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科技创新的方式十篇

Writer: admin Time:2024-03-02 Browse:110

  自组织创新网络在制造以及商业服务行业中应用广泛。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创新网络在科技管理中应用范围广,在科技发达的一线城市发展速度快,下面将对这种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分析。大部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来开展管理任务的,虽然网络传播速度存在差异,甚至在一些特定的区域不能够实现网络覆盖,因此在应用网络开展生产任务以及管理时会涉及到创新理念。这也是自组织创新网络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科技管理是企业增大自身规模的必然选择,创新网络技术应用在这一环节中与传统的管理方式出现一些冲突,需要在体系中做出改变。创新网络起步后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复杂程序简化为如今可以自主编写程序的全新模式。企业在构建网络系统过程中可以借鉴已经投入使用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企业发展的真实需求对方案做出优化处理,既能减少创新设计所用时间,还可以减少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冲突问题。科技自身带有极强的先进性,并且更新周期短,科技管理自然要顺应这一规律及时做出改变。

  在各类学科的研究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自组织,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将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设计具有全生命周期性的运营管理方案。自组织创新网络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是实用性,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设计工作,并对系统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获取系统设计时的各项参数范围,以及优化过程中可以改变的数值。其次是局部功能的强化。创新网络的使用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因此在功能组成上会显示出差异性。自组织创新设计要抓住这一特征,以使用目的为强化对象,确保系统具有可行性。自组织创新系统虽然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中运营,但各系统之间仍要保持相互独立,以此来提升使用过程中的运算速率。系统实现高效运转要排除阻碍因素,并提高网络稳定性,自组织创新理念需要科技管理方式不断进步,将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事先调控。自组织系统内部由众多功能层组成,规模大小各不相同。施行宏观管理方法的前提下也要针对各系统运营原理进行分层次监管控制。如果科技管理需求有所增加,原有体系中存在明显的落后现象,则应结合新结构对管理制度进行整改,更好的为创新网络所服务。

  在自组织创新网络的宏观潮流下,科技管理体制需要全面整改。但传统的管理方式应用时间久远,在企业运行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这为体制创新带来了阻碍。自组织本是独立的理论的理论体系,将其应用在科技管理中也是近年提出的最新观点,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隐患,如果规划阶段不能体现出风险控制能力很难保障创新网络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变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理论石岩性知识的可行性,创新网络研究已经足够成熟,但多数都局限与理论层面,实践应用较少。政府在对科研单位管理约束时也只是针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来进行,缺少对项目研发建设阶段的有效控制。自组织理念引入后这种管理制度无疑是落后的吗,不能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创新网络研发使用阶段也缺少体系的约束,大部分监管任务都有科研单位内部完成,加深了变革进行时的风险系数。通过上述几方面问题,将科技管理的具体变革方式总结如下:首先是要协调好体系与未来发展方向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掌握好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征,以科技来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制定出有效的约束措施,对创新网络设计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制度约束下科研单位才能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之间也要引入竞争,这样在科技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进步。其次是各单位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尤其是在科技项目的管理中,交流创新网络建设技术可帮助减少运营期间出的风险问题,项目从设计到最终的实施所用时间也能有所减少。将社会主流技术应用在自组织创新网络的建设环节中。缩小单位与市场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的管理方式做出调整,变革任务也因此而完成。应用创新网络技术时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会对项目建设情况产生影响。第三,发展创新网络的“基础设施”。对于短期合作而言,需要有作为第三方的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参与,中介机构要对合作各方的信息充分了解,并以提供担保、沟通各方的知识传递等方式为合作提供便利。比如,国外发展了为区域创新网络服务的“技术基础设施机构”,它包括多种类型的组织,主要功能是促进技术转移、提供R&D基金和创新活动咨询等,为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发展服务。第四,探索大学在创新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制。近十年来,大学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并未因创新网络兴起而降低,反而有所提高。知识数量的激增和创新速度的加快,更凸显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政府的科技管理不仅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科研的支持力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发挥大学在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科技管理不仅是作为一项职能,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过程。不确定性在自组织创新网络中并没有消失,合作创新仍然存在失败的风险,科技管理要在实践中探索多种科研组合,减少创新失败的损失。另外,适应创新网络的多样化要求,科技管理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总结创新网络间的差异,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创新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由于科技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到2007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相当于林业、牧业和渔业总和,林业比重只有3.8%。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增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资源紧张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此外,科技水平低而导致的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障碍。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单产增速低。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降低。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2%的农业,但由于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同时也消耗世界20%的水资源和30%的化肥、农药。三是成果转化低。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 -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 40%。我国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仅为48%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0%的科技贡献率差距很大。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当务之急。

  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又一障碍。

  在国家科技基础建设中,农业科技平台所占比重较低。截止到2009年,在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涉及农业领域的仅有23个,与农业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有关的仅有9个。在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涉农的只有30个。国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单位众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各自在封闭的系统内活动,互相之间缺乏优势互补的机制,总体运行效率较低。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方面还缺乏独特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0.43%,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3.29%和中等收入国家1.37%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设施条件简陋,无论是在试验条件、基础设施、科研力量,还是在承担课题和获得经费资助方面,都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相距甚远。

  我国农业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又集中在种植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但真正投入生产使用的不超过三分之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难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低。另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中介市场落后也是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滞后的原因。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成中央、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的布局合理、联合协作的具有国际优势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其成果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有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3)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发展环境,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和制定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有重大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等品种资源,具有遗传基因研究价值等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促进高技术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4)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吸引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正视农业科技的风险性、艰苦性特征,运用一流的待遇吸引和保留流动人才;其次,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理念,在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运用现代激励理论,不断提高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1]白宏.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问题,2002(9).

