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科技创新照亮中国梦

Writer: admin Time:2024-04-01 Browse:92

  “2012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他们的创新成果,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或显著改善了百姓生活;或将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他们的精神风貌,是中国数百万科技人员的缩影和真实写照,让我们对这些科技创新人物致以崇高的敬意!”2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热情洋溢的开幕词中,“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2年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以下简称“科技盛典”)拉开了序幕。“科技盛典”由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防科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报社协办。在这场科学家盛宴上,那些2012年对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走出了日夜奋战的实验室,走进了星光熠熠的演播厅。他们身着华服,神采飞扬,以妙语连珠的智慧和沉稳自信的风度,成为当晚最耀眼的明星,也向世人展示着新时期科技创新铸造的美丽中国梦。“70后”的她,拥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和灿烂的笑容,追求时尚也热爱生活,拍照时喜欢做出古灵精怪的表情,也有自己崇拜的青春偶像。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科学家。29岁时,她受聘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仅仅用了5年时间,她就带领她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析出5个膜蛋白结构。这项生物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使她迈入了世界优秀结构生物学家的行列。她就是当晚第一位出场的科技创新人物颜宁。当颜宁站在舞台中央时,观众的感受恐怕只有用“惊艳”才能形容。真正让人惊叹的是颜宁对科研的描述,她说她愿意“宅在实验室里”,因为“生物学研究就像坐过山车,高高低低让人欲罢不能”,而研究中看到的那个世界“很美很神奇”。同样让观众惊叹的还有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和他的研究团队。去年,他们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这一科学成果世界瞩目。也正是这个团队,在现场播放的自制视频中,不仅能用方言把他们位于大亚湾核电基地的中微子实验站“颠覆性”地描述一番,而且不忘赶时髦地摆起了当下最流行的“航母Style”。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让观众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其实,颜宁和王贻芳只是中国新一代科学家的缩影。这些科学家,不仅有智慧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不乏生活情趣。“科技盛典”上,他们仿佛卸下了头顶那神秘的光环,离我们更近了。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意味着什么?“科技盛典”首先用一把板胡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这把板胡可不一般,因为它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从打印机中取出的板胡,在现场的演奏者手中同样能流淌出美妙的音乐。时而婉转低柔、时而高亢激荡的音乐让观众如痴如醉,不禁感叹现代科技的神奇。中国骨科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王岩就是用科技创新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坚定践行者。作为一个“发明控”,从医30年的王岩创造了20多件新发明,其中有40%的发明成果已在国内外200多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他说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治病、治好病,同时根据在临床中发现的难题,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而作为一名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科学家,王岩觉得“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改变人生、改变未来,还可以重建人的尊严。”王岩运用科技创新方法,使重度脊椎畸形患者胡立平重新站了起来。演播现场,老胡那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就是对科技创新改变普通人生活的最令人动容的表达。对于普通人来说,科技创新的原理也许太深奥难懂,但是“科技盛典”却用最生动的方式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2012年,注定要载入中国科技的史册,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让国人振奋的创新成就一一问世。势不可当的中国科技的前进步伐,已经迈出了国门,它们翱翔于遥远的太空,踏浪于蓝色的大海”主持人石琼璘深情的讲述仿佛让人们回到了过去一年中那一次次令国人振奋的瞬间。从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的交会对接到“蛟龙”号的7000米深潜,从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交接和歼-15舰载机的成功上舰,到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升空,当这一幕幕难忘的画面再一次在现场播放的时候,我们的心也被震撼着、感动着、澎湃着。是的,中国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中国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铸造一个强国梦。而这个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来。“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创新,完成了对亚太地区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短片中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告诉我们,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前进了一步。“人类对时间、位置信息的精确需求无止境,导航大有可为,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北斗导航打造成卫星导航领域的第一品牌!”面对未来,“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任务团队的信心赢得了现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十个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十段催人奋进的科技创新故事;四个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特别奖团队,四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当荣耀降临,他们在“科技盛典”上享受人们的欢呼与庆贺;当闪光灯褪去,他们又将回到科学研究必须坚守的地方。那里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在艰难前行中依旧保持的信念与力量。

  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刘玉堤将军(中)向歼十总师杨伟(右)赠送书法作品。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