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科学技术创新观精选(九篇)

Writer: admin Time:2023-09-02 Browse:190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在科学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内化并形成遇到类似观察难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观察技术的不断创新。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揭开一个未知的世界,这种全新的领域开拓,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作用是很大的。

  创新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1]。包括人才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

  1.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资源。高校要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转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以人为目的,尽最大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牢固树立重实际,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也要兼顾一般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通过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重点培养。防止高、精、尖稀缺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的流失,将其流失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对可发展人才要加速培养以及保护,确保人才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营造讲诚信守道德的良好学术氛围。科学道德、学术风气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优良的学风传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他们无怨无悔献身科学、发展自己学术事业的精神力量,也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命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不乏捷径型人才。他们以追求个人名利为根本宗旨,把、出成果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其结果是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重复,扰乱了科研秩序。有调查显示,77.39%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2]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目的地进行学术道德建设并设立监督机制,在学术活动中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借助外部力量有针对性地的介入,促使学术活动者在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作用下行为变得规范。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目前高校仍大范围存在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学术道德时有失范,宽容、开明、平等交流的制度、机制尚未完善等负面因素,建设高校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环境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新高校顶层的思想观念。科技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起着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高校顶层对创新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只有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将人才意识和创新价值观贯彻到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人才培养发展与国家创新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地将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关键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才能积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顶层要以人才为本,转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2.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评价机制。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对科技活动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科技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高校要针对自身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完善和健全科技评价体系。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解决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要通过合理的遴选机制来保障,使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能脱颖而出。科技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健全特别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评的精神。

  3.大力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且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各高校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中,针对当前科研工作中的失范现象,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把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好。要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较好的自律和道德养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强制度约束,加强规范管理。通过不断地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及系列规章制度,使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有章可循。另外要通过社会监督增加对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人自觉争当崇尚道德的模范。推进科学诚信,实现科技公平竞争,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关乎我国学术界的风气,绝非危言耸听,其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1]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

  [2]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对自然、社会等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对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及其社会功能的哲学概括,是指导我们制定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现今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还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但他们主张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去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曾在 《资本论》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阐释了生产力的内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的是劳动者拥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通过改造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而形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的力量。的科技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强调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通过透彻理解和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的认识更进一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等一系列论著中,进一步做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而科技是生产力,所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强调,“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是科学技术。“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将“科教兴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强调了科技人员在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人才才能吸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列宁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他在1894年指出:“历史的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于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在1977年,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提出,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为,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至今,中国科技研究及其应用,产生丰硕成果,与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地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是分不开的。2006年1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科学建制、科学方法、知识体系的思想升华,也可以说是渗透在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方法、科学活动及科学内容(知识体系)中的思想财富。信息时代环境下的科技工作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努力学习和阅读前沿科技方面的书籍,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自觉树立科技意识,崇尚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科技创新是近年来我党在历次代表大会中提出的重要内容。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了三维定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经济”定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社会”定位;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政治”定位。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三维定位,勾勒了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自主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角度看,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自主技术创新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有一大批企业早已着手实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甚至有的已经取得了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提升了整体竞争实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一开始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不能进行持续技术创新,创新缺乏动力机制,生命力脆弱。这固然和企业科研能力、资金状况、设备先进程度等硬件有关,但是,从根源上说,应该是这样的企业缺乏一种鼓励企业进行长效持久技术创新的软件,即创新文化。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都伴随着创新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科技创新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方能生存。古希腊曾经出现过极为繁荣的科学文化,其直接原因是当时出新了许多学派,各派之间自由争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和学术探索的深化。形成这种学派林立、自由探索、自由争鸣的局面的重要条件是古希腊特有的人文传统。近代科学肇始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桎梏。17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之所以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是因为17世纪、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有培根、莎士比亚等人推波助澜的人文主义思潮,为牛顿、胡克、波义耳等科学家们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并提出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优越环境。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了法国,这与法国启蒙运动和科学精神传播有关。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盛世”,其中心从法国转向了德国。德国的科学发展得益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横扫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家对科学方法的总结和传播,也得益于歌德、希勒等人领导的浪漫主义运动。美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与创新互动的结果。美国开放性的移民文化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人们在竞争、迁徙中形成了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导致了更加注重策略、看重效果的行为模式。因此,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便转移到了美国,使得美国的经济、科技等都摇摇领先于其他国家。