  [2]庞道沐.大力推进根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5(9).

  [3]张晓群等.加入WTO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

  [4]丁沧海.WTO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7(3).

  党的十以来,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强调: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需要强大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做支撑。

  高校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更需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尤其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校乃至社会发展。对高校和高校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这就要求高校要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在科技创新浪潮中,关注国家急需、瞄准世界前沿,做好战略布局,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引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离不开积极有效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学术探索的自发活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需要科技平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组织、调配和集聚。良好的科研组织和管理系统,能极大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潜能,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因此,高校科技工作管理者需要系统研究思考,如何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撬动科技创新,推动高校科技工作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从思维方式、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创新,通过持续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增长动力。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即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的本质,一方面,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另一方面,在于能够建立创新理念,打破常规、跳出思维定势、跳出经验定势,拓展思维视角,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敢为天下先。

  谋划和布局科技工作,需要创新思维。以制定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例,科技规划瞄准的是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因此,在研判形势、制定目标战略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创新思维,开展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一是要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注重新的形势和要求,紧密围绕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学校科技发展目标和方向。二是要注重与科技人员的互动交流、聚集智慧,从中获取灵感,在组织方式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种路径,从一线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等多角度发现现存的问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破解问题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探讨科研发展方向。三是要注重系统化思维,充分做好顶层设计,以此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和发力。同时,要综合平衡与学校总体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与人事、教学等发展规划的相互支撑。总之,做好科技工作的谋篇划局,需要战略性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适应发展形势及时转变观念的程度,这就要求科研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开放活跃,在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实践方式上,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创新性。

  高校要推进科技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要在全面谋划科技工作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更大的魄力和决心推动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制约科技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

  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首先要紧跟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系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方式、科技成果处置及收益管理权等方面率先进行改革,国家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科技计划布局正在形成。快速推进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给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9月,国家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这就要求高校要深入研究国家科技政策,主动谋划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科研结构和方向,聚集资源、发展特色,为高校科技工作新发展提供动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同时,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住影响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系统推进改革,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学校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此带动科研内涵和产出效益的提升。学校紧紧抓住学术研究决策、科研分类评价、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服务方式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在学术研究决策机制方面,学校强调学术研究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组建战略研究团队,推进军工特色高校智库建设;通过设立独具特色的“特立论坛”,建立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的提出、决策和研究启动机制。

  二是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学校积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考虑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特点的科研分类评价制度,对科技人员和团队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积极性。

  三是在科研组织模式方面,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综合多学科优势,先后成立了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共享平台,逐步构建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会同学院具体组织运行,以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研究院或中心、科研团队、学科性公司为主要基础科研机构的模式,更高效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在资源配置模式方面,学校逐步从支持项目转向支持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建立资源共享共用、有偿使用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资源配置使用模式和综合评估评价改革。同时,学校建立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风险共担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学校逐步建立开放、流动、协同、竞争、共享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点通过科研分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学校科技活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正呈现出新趋势,新兴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不同学科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更加明显,这些新的特征对科技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要求高校在科技管理中,要给予新兴技术、前瞻性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和更大宽容,特别要关注交叉融合技术,因为这一类型技术往往孕育重大创新潜能;二是要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有效衔接,建立全链条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密切结合,强化科技与经济的对接。

  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管理方式上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主动搭建涉及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整合性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一是学校鼓励文理工交叉,鼓励多学科融合与集成,针对凝练出的重大方向和问题,设立了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创新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的理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

  二是学校注重协同创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为出发点,设立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突破学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对于部级创新平台,探讨推进运行机制改革,为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奠定基础。

  三是学校着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合作共建研究院、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研究院等多种科技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合资公司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最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技术产品生产与经营、独立或相对独立核算的智力密集型的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以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的科技人员为主,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品技术附加值高。筑牢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入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联盟的构建进行研究。

  协同创新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从实践来看,协同创新多表现为参与主体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技术、创新方法等)分享机制,参与者通过某个共同目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是依靠企业内部和外部力量进行的一种技术创新活动。协同创新通过参与主体的深入合作、资源整合,可产生“1+l+1>

  3”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技术资本之间的交易成本,使合作主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更直接、高效,实现即时合作创新。本文中的协同创新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多样化协作,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

