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密码

Writer: admin Time:2023-07-26 Browse:140

  数月前,哈佛大学校园中心原塞克勒博物馆开辟了一处专门展示中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媒体空间CAMLab Cave,这是由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搭建的文化遗产主题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剧场式展览,不同于文物藏品陈列展览,它融合了VR、AR、全息投影、动作捕捉等前沿展示技术,聚合了教学、科研、展览等多种功能,在全球视野下讲述中国艺术、中国建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青年展示与解读中华文明的魅力。参访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引发我去思考如何借助艺术与科技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如何在当代“烹制”跨文化传播的时空盛宴。

  在CAMLab Cave开幕式上,汪悦进教授娓娓道来“洞窟(Cave)”这一展览空间构想的来龙去脉。他没有拘泥于向师生解释东方佛教、道教中的禅修洞窟、修行洞天等概念,而是采用西方知识体系中的“笛卡尔剧院”身心关系模型来引出空间的立意,并用调研中探访过的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石窟寺、山洞图片来直观呈现这个位于哈佛校园的展示空间与现实中的人类文明载体——洞窟之间的关联,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建构对展览的时空认知。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学者、青年学子阐释东方文化的精髓要义,这种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绝非易事。但从开幕式现场的座无虚席、台下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可以看到汪悦进教授及其中国艺术实验室已然掌握了跨文化传播的密码。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悬挂着一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我想这就是第一组密码,在文化多元、多样之上寻求并演绎其中的共同与共通。这种“共同性”可以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普遍秩序、伦理道德与终极思考,也可以是直击人类个体思想与情感的微观认同,比如技艺的精湛、美的体验、记忆的价值等。正是着眼于共同性,中国艺术实验室的各类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各学科专业的优秀人才参与其中,从项目协作中贡献所有、汲取所需,这也使得项目成果拥有了全球化视野、世界级水平,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实验室的学术转化高度体现了全球跨学科人才创新协作平台的属性。比如,开始于2018年的“建筑之躯”项目,旨在从中国各地代表性古建筑中探究各时期中国建筑的设计思维与空间想象,横跨建筑史、艺术史、文学史等多个学科,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空间、雕塑、铭刻、绘画以及陈设等元素都予以采集、研究,并整合、转化、呈现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中予以展示、用于教学。目前已在CAMLab Cave展示的“建筑之躯:辽塔”(应县木塔)子项目,宏阔而精妙的视觉渲染、启迪心智的叙事结构、恰如其分的音乐音效……何以实验室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超脱于简单的“炫技”、每个视听元素及其组合都是如此美轮美奂而直击心灵,总能传递出深厚的思想与独特的意境?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的背后都有强大而多元的项目团队。该项目在学术探究阶段就是在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等高校机构通力合作之下开展的,历经多轮国际会议、国际工作坊的智慧碰撞;而转化为沉浸式多媒体展览的过程更是全球协作的结果:在成果发布现场,从北美、欧洲到亚洲,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专家、技术人员通过大屏幕介绍自己所在机构、从事专业以及项目分工时,让人尤其觉得震撼。

  中华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抱有怎样一种“资源观”更有利于发挥其当代价值、扩大其传播力影响力?实际上,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挖掘与开发反而可以使文化资源增量、增值,开放与共享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输出、影响力扩大,鼓励协作、惠益他人才能使中华文化升格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全世界的主流文化。实验室即是基于中华文化、东方艺术构筑起了共享共创的全球性平台,让中华文化资源的学术挖掘、内涵外化、表达活化成为了全球跨学科人才创新协作的主题,让中华文明为世界共享。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如何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是当代人文社科学者肩负的重要使命。东方古国的辉煌过往为讲故事提供了充足、独特且生动的素材,但仅有素材是不够的,怎么讲述往往决定了故事有没有听众。人类的思想在演进,时代的焦点与困惑也在改变,符合当代思维、易于感知体验、引发普世共情、激发参与创造的“新编故事”才能被广泛传播,这是第二组密码。

