学生对照一个范文格式来写;第二遍,指导学生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三遍,调整论文结构;第四遍,更正语句用词。而数据的分析、词句的斟酌等往往需要改上十几遍,甚至到最后了仍有可改之处。这些都应该尽量让学生完成,而教师仅批阅后给出意见。当然,这样教师比较费力,但学生收获会更多。在一次次地修正中,才能体会到科技论文的写法和要求,也更体会到项目研究的艰辛。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虚拟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组成成分和发展方向,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一直是我校追求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具有智能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在以下两方面更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传统的理科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和实验的演示来完成的,语言的描述具有不确定性、可信度低、变动性大的特点,文字的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的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微观现象难以描述,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理科课程的兴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克服了这些缺点,将实验的模拟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数学教师在讲《分数》一节,学生王庆说:“老师,一看模拟过程,不用您讲我就明白了,信息技术教学真太好了。”实验教师们总结说:“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二是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三是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以上种种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了有利条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发现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科学教师在讲授《青蛙》一课时,利用自制课件生动的模拟了青蛙由卵演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学生进行观摩与分析,具有很好的后发性,这种课堂设计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虽然只是人才金字塔顶上的一小部分人,但他们能释放巨大的能量、作出巨大的贡献。采用科技创新模式培养本科阶段的拔尖人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能将科技创新恰当地应用于拔尖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通过大力营造有益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创新体系,推进制度创新,消除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形成宽容的校园创新风气;实施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学管理改革,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强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建设,深化教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发展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强化教学实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王兵等人早在2005年就结合当时世界的时代特征,论述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现实性和重大意义,对影响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传统思维方式、现行大学教育的局限、缺乏积极的心理取向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成功经验,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素质、构建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等。同年周琳等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6个方面入手: 要着重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科技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营造科技创新教育环境。张继德等人2008年对教学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教学型高校教育特征的界定,分析了教学型高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构建了以“六个体系”为主体的教学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框架。孙航等人2010年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型精英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发掘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载体为目标,以创新为核心,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载体设计为中心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组织模式。韦玉芳等人2010年研究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多学科交叉渗透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科创活动的质量与效率。

  研究大学科技创新项目的类型,针对学生的爱好及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宜的科创项目,对于低年级的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以验证型科创项目为主,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创新竞技型的科创项目,根据学生执行情况,可适当增加科创项目的难度和集成度。另外,还可将科创项目分解成难度不一的若干模块,并将其量化成不同分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完成各模块,获得相应分值,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基础教学,还能作为遴选拔尖队员的依据。

  难度适当的小型科创项目,不但有利于攻克教学难点,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建立攻克难题的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在此过程中表现卓越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竞赛的参赛资格,另外为避免学生将全部精力用于科创项目而忽视对基础课程学习,可引入一票否决机制,如当学生出现不及格科目,或班级排名下滑,或英语四级未能通过等问题时,可以限制甚至取消相关队员的参赛资格。

  以多次组织和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经验为基础,分析各类参赛学生的特点,结合组织参赛和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制定了基于“海选方法”和“逐级淘汰”机制的科创型拔尖人才的遴选办法。

  课堂教学是科创活动的基础,而科创活动又能促进课堂教学的良好实施。由于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不能紧密结合,导致学生不知所学的知识有何用,更不知如何用,于是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应试教学。制定与课程进度同步的小型科创项目,将所学的课堂知识马上应用的科创实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听课,可以将注意力重新拉回课堂教学中。此外,对于基本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的拔尖学生,可以利用竞赛要求及增加科创项目的难度,促使其深化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根据各年级学生所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软件培训方案,对基础要求不高的软件可以在课程讲授之前学习,有利于对相关课程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课程教学填补理论空缺,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完成相关软件与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可以通过一些小型科创项目“练兵”。