  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可获取互补性的外部资源,将其他企业和组织的优势技术和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协同创新的开放性。协同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服务等创新资源在参与主体之间自由流动。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容易获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服务等各种创新资源。首先,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自有资金,很少有正式的融资渠道。资金问题严重制约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更加了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和发展前景,从而吸引创新资金,解决其融资难题。其次,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人才结构比较单一,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他参与主体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最后,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更加便捷。

  2.协同创新的高效性。协同创新存在竞争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促使协同创新的主体在进行自主创新或引进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使整个协同创新系统高效运行。知识溢出效应是协同创新主体获取信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协同创新主体间信息传递具有多向性、及时性、便捷性,也使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协同创新的高效性,加快了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3.协同创新的共享性。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很多知识、技术、信息以及创新成果等存在共享性。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协作和交流的平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在协同创新主体间传递和分享。协同创新主体紧密联系,相互学习,共同创造新知识并进行知识转移,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协同创新的共享性,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第一,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的共享性,满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各种创新资源的需要,使其技术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第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能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科技型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中介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可通过图1来说明。处于内圆的是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处于外圆的上下游企业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存在纵向关联,分别进行设备、原材料创新和营销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共同构成整条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链。处于外圆的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结构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起到辅助作用。科技型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共同构成一个协同创新网。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协同创新网的核心,其他企业和组织基于各自的特征和职能不同,从不同方面与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第一,同一链环的科技型小微企业A和B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横向关联。一方面,由于产品和市场的相似性,存在着竞争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实力薄弱,单个企业很难独自完成某些重大的技术创新,需要合作攻关某项技术创新。第二,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基于需求和供给的纵向关联。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往往需要特定的设备和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往往是新型的,需要开拓新的消费者市场。上下游企业分别从设备和原材料的供给和产品的营销两方面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第三,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从政策、知识和人才、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根据上述对协同创新中各参与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分析,可以发现协同创新主要有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和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

  1.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是指处于产业链上同一链环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之间进行的竞合创新。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创新。它们虽属于同一行业,但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存在差异性,使得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有了基础条件。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就某些重大的项目和技术进行合作创新,可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2.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链合创新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率先进行创新,并通过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将创新活动向上下游企业传递。当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时,要求有新的设备和特定材料,这促使上游企业对其提供的设备和原材料进行创新。当科技型小微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传递到下游企业时,为了使新产品更快地被消费者认可,打开新的消费者市场,下游企业需要对其营销理念和方式进行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基于各自的优势进行不同性质的创新,有利于整合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大大提高创新效率。

  3.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是指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创新主体,其他机构辅助促成创新的模式。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专项拨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对其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创新,推出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其技术创新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技术和创新型人才,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中介机构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结构在辅助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自身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

  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罗杰·奈格尔(R.Nigel)最早提出了战略联盟的概念。但目前学术界对战略联盟的定义还没形成统一的观点。战略联盟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长期或者短期的合作关系。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协同创新是其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建立战略联盟则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是其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选择。

  1.战略联盟构建的原则。林奇(R.P.Lynch)提出了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三个原则:(1)达到战略目标;(2)在增加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3)充分利用宝贵资源。他认为达不到这三项原则,战略联盟就是非战略性的、不成功的和无效率的。

  2.战略联盟构建的流程。战略联盟的构建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确立联盟目标、选择联盟伙伴、确定联盟形式、联盟的建立、联盟的管理和战略联盟的结束。(如图2)

  第一,明确的联盟目标是联盟成功的关键。科技型小微企业可围绕技术、市场、资金、资源和人才等方面来制定联盟目标。第二,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要考虑资源的互补性和文化的兼容性。双方资源的互补性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主导优势,文化的兼容性能缩小双方的差异,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选择联盟伙伴时,既要看联盟伙伴能否与本企业进行资源互补,还要看双方在企业文化、经营战略、合作思路等方面能否兼容。第三,联盟的形式主要有合资、研发协议、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第四,联盟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减少日后的争端,维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第五,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协调系统对联盟成员问的信息传递和学习进行管理与监控,并定期对联盟的绩效进行评估等。科技型小微企业可设立专门的战略联盟职能部门,对战略联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杰弗里·戴尔(Jeffrey H.Dyer)等人认为,建立专门的联盟职能部门是获取竞争优势所需知识的关键,专门的联盟职能部门能完善知识管理、提高公司的外部知名度、提供内部协调、消除责任和干预问题。第六,当战略联盟结束时,要做好善后工作。

  1.横向联盟。横向联盟指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的联盟。战略目标主要是合作研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共同开辟新市场等。主要通过签订技术研发协议等形式建立联盟关系。科技型小微企业所处的高新技术行业特征及自身的实力决定了其很难独自完成技术创新。因此,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问可就某项技术或产品,建立战略联盟,可加快技术和产品研发进程,提高研发的成功率。如福特汽车公司与马自达公司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联盟关系,自1979年以来已共同研制了10种新车型。福特擅长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马自达善于开发制造,福特负责大部分汽车式样设计,马自达提供关键部件,两者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此外,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建立联盟,不仅可避免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还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与大公司进行抗衡,开辟新的市场。