  中国艺术实验室已然成功转译的古代文明“故事”既包括古建、园林、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舞蹈、戏曲、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华文化样本与想象力、创造力相结合是其共同的特点。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转译融会了当代研究者跨学科的学术思考、当代艺术家再创造的创意构思,更引入了激发公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讲述方式。比如实验室项目“Cave Dance(窟·舞)”对敦煌乐舞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将静态壁画和专业舞者的动作捕捉数据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最终生成动画动作序列的人机协作编排模型,以一组数字装置的形式进行展览,为参观者呈现了敦煌舞蹈的动态世界,并引导观者去思考敦煌乐舞所包含的丰富文化想象。

  在CAMLab Cave中,参观者沉浸于情境之中,可以直观感受,可以步入探索,也可以互动交流,甚至可成为被展示的对象,呈现在屏幕之中。展览说明文字也是平等互动、开放探讨的语言,旨在促进参观者想象、思考、表达,从被动的观察者转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实验室建立的“文化遗产体验剧场”模式,实现了“讲故事”到“体验故事”的转变。剧场让文化遗产得到更为完整的展示、更为丰富的阐释,带领观众体验不同文化时空的物质遗存,并超越表象进入文化时空的精神世界。汪悦进教授就曾谈道: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最核心的一种精神或者说关怀是塑造一种体验,让大家感受到进入特定体验之后所产生的新认知。CAMLab Cave中正展出的项目即在用数字媒体将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思想予以物质化、外化、体验化呈现,继而激发人们去想象与思考。

  从纵向的历史轴线来看,文明的赓续在于后继有人、枝繁叶茂,要始终具有发展演进的动力、创新创造的活力;而从横向的时代轴线来看,文明的载体势必形态多样、与时俱进,前瞻性的布局将为中华文明链接未来、造福子孙积蓄更多力量。

  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双创”作为连接点。衡量文化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参与文化的能力,而鼓励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好给予了年轻人参与文化实践、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也成为了备受年轻人关注与热爱的文化形态。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在体验、学习、传播、传承等各类非遗实践中找到了乐趣、认同感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每个参与的个体都成为了非遗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来源。

  非遗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通用语汇,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以非遗为纽带,前不久我在哈佛大学塞维尔厅(Sever Hall)举办了一场“非遗里的当代中国”分享活动,通过讲述各地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实践展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与生活文化,在哈佛园营造了一个共享中华非遗独特魅力的文化空间。这次活动立意于让更多当代人分享和享受非遗带来的滋养与活力,也传递了海外华人与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普遍珍视与主动传承。

  以网络虚拟空间的“新传承”作为连接点。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文化参与的方式与路径不断向网络虚拟空间拓展,基于网络媒介的新场景、新业态成为了孕育文化、发展文化的新空间。比如,新媒体已然成为文化遗产价值弘扬的重要平台。文化遗产在维系身份认同、慰藉人类心灵、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新媒体广泛传递;数字化的遗产资源可为文化创意、社会创新提供不竭素材,利用新媒体开源共创的潜力巨大;此外,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也可助力网络治理,科技、数据、媒介本身无法守护“精神家园”,但当它们与文化内容相结合时,就可以生发出守护功能。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方式,渗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也将与人类文明走向密切相关。因而,人类过往文明产物在当代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应以积极、超前的态度看待技术革新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预见中华文化与新兴技术手段、传播渠道、消费业态相结合的巨大潜力,鼓励各门类文化艺术探索数字化生存、虚拟空间传承的崭新路径。

  如何把我国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有助于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思想智慧传递出去,首先是求同,促进中华文化资源的全球共享;其次是转译,用当代人热衷的讲述方式与体验方式播种中华文明;最后是创新,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双创”、网络虚拟空间的“新传承”作为连接点。当中华文化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惠益世界人民,全球人才将中华文化作为创新创造的资源要素时,文明的影响力才是空前的。

  杨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中国艺术实验室访问研究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