  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工程技能的掌握,将二者有机结合对于科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大有益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投入实践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学生即便产生了创新想法,也不具备实现构想的技能,于是创新想法变成了空想,而企业式技能培训有助于将理论创新变成现实,便于学生自由穿行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相关视频教程,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如软件技能培训、机加技能培训、控制电路搭建培训等,甚至还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工程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按照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对科创队员进行分组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项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定期的课题组轮换制,有利于学生涉猎多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增进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尝试不同的角色,还有利于学生定位各自的发展方向。经过初期培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创知识,此时可根据每位拔尖人才候选对象的特点及兴趣实施分组管理(包括:机械设计组、自动控制组、人工智能组),并共同实施一个综合性项目,每组内部推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子项目负责人,各子项目负责人直接对项目总负责人(指导教师)负责,各组完成了各自项目内容后,实施课题轮换,将所有队员打乱重新编组,再次实施另一科创项目,通过执行不同类型的科创任务,与不同队员合作共事,有利于确定队员的归属组别及合作者。

  在对学生进行科创培训的过程中,注意对表现突出的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于理论型、实践型、组织型拔尖人才实施分类针对式培养,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拔尖人才的识别与评价方法,以便更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在培训队员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队员自加入团队到独立承担项目的整个过程,并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中确定最能衡量队员成长情况的基本特质,进而建立不同时期的队员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队员对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及进步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传统的物理实验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以“老师做,学生看”为主的演示实验;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学生分组实验。可以说,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以“接受式教学”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演示实验是老师动手做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演示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这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分组实验模式通常是由老师讲授实验原理,准备好实验器材,给出固定的实验方案,学生所做的往往只是照方抓药,而很少进行选择、创造甚至思考更好的测量和实验探究方法的机会。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不仅仅是进行一些操作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其科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和实验能力都得到升华。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力求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做了物理实验,就一定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物理实验的枯燥性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为此,我们创设了许多“趣味实验”,并注意积累、总结,使趣味实验系列化、多样化。

  例如,演示“内能对外做功” 实验,实验室没有这方面的实验装置,所以我们用胶卷盒和打火机开关做了如上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时候,用棉花球涂一些酒精在胶卷盒的内壁擦一擦。然后盖上盖子,等酒精蒸发完了,一打火,“砰”的一声,塞子被崩出去很远,这个实验对学生很有震撼力(见图1)。

  再如,演示“电动机”实验,实验室的装置很复杂,连接起来很不方便,我们一个干电池、一个线圈、一块磁铁就制成了简易的电动机模型(见图2)。

  通过这个小发明,学生不但感觉到了实验的惊奇,也对这个教具的创意感到新奇!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物理知识,增强了探索的兴趣。

  物理情境是蕴涵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情境,是物理知识产生的背景,是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物理情景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在内容上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才能激发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创新欲,促进其与同学、与教师互动合作,从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创设了许多生活化情境,设计出与此相关的实验探究,这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真实、亲切,更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贴近生活、社会的问题情景对实验设计还具有指导作用。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大气的压强”的探究中,我们使用提瓷砖的工具(见图3),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能够提瓷砖。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启发学生提出:“大气压强有多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了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学生利用针筒,通过二力平衡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无处不体现物理,进而使学生认识并理解物理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与价值。同时,还可使学生形成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李远哲说过,动手能力实际上是动脑能力,做实验时你先要深刻地动脑思考,动手只是动手,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动脑。所以,实验教学不仅是“做中学”,还要“做中思”,只有重视实验方法的教育,才能有效把握实验的关键点。

  例如,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用玻璃板做平面镜,是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如何让学生想到这些方法,是教师指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中要让学生用镜子进行实验,经历实验失败的过程,然后再换玻璃板进行实验。同样,通过视觉和触觉让学生感知像的“虚”,也是我们对传统实验改革的探索。

  物理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其中巧妙的物理思想,独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精心设计的仪器装置,完善合理的实验安排,高超的测量技术,无懈可击的分析推理,对后续的科学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所以,在教材编写中我们高度重视对这些实验方法进行深入挖掘。