  2.纵向联盟。纵向联盟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联盟。同一产业链的企业间形成合作伙伴,有效整合各自的资源、能力,可使企业获得在设计、制造、产品和服务上的共同利益,提高整条产业链的竞争力。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与上游企业签订设备和原材料购买协议,与下游企业签订产品销售协议等形式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盟,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使资源和信息在产业链企业间迅速流动,提高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此外,科技型小微企业还可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来建立联盟,通过信息网络与众多的上下游企业联接起来,为共同目标协调工作,发挥各自在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上的优势。虚拟公司的建立,不仅克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在地域上的限制,提高企业间信息交流的效率,还使其可以与更多的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

  3.产学研联盟。产学研联盟指科技型小微企业与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间的联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学研联盟的构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产学研联盟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其他机构为辅,以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为目标。十报告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党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其产学研联盟的建立提供了条件。政府应出台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学研联盟构建的政策措施,正确引导和鼓励大学与科研机构、金融与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学研联盟的构建,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设立专项资金对产学研联盟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推动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监控系统对产学研联盟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使产学研联盟得以巩固和发展。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学研联盟的构建。

  (一)推动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国务院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自主创新的这三种实现形式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原始创新是基础,集成创新是关键,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捷径。中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正由资源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全面转型,从已有的成功经验看,现阶段我国既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与基础创新能力,努力创造自主品牌和原始核心技术,同时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充分引进利用各国先进技术成果,发挥主观创新能动性提高自主创新效率。

  (二)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环顾国内,协同创新业已成为各行业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还较低,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创新评价制度、科技宏观管理等还不能适应新时期下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在新时期下的协同创新中必须把握两方面重点,一方面是创新主体的协同。另一方面是科技与经济的协调。

  (三)推动体制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要科学地创建并运行这一体系,我们必须理解其中的代表涵义和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熟悉市场需求,有实现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可以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有可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各类经济主体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都离不开市场这股无形力量的引导,创新活动要想融入经济主战场就必须顺应市场潮流。而目前我国企业在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上还比较薄弱,以现有的技术实力和能力很难与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公司进行技术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须根据企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创新方向与研发重心,最大限度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四)推动区域创新,积极发挥基层科技组织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基层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以及部门之间的资源在基层层面的整合与集成,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激励各基层组织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 流活动,搭建基层科技组织之间沟通与协作的有效平台是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革考核机制。科技创新是一把手工程,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只有一把手重视创新、重视发展,这个地方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各级政府要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系统工程加以推进。要在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以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上,加强对创新资源的系统配置和高效配置,实现资源的综合集成,进而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政策环境的完善是加快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加快推进科技计划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自主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助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综合运用阶段性参股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形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科技工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摘要】科技创新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与途径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中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定位、方式存在着偏差,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科技创新特点和我国现实,明确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因、定位、方式,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颜廷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服务经济、科技创新。

  按照熊比特观点,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与新的生产方式、开拓新市场、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源、实现新的企业组织体制,简单说就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相关研究证明,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日本政府通过多途径支持科技创新,使得日本战后科技水平迅速达到世界前列水平;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政府根据国情,将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作为创新方向,使韩国高科技得到迅速提升。但对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而言,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要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国已经延续了30多年的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要进行改革,但思路是什么?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索。

  一般来说,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努力进行技术创新是一种自觉行为,因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发挥着无形之手的作用,为了赢得竞争的胜利,企业必须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新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力,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也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但凯恩斯理论以及后来的多位经济学家都证明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从技术创新角度讲,纵观世界各国的科技活动,可看到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来干预、激励创新活动。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特别是政府的科技投入。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过:“离开政府的重要作用,几乎找不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例证。”综合已有研究,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科技产品包括知识产品和技术产品,二者都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一是具有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即任一消费者对知识产品的使用不会妨碍另一个消费者对该知识产品的使用,即消费边际成本为零。二是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知识产品和技术产品一旦创造出来,任何具有相关知识的人都可以使用,其高度的外部性使得排他成本很高。科技创新产品也是可以产生社会效益的,根据1999年OECD的结论,政府提供1美元的原始投入资金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会带来1.7 美元的社会收益。由于科技创新产品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加之科技创新需要高额的成本投入,在不能得到充分补偿的情况下,私人往往会更愿选择接受科技创新的溢出,而不进行创新,这显然会导致科技创新的市场失灵。为促进科技创新,政府通过财政手段给予必要的扶持,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

  2.分担创新风险。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创新者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总的来说,科技创新的程度越高,不确定性就越高。著名创新研究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森伯格在谈到创新不确定性与风险时,特别强调了“创新的尝试大多数情况下以失败告终”。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之多,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即使是在能够正确预测当代95%的技术后果的3M公司里,也承认其50%的非相关产品或世界首创型创新都失败了。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对创新最大的影响就是造成了创新的时滞,一项科技创新从发明创造到大规模商业化过程往往需要经历数十年的时间。同时,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还直接导致了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据调查,世界上产生收益的创新占全部创新的比例不到10%。高投入的科技创新一旦出现差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从而造成企业创新恐惧症。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导致大部分企业难以承担科技创新高投入、高风险的负担,使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会达到最优水平,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干预,直接或间接地分担创新风险,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一般而言,外溢效应越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技术创新活动,政府的参与程度就应该越高。

  3.弥补创新系统失效。在既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由于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科技创新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偏差,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关注市场需求较少,关注成果的发表、影响较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缺乏动力,造成整个创新系统低效率。科技创新系统失效其实是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缺陷,与实现国家或区域政府的创新目标有一定差距,这时政府采用科技支持政策,将产学研创新目标聚焦起来,弥补市场失效,使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或区域创新目标。

  4.实现国家战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构成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因素,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政治地位、精神力量等产生直接影响,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兴旺、繁荣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但科技是多层级、由各市场主体来体现的,为了未来发展,以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的先机,政府只有通过政策支持让各市场主体积极创新、努力创新,提升国家或区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各国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的重要原因。

  从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看,他们大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手段对科技创新进行鼓励和支持。

  1.从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看,有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政府的直接支持主要是通过制定科技计划、搭建信息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基地等方式来实现。法国是直接支持的代表。法国政府在经济管理和科技管理方面仍是中央集权制,主要由政府控制,因此,技术创新活动行政干预较多,各方面权力主要集中在巴黎。就创新信息平台看,2000年法国拨出13亿法郎专门用于网络建设,目前已有的网络包括路上运输研究与开发计划网络、土木工程和城市网络、燃料电池网络、植物基因组网络、人类基因组网络、健康技术网络和欧洲标准食品网络、动物基因组网络、全国远程通信研究网、全国软件技术网、微米和纳米技术网、视听和多媒体研究与创新网等。美国的政府在技术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主要采取间接方式。美国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更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宪法所规范的各种法规、科技政策的保证,以总统为首的科技领导机构,研究与开发和教育的高投入,以及能包容多元文化、鼓励自由思考、独自创新的社会氛围,使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和超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美国鼓励和保护中小企业创新是其科技政策的重要体现,政府主要通过对更多的小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增加资本供应的易得性、支持技术创新、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政策管制、为中小企业开拓国外市场以及加强美国的劳动力来扶植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2.从支持科技创新的环节来看,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贯穿于整个创新过程。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创新是一种网络化的结构。但为了分析简便,我们将创新看作是线型过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分析世界各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就会发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其实是贯穿于整个创新过程的。但从多数国家看,一般在这一过程中从基础研究到市场营销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逐步降低的,即政府更加重视基础性、公共性的科技创新,而不愿破坏平等竞争的环境。

  3.从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手段看,主要包括财政支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组织协调政策等。以日本为例,其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直接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补贴,补助对象是政府和大学的研究机构、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的经费或研究开发所必须的设备费和运转费,一半由政府补助金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对有关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减免税收,如早在20 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分别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税制》。贷款优惠政策是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企业R&D活动提供贷款。组织协调政策的实施方式包括委托式、联合式和重点资助式。委托式是指政府委托有关科研机构或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其费用由政府拨付。联合式是指政府支持企业就有关重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建立联合开发组织,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为这种联合组织提供优惠政策和保障服务,并在必要时参与联合组织中企业间的协调。重点资助式是指由政府出面,组织有关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进行重大项目的科研开发,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总体上看促进了科技创新,国家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因为体制原因,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定位不清。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是有原因的,正如前述所分析的,但因为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形成了惯性,并没有真正研究分析过这些支持计划、政策是否合理,包括是否应当设立这些专项支持资金或支持计划,还包括这些支持资金或计划的结构(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是否协调) 是否合理。所以,目前存在的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定位不清,需要追根溯源,让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有理有据。

  2.目标不明。资金分散,多个部门设立,并且没有协同支持。掌握科技资金的政府部门和部门内部缺乏有效沟通,形成了部门资源壁垒,客观上形成了以部门为单位、以司局处室为单元、以项目申报管理为特点的粗放型多部门分散管理体制。如目前科技主管部门设立科技支撑计划,发展和改革委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设立技术改造扶持资金,等等。这些涉及科技创新的资金分设在不同部门,也没有互相协同,各自为战,造成资金分散,效率不高。

  3.产学研结合不紧。在目前体制下,产学研各方都有自己的目标,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利益共同体。科技创新主要包括技术需求发现、创新创意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造、成果转化与商业化、技术社会效用化等环节,由于世界范围内创新组织对知识及技术掌握呈现出明显的“深度的加强”和“广度的减少”特征,产学研合作成为必然。但目前目标偏差较大,企业更关注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大学和研究机构更关心申报课题、和获奖,中介关心有收益的“搭桥”,形不成目标一致、以技术领先、产业化收益高为目标的创新利益共同体。