  数字化实验,是以计算机为核心搭载各种传感器构成的实验平台。它以强大的技术优势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快捷、准确地获得实验数据,更简便、直观地处理数据,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讨论、探究。可以说,在数字化实验中,数字技术是围绕知识的发现,而非知识的传授而展开的,数字技术在其中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直接优化了师生的实验探究过程。

  例如,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学生能动态认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见图4)。

  虚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来模拟实验仪器、实验环境,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实验的过程。它具有内容丰富,操作简单,能无限复制,易于推广,可实现远程教学等特点。在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虚拟实验有两种类型:

  其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可用来讲解仪器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它更多地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

  例如,对真空中不能传声的认识,八年级上册安排了“真空铃”实验,但是学校的抽气机不好使,通过录像展示实验的真实过程,也引导了学生对其进行思维的过程,学生由此可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的结论。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家中和学校收集一些实验材料,如小石子、铁钉、螺母、饮料瓶等物品,再配备(自制、购买或借用)一些最基本的测量仪表和装置,学生不仅能在家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随堂实验。这样,不仅在学校实验室,而且在课堂、家中,学生也能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去发现。利用自配的材料来充实我们的实验室,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体验物理实验的过程。

  利用手边材料、废旧材料和玩具呈现物理现象,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引发认知的兴趣和欲望。比如用带吸盘的挂衣钩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们会从熟悉的材料产生的实验现象中感知大气压的存在,这使学生兴奋不已,他们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现象,因此就会对物理学产生亲近感和愉悦感。

  对于课本上有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供给学生操作的材料有的费时,有的不好取,有的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因此,我们考虑用全新的实验来代替课本上的实验,从而探究相同的道理,这正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例如,“焦耳定律”的改进,我用如下图的方法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学生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反响很好。

  例如“海波的熔化与凝固实验”,实验材料不好找,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并用如下图的方法就比用燃烧皿熔化焊锡直观的多了(见图5)。

  实验,是探索物理奥秘的工具,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物理学发展的动力,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中追求“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永恒的目标。

  数学的研究也应以一定的研究对象为基础[1],如果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满足于在其他科研者所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可能很难有所突破,或者错上加错,浪费了大量精力。所以数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工科项目的研发能力,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只有对研究对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数学专业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工科背景项目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以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境界。通过此类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理论在工程当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理解所学的理论如何推广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项目实施中,学生自觉总结与体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偏向纯粹数学还是应用数学。为以后的学业发展和工作规划,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平台。

  接触科技创新项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公路护栏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评估”初期,学生认为对于非本专业的项目不会得出理想的创新成果,不是很有信心能完成此项目。正是由于此原因,在准备方案时,学生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调研、准备方案。积极主动地收集工程实际问题相关资料,反复进行研究,开讨论会,最终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较为理想的试验方案。举例如下,方案:把图1-1的相同的两行波改为两边高中间低的三行波。虽然波形结构已经能很好地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过二次缓冲应该会更有效果。如果一层波没有完全奏效的话,再使用二层波去进行缓冲,可以更好地保证车辆的安全。两行一层波可相当于现在通用的波形结构,当它们没能阻止车辆的撞击时,新加的二层波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另外,因为波和波并不是一体,而是相互连接起来的,所以当一层波受损而二层波完好时,可以只更换一层波,尽量节约资源。此外,该方案还考虑了附加的“二级缓冲”波的方向问题(上页图为外凸,内凹型在下面ansys建模时会提到),将内凹与外凸效果与原结构进行比较。(后面的支撑柱,只是凭借“三角形最稳定”而加上的,不过会用到更多的材料。)

  由于学生意识到自己工科背景知识的不足,所以在准备方案时,为保证能够获得理想的试验结果,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积极性,设计了多种用于对比研究的护栏截面用于Ansys的计算指导中,然后通过对比来讨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在数值模拟分析方面,学生发挥了数学专业的优势,能够较为全面、迅速地进行模拟分析。在分析缓冲吸能特性方面,能够不受常规工科思维模式的限制,从侧面分析所设计的护栏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比如,从冲击物的冲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冲击物的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冲击物的最大位移、最大冲击力;被冲击物(护栏)的冲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被冲击物(护栏)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被冲击物(护栏)最大位移等方面来反映所设计的护栏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获得理论分析与ansys模拟分析结果较为吻合的结论。通过模拟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相结合而得出来的分析结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一个与工程相关的项目从查阅资料、实践调研,综合分析,直至提出最终解决方案的全过程。对于具有工程背景的项目如何着手进行研究有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突显较强的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专业学生对于力学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能力的优势[2]。学生能够从纯数学理论研究过渡到结合相关文献、市场调研和所学理论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信心。