  4.效率不高。目前,一是因为政府支持资金是资助型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虽然包括无偿拨款、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但总体来看以无偿拨款为主,并在企业研发中占比不大,政府资金的使用效果不佳。因为没有科技投入效率与效果的明确要求,也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科技创新资金更注重初始分配,也较少关心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与效益。二是评价财政科技资金方法有偏差,市场化导向重视不够,过多关注、成果鉴定,偏离了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

  5.体制冲突。税务、金融、科技等部门目标不一导致创新优惠政策的落实存在障碍。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涉及科技、发改、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需要这些部门协同,才能达到支持科技创新的目的。但在实际中,一些部门往往从自己部门利益出发,不执行相关政策,造成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难以落实。

  完善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方式其根本出路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特殊性,初始条件明显不同。一是体制逆向完善,没有经验可循,需要探索。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体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已经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就科技体制而言,深化改革是逆向的,是破除原有体制后再建立新体制,其难度很大,改革次序至关重要,需要认真研究,谨慎从事。二是创新资源误配,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平台等游离在企业外,存在大量同质性或定位不清的创新机构,深化改革的难度很大。如何在充分发挥原有组织作用、将原有创新组织归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的改革有了不少教训。三是中国地大物博,31个省市自治区特点突出,科技创新在不同层级上如何定位,采取何种方式是应当研究的问题。就河北省而言,拥有18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近7300多万人口,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大国经济样本规模,如果简单地学习发达国家做法过于教条。并且,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进行了科技资源布局,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各相邻区域间重复建设问题也很突出。这些都是我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方式改革的重要前提。根据国际一般规律,结合我国特点,提出以下思路。

  1.明确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因。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达国家经验、科技体制改革方向等综合考量,对现已经存在的政府科技支持资金进行研究和梳理,不符合政府定位的应当取消,对需要设立的要明确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能与作用,给其一个科学合理的“出生证”。同时,要根据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的特点和科技需求,研究全国整体的政府科技资金设立的原因与可能性,避免重复和低水平创新。根据改革方向,对应当加强的和应当取消的,分别明确思路,加快改革。

  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政府支持机制。硅谷之所以是创新的摇篮,是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栖息地,与众不同的不是这里发明的技术,而是把这些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并将其推向市场的机制。换句话说,硅谷的故事是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的历史。著名创新研究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森伯格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创新的报酬, 技术决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以市场需求导向来实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目的,是应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健全以企业为主、专家和中介机构等为辅的技术创新需求市场发现机制,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机构协同破题的技术创新机制;健全以利益为纽带、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使参加技术创新的各方都接受、各方都努力创新的利益均衡点上;健全以解决市场失灵、支持战略前沿为目的的政策促进机制,形成政府支持政策的合力;健全市场化的、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为目标的技术创新资源流动共享机制,使创新资源在全社会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创新要素快速流动的创新分工与合作关系。

  3.根据不同阶段确定政府支持强度。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其所遇到的问题、生存发展的关键点是不一样的,需要政府按照所处不同阶段和创新形式进行分类支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初期,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要高些。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逐步降低。但从国际经验看,一般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较高,在经济繁荣期,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降低。

  4.与深化体制改革相结合。将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方式完善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支持创新的同时,解决好科技创新资源误配置问题。主要包括深化科技事业单位改革,将同质化的单位进行整合,在定位明确基础上整合资源;深化教育体制和科研院所改革,让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一步明确定位,积极参与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机构、风险资本等热心提供资金支持,为新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

  5.建立分散决策的资金配置与考核机制。转变科技计划管理方式,使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配置到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上,是提高政府科技资源效率、破解技术关键问题的关键。一是将政府支持科技创新资金分配的决策权分解,将项目建议立项权、支持资金分配权、绩效评价考核权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与处室中,既可提高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又可减少偏差与腐败。二是建立科学严格的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按照市场规则由第三方进行评估,提高政府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2]刘国新,李兴文.国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1).

  [3]颜廷标,张学海.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N].经济日报,2014-04-01.

  虽然北京地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高度聚集、资源丰富,但是这些创新平台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力度较弱。在全国层面来看,北京地区各类科技创新平系的科技资源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科技创新平台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方面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科技体制的限制,科技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力度有限。虽然北京市通过建构科技条件平台等方式,在整合各类科技条件平台资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许多科技资源仍然无法实现开放和共享。第二,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度不够。在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内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联系较弱,各自凭借自身的创新优势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各自为战,协同的整体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创新体系下,一些科技创新平台缺乏开放、共享理念,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自身定位认识不到位,导致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度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拥有丰富科技创新资源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缺少将科技资源拿出来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建设意识;二是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度有限;三是有着共享科技需求的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平台的科技资源意识不足,这种共享需求没有与科技创新平台的供给形成对接。第三,平台专职人才队伍不稳定。由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平台专职人才队伍尚显薄弱。在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专职人才队伍中,因为缺乏专门的人才评价体系,往往采用科研人员或者技术开发人员的一般评价标准,使得科技创新平台专职人员在这些专门评价体系中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论是科研还是技术开发,平台专职人员都无法与专门的科研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做同等的评价。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平台专职人才也会受到影响。这就一定程度导致了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不愿意在科技创新平台从事专职工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第四,科技服务和产业化能力弱。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上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在科技创新的链条上,凭借丰富的科研资源,北京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研发能力强。但是,与强有力的研发能力形成鲜明对比,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较弱。以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为例,北京地区在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究开发类平台中占据全国领先优势,但是在技术产业化类平台和技术服务类平台建设方面,却没有体现出全国领先的优势。