  在项目方案的分析确定与借助于ansys模拟分析软件的分析过程中,由于数学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对于力学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能力的优势,进展顺利。但对于进行具体通过试验验证以上设计方案的这一环节,则进展缓慢,原因是对于如何进行实际试件的制备、如何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试样制备、非标准试验如何在实验室内完成模拟试验等一些实际操作缺乏经验和浓厚的兴趣,学生仍然关注并擅长于理论的分析与模拟推断,而在具体试验实施前首先畏惧时间的紧张,不勤于动手实践。

  如果数学专业的学生没有与课题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推理,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会不可靠,并且无法用于指导实践,缺乏实用性。本项目针对大二数学专业的学生展开,题目与力学相关。数学专业的本科生接触有关力学的创新课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研究中工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数学研究中遇到某些工程问题时,学生知道如何去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数学推导与计算,在以后的数学相关研究中才能游刃有余。

  [1]邓芳芳,李木桂.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数学类课程教学方法[J].数理科学,2012,(18):142-14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多元智能理论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非常吻合,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在其1983年出版的专著《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1]。他认为,人类所有个体与生俱来都存在着八种智能,而且这些智能是各自独立的。这八种多元智能分别为言语-语言智能(Verbal Linguistc Intelligence),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包括诗歌、故事、语法、抽象推理、符号思维、概念图形、阅读和写作。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与归纳问题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辨认节奏、音乐和旋律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即使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智能占优势的人能相对容易地操作外界事物并进行精确的身体运动,通过做运动和表演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 Intelligence),即立体化思维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观察到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看到他人有意隐藏的意向和期望的能力。自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了解自己、约束自己以及辨认自己与他人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一个人与大自然的亲和能力,也包括辨认文化型产物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提高学生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具备较大的优势,可以保证教育教学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为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提供理论基础[2]。

  这是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关键。传统的外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潜能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通常以同样的方式教导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一样学科,然后接受同样的测验方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具备独特的内涵,使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能得到同样好的教育,倡导个别式教育,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多元的教学方式。在多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学习的意愿,结合学生的背景、长处、兴趣等,然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

  这是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和互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每个个体的智能特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变原有单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多元智能主张在教学中废除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由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语言运用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线]。

  这是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主体。传统的科技英语教学一直偏重对学生读、译技能的培养,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养成了学生乐于接受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坏习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发掘并引领这些智能的发展,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运用语言和数理逻辑之外的智能。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智能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英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交际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强调情景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充满希望倍受欢迎的教学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必定会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

  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成为知识传承、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这里,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借助一个建立在广泛支持和参与基础上的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作风意志等。借助一个完整的能力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为一体,既能保证现有评价办法下,创新人才和成果的脱颖而出,又更强调了对培养和普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实施监控。通过参与和实现科技创新,大学生甚至可以在校园里就开始逐步实现成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梦想。

  因此,打破单一的评价指标和实施办法,建立一个适用于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活动,适用于不同年级、专业的评价体系,特别是通过设置带导向性的评价因子,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是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广大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很高,这对于建立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非常有利。这一局面的取得,得益于高校对于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现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一些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通过设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政策导向上予以鼓励,解除制约和束缚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的因素,促进大学生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整合,同时,也体现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的目标,那就是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现有的评价办法在作用的发挥上还存在一定缺陷。

  现有的评价办法是以量化为基础的定量评价体系,社会、学校通过给予各种奖励或学分,鼓励少数突出者冒尖。这种定量化的评价体系从表面上看比较准确合理,而且也能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普及。但这种旨在选优拔尖的评价指标办法,又不可避免地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使得这项本需要极大时间和精力投入才可能有所收效的活动,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而且,对于参与的学生而言,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甚至可能导致某些青年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发生。

  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告诉学生,他们只需要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规定动作来逐个完成,就能顺利地完成学业。而很多现有的评价办法又没有明确地保证,如果学生完成了某些科技创新的自选动作,将直接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现有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办法又没能有效地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足,所以出现了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和在自身实践上表现出很大的知行反差。一方面积极崇尚科技创新,一方面又缺乏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创新成果只有尽可能地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征。但是按照现有的评价办法,技术创新因其更容易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受到偏重,而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却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或弱化。所以,现有的评价办法不仅存在评价指标单一、标准不尽合理,对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不强等问题,还直接导致了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人员、部门,涉及学校育人氛围的营造。不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会提出不同的奖励措施、管理办法等,这些都成为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不同的办法措施涉及不同的内容,但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其评价因子的设计都必须坚持共同的指导思想,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适应性,以保持整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的人才必须有较高的创新素质,而评价体系必须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尤其是主体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灵魂,实现“创新、创造、个性”的目标应成为大学生自发的要求;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等则是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评价体系应注重对个人或成员素质、能力进行评价,注重对创新性程度、对创新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促进形成研究团队,促进协作。

  科研活动需要相对稳定的团队,如指导老师、队员等,同时,科研活动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突破或收获。因此,这是一项需要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又考验意志、锻炼思维、苦中取乐的活动。这就需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和和谐的沟通能力。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样,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发挥创新作用的学生个体、个性予以尊重和充分发挥,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使得“偏才”、“怪才”有适宜的发展空间。

  创新是必须经过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的相对概念,而比较就会带来竞争。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带来竞争观念的树立。我们必须强调大学校园中竞争的和谐有序和良性互动,所以,评价体系中必须坚持竞争的道德指向,有才有德、德才兼备应成为我们评价体系必须发挥的一个重要导向作用。这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培养的优秀人才既要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同时又要有理想的支撑和高尚的品德。

  科学精神应是严谨求实、不懈创新的,是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的探索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开展科技活动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评价体系要能较好地克服现有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等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弊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实现普通育人和个性育人相结合,既鼓励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脱颖而出,更要着力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普及。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不仅为每个人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还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会应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这里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既反映推动这项工作的政策举措,又鼓励受教育的群体积极参与到这样一个环境中来,使得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只要跳起来,人人都能够得着”的现实目标。

  通过施行“创新学分制”、“科技创新奖”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在部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发明、专利、发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这不仅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观念的普及。

  通过设置“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方式,使更多的学生在求异性思维、敏锐观察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鼓励;同时,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得科技创新活动得到最好普及。

  在项目的认定上,要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交叉项目和有市场回报的项目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支持。要增加对人文科学创新的引导。涉及人文创新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其科技价值和市场价值因其不确定性,所以更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其实现市场运作。在设置评价因子时,应充分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显性的价值,同时更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摘 要:科技创新竞赛一直是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常用途径,高校在开展创新竞赛时是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一直困扰着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性别、年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剖析,深入的了解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在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水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群体趋向是否有明显的规律性等方面,解析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并对此进行策略分析.

  在谈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时提到,提高中华民族创新水平,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强国,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希望在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发展,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尤其要发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坚实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幅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水平饱受批评与质疑.资料显示,有68%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后,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或者“较差”,只有9%的导师和高校任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为“优”[2].在数据面前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推广和引入使高等院校似乎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但是究竟科技创新竞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多少平台支持,为了使科技创新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意义十分突出.

  本次调查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对本科及研究生共六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你对科技创新竞赛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所有年级选择“感兴趣”一项的比例均超过了90%,甚至大三的学生100%对科技创新竞赛感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热度”较高,而且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会在就业前到达一个峰值,可见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渴望还是很高的,也间接证实了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在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上是可行的.