  体制机制安排直接制约和影响科技创新活动。好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坏的体制机制阻碍科技创新。北京地区科技创新平台面临的体制机制体现在:其一,缺乏平台建设的整体性体制安排。北京地区集聚我国最为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国家科技战线上的“五路大军”(中科院系统、高校、中央部委科研机构、国防科技系统及地方科研机构)在北京都有着重要的布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民营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也在北京聚集。但从政府科技管理体制的结构安排上看,由于缺乏针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机构设计或制度创新,北京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较低,整体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阵容强大的北京地区科技创新力量没有形成创新合力。之所以形成这种低效的创新格局,关键原因在于北京地区缺乏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整体体制安排。其二,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除整体上的体制安排缺失外,北京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面临中观层面的一些运行机制问题。比如,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乏多元化持续资金投入机制,缺乏科学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等。其三,与创新平台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在科技管理中是一个新事物,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机制也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此外,在科技创新平台相关的法制和政策保障机制方面,相关政策配套刚刚起步、还不完善。

  摘 要: 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高职科技园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中小企业孵化、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具体的结合高职科技园的功能定位,进行高职科技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究。

  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经济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发展格局。对于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无论从教育资源、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来讲,都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科技园顺应时代需求应运而出。其对技能人才培养、创业孵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高职院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培养创新创业的战略性平台。如何面向市场,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等各种力量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科技园是当下应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目前,高职科技园创新模式发展,面临系列问题:怎样融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资金等关系,理顺运行方式,创新科技园的管理机制均处于探索之中。

  通过高职院校和政府、企业合作,创建人才培养、企业孵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的高职科技园。在科技园建设过程中引进知名企业进驻,形成“校中厂”的办学模式。充分的贴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结合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设计和职业规划标准发挥企业优势,共同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操作能力,打造高技能型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1)高职科技园充分利用入园企业了解到市场行业的生产行情,加强对学生培养方式的共同规划设计,基于联培共育的嵌入式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校企资源共享优势,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2)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充分依靠科技园内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心对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实践性教学。一般情况下,科技园内部的研究中心都拥有实际生产环境的工作场所,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入科技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性项目研究过程中来,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环节的有机融合,达到零试用期人才培养目标。(3)高职科技园运营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聘请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促进教师的科研源泉。也为学院人才培养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科技园模式的创新建设规划,聚合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官、产、学、研、金的有效融合,实现政、企、校多方共赢局面,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的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自身拥有的师资力量、土地资源和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并和园区内部的企业进行联合,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通过在高职科技园开展实践研究,解决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充分的重视到技术市场化的推广,将技术创新及其创新成果产业化,拉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科技园的灵魂是高科技人才,只有充分调动高科技人员参与园区的建设,才能使其发展充满活力。充分的利用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的政策优势,以支持学生、教师或科研人员灵活多样的方式到大学科技园中创业。同时,不断吸纳优秀科技人才、创业人才进驻园区,重视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创造让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和合理流动的机制和环境。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园的综合竞争力。

  在进行高职院科技园模式的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科技园内部企业的联合,建立校企联合培训机构,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不仅仅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还要对区域内的所有人民群众提供技能培训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地人才支撑,加速实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企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转型。

  在进行高职院校科技园模式的创新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科技园的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高职院校科技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高职科技园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不断适应科技园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高职科技园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战略竞争机制,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进行高职院校的科技园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创新的系统性,制定高职院校科技园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为入园企业发展提供保障。(1)充分的利用好高职科技园的科技优势,将高新科技项目在科技园内部进行孵化,及时的将高职院校科技园中的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2)高职科技园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3)高职科技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高职院校的师资、科研、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源动力。

  通过近几年高职科技园实践发展,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新形势下更应抓住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果断采取措施:(1)紧抓各项政策机遇,发展园区内涵建设;(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高职科技园长期稳定发展;(3)创新机制,实现特色发展;(4)深入前沿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高职科技产业园这个世界经济浪潮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陈福明,陈斌,李奎.以共建共管方式建设高职院校科技园区[J].中国高校科技,2011(06).