  大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在另一项调查中发现了与高积极性相悖的调查数据.在本次学生调查中,对“你是否参加过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创新竞赛”的问题调查,大一有45.6%的学生参与过,大二、大三的参与比例分别是47.1%与43.8%,这显然于高积极性的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尤其大三年级在100%希望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中,只有43.8%的学生真正的投身到了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这里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搭建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在创新竞赛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专业科研竞争力,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对锻炼创新能力有明显效果的只占总数的58.7%,从数据中能够看出,有近40%的学生并不认为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有帮助.对这40%学生的二次问卷调研中可以看到,他们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动机占比最大的两项为“新鲜感较强”、“完成创新任务”.从这一系列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参加创新竞赛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只停留在了完成任务和获取学分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分析,加上从未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有将近7成的大学生并没有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得到锻炼.

  根据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是有着明显诧异的,因此,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只有所有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有一个全面的、深层的认识,成为一个惠及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创新竞赛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产生认知差异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主要由社会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组成.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上更加的全面,也更乐于组织团队参加创新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是构成社会总和的一分子,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人的组成,没有了人就失去了主体,也就没有了社会的概念;另一方面,人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存在,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并实现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的将社会关系模式嵌入到自我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具有多样性的个性激发,更有利于他们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程度.

  人处于社会的网络之中,社会网络的最小组合便是家庭,在科技创新竞赛的调查中发现,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度.一般情况下,在家庭中选择比较受尊重的大学生,以及家长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较为突出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且创新竞赛的目标及为自我带来的长远影响有着清楚的认识.

  高校是科技创新竞赛的主体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学生出现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差异的情况,学校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主导因素.在针对“你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与课程脱节的学生占43.6%、选择缺乏教师指导的占16.2%、选择缺少组织机构的占15.7%.从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导师还是组织机构都是高校可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利用好专业、科研、创新的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竞赛的胜势,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

  “在不同的情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境遇可能不同,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境遇下,其行为可能也有差异.”[3]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个体因素与其家庭氛围、受教育模式、家庭经济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性别的个体差异也会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有着影响,比如对调研学生进行性别分组,男性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感兴趣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对科技创新竞赛能力上的认识也要比女性相对较强,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所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认知度是由各种不同因素造成的,通过对各种因素的了解,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规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的差异.

  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程度,高校在竞赛组织过程中的管理的变革非常有必要,将科学的管理与有力的宣传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力度,宣传过程不仅仅是赛事介绍的过程,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宣讲的方式,通过展播历届优秀作品和团队的宣传片引起学生的共鸣,突出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程度.高校应适时扩大科技创新竞赛的参赛途径和比赛类别,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类别竞赛或者一年多赛的情况,让更多希望参加到比赛中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充分利用辅导员在科技创新竞赛中的组织作用,发动教学名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分层次分团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团队核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组队参赛.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非常必要.对本科生而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有时并不能为其团队的创意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保障,如果长时间不能突破技术壁垒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团队的创意搁浅,针对于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将青年教师充实到学生创新竞赛的团队中,进行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上的指导,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作用,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能够从科研道德、教学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课程脱节选项比例高达43.6%,对研究生的分项调查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高校课程的安排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关联度较低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为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少,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创新性课程的设置,这对大学生提高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是很不利的,高校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传授学生参与和进行科技创新竞赛的技巧,对科技创新竞赛可能出现的优势加以宣传,有利于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要建立起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奖励模式,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发现具有比较开阔前景的团队项目要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设置合理的竞赛奖励制度,包括奖金的分配,对获奖团队的表彰,将前景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选择性的运用到专业科研当中,将科技创新竞赛的成绩作为其他奖励、荣誉评比的依据,逐渐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比赛,锻炼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发挥自我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创造社会生产力,增加校企合作使科技创新竞赛更贴近生产要求实际,与企业合作可以使科技创新竞赛更具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现研亮点充实到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1〕杜侦,曹慧丽,魏琳华,李聪.依托科技创新竞赛 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3(9):153-159.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