  答: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熊彼特教授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即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运用到经济中的首次尝试。弗里曼将创新的概念扩大了,认为其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三重概念。

  20世纪后期产生新经济以来,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到生产上的使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缩短,缩短到十几年、几年。新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的新发现直接推动技术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直接推动产业创新,如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从科学发现到在生产上应用(尤其是产业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意味着利用当代最新的科学发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新技术可以实现大的技术跨越。例如,新材料的发现,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破都迅速转化为相应的新技术。由科学技术重大突破所产生的科技创新以及由此推动的产业创新,才能真正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上实现由跟随向引领的转变。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基于以上分析,我把创新型经济定义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

  答:是的,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波特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在流行的提法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事实上,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是指集约使用物质要素,提高要素使用的效率。但这种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尽管包含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并没有摆脱物质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架构。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由创新来带动。其不只是要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创造新的增长要素。应该说,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是比集约型增长方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最能反映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增长方式。

  答:创新有多方面内容和要求,这里是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角度定义创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提出自主创新问题,有两个方面要求:首先是从跟随创新转向引领创新。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实施跟随策略,通过学习和引进,在发达国家之后发展高科技和新产业。由跟随型的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技术,发展的新产业也是国际市场上开始产能过剩的产业。而现在技术进步的源泉更多的来源于科学的发明。目前正在发生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个国家都是均等的。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有可能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引领创新,也就是说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重点领域处于同一个创新起跑线。其次是从引进创新转为自主创新。引进创新的源头在国外。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不在我们这里。这种引进创新能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产业水平,但不能改变后进地位。自主创新则着眼于原始创新,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这反映我国经济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创新无国界,现代经济增长是以划时代的创造发明为基础的一个过程。任何单个国家的创新都有其国外同行的研究基础,自主创新不拒绝在主攻同一创新方向过程中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新发明、新技术。这就是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结合。

  答: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环节,即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科学发现和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这三个创新环节相互联系就构成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路线图。这也表明,科技创新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是产学研多个主体介入的合作创新活动,由此就提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科技创新体系涉及产学研各个环节中的主体相互间的合作和互动。创新所要求的要素的新组合不仅仅是企业对已有要素的组合,而且要对创新的三方面工作进行新组合,形成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

  科技创新的路线涉及由大学的知识创新到孵化高新技术再到企业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过程。这两者的互动表现为两者的相互导向,由此解决了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结合。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追求的是学术价值,追求的是学术领先地位和重大科学发现;企业家追求的是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两者的结合能够把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结合起来,从而使创新成果既有高的科技含量,又有好的市场前景。

  论文摘要:随着近几年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自己的教育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高校开展并普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理工科院校历来强调提高学生的科技动手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自助式实验室”和“车间大课堂”两种适合理工院校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学府历来都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对教育成果需求的不断加大,各高校对自己的教育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高校开展并普及大学生科技创新。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由此可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是高校培养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方面,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具备主动钻研科学方法、积极了解前沿科技动态的精神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技巧和应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许多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理工科院校,历来重视提高学生的科技动手实践能力和拓展创新思维。然而如何立足高校自身实际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

  针对学校的这个特点,本文对以下两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一是着眼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自助式实验室的作用的自助式实验室模式(学生独立进行查资料、定方案,开展实验,参与自助式实验室);二是着力体现综合实验的应用性、实用性和推广性,尤其是结合生产与科研一线的相关工作的车间大课堂模式(产学研相结合,走进工厂大课堂)。

  理工科院校学生有很多时间在实验室。因为不仅教师上课需要演示实验,学生课外作业也需要做实验,有些科目还要对实验进行考试。如此多的实验活动贯穿在师生互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果老师和学生仅仅是将它作为一个授课目标或考核形式,而就白白浪费了巨大的科学创新机会。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偶然间会有过对某一领域天马行空的超前想法,而这些看似异想天开的思考中或许蕴藏着未来尖端科技的巨大突破。这些想法很可能是科学理论的雏形,但是如果没有通过实验检验,雏形可能永远也形不成科学理论,那么这些闪光点也就白费了。因此为了让学生的实验行为能变“被动式”为“主动式”,能够自发地对自己超前的理论观点进行实践,我们提出了自助式实验室这个模式。

  自助式实验室不是实验室的名称,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由教师带领着完成教科书上已有的实验操作的同时延伸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发主动地对未知的实验理论进行探索性操作。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完成实验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自助式实验室模式以传授实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为立足点,以创新思维、实验设计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达到培养科研创新大学生的目的,同时又避免资源的浪费,自助式实验室要做到有层次、有规范,分阶段地开展,才能张弛有度、合理利用、有序展开。

  聘任学科内的教授、博士等资历深厚的专业学科教师作为自助式实验室的指导名师,每周定期开放实验室,一方面负责保养设备和更新材料、以及维护实验室的秩序,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生实验操作方式进行指点及检验实验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各种偶然间产生出的关于科学的想法,在最开始都只是具有一个很模糊很超前的概念,这个概念拿到实验室里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操作。这个时候就需要指导老师运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来指点学生如何整理思路、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准备资料以及如何开展操作。学生最终无论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都是对创新理论的一次检验,丰富了开展创新活动主体本身的知识。这样经过不断的磨合和完善,最后形成老教授指点年轻教师,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的有层次的指导体系。

  创新性实验是科技行为的一种,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就要求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也要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细心地撰写自己想法产生的背景、过程,做实验的步骤、方案,参考的文献,指导老师的建议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等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在实验前期准。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