  创新型文化是鼓励创新、倡导变革、敢于进取、甘冒风险、勇于挑战的那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意义也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的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所谓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创新文化能引发几十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种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与常规和传统行为一种冲突。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发情况作出迅速反应。

  由此可见,创新文化是一种宏观战略层面的变革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组织自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一旦形成,就要求组织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创新思考。组织的领导者在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时,必须将创新作为一切战略的中心和出发点。创新文化还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创新其实是一种知识的创造和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知识,而员工的知识受控于员工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情况下进行知识分享,创新讨论,思想碰撞,创新行为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它还是快速响应的适应性文化,企业外部环境多样性及易变性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创新性地分析这种变化,找出这种变化对于组织既有模式的影响,并快速制定策略响应这种变化,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速的速率达到组织与环境的新协调。创新文化还是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文化,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性思想则是创新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创新意味着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因此,创新文化更应注重对于创新失败的理解与对待,注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鼓励和激励,容忍创新的失败,这样将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员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发掘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获得创新的成功。

  ibm董事长沃森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结构、革新和时机选择等重要的多。”由此可见,文化在组织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组织元素无法取代的。文化并不是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而是隶属于企业的软环境,它和隶属于组织硬环境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组织元素。因而,人们往往看不到,也不注重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是,这种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著名学者傅家骥认为有三个,即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陈劲认为主要有: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科学教育与技术培训、与政府的合作。邢以群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还有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纵观这些因素,我们归纳出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科研管理。而文化显然对这三者产生显著性、决定性影响。故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通过这三个因素传递。

  自熊彼特首次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企业家创新精神以来,企业家精神的理论就一直在丰富和完善着。继他之后,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企业家的作用就在于长期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上的创新”。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成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企业家的观念对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自觉实施,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规范化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则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因而,以技术创新精神哺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最适宜的土壤。

  在任何企业,以技术骨干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都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基本力量。他们如何看待技术创新的价值,有无技术创新的动力,在技术创新的风险和种种困难面前如何应付,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否广泛持久开展的关键。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科研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则可以消除或减弱科研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承担科研项目。没有企业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员工是不会主动积极地投身与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倡导创新型文化,实质是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开发人力资源,是广大员工意识到创新是时代的主流,是企业持续快速成长的关键,也是每个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借以证明自己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的主要机会。

  科研管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是通过导向和整合作用于科研管理的。文化的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态度。保守性文化使得人们害怕变革,对创新持反对态度,相反,创新型文化使得大家理解创新,支持创新。良性文化氛围使得人们形成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的处事态度,通过内部整合减少或消除由于个体性差异而带来的喜爱技术创新能力和模式方面产生的摩擦。

  [1]钟敏:创新型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7(12)

  [2]谢红英:改善心智模式、打造“文化型企业”[j].商场现代化,2008(4)

  [3]夏彬:企业自主创新文化氛围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一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适应了时代的潮流,作为发展观中重要的内容―科技创新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论文重点讨论其科技中的创新精神的意义和创新的基本要求。来浅析科技的创新对于以国家的重要影响力。

  引言:对于一个正要崛起的国家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可是要怎么样发展呢,面对诡谲变化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如今正是高科技竞争的时代,谁落后谁就要挨打。而科技的竞争需要的是创新,老吃老本和依赖他人的技术,是无法自强的。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因此我们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句话就是海纳百川,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融合中国文化,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改善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物质要求,达到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坚实动力的作用。

  1.思维方式上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系统的、综合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因此不能再“悟起耳朵闭门造车”。2.理论高度上的创新。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现代我们要抛去那些“老太太裹脚布般的思维和经验”吸收先进的理念,打破传统,通过方法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比如地沟油再利用加工成垃圾车用的柴油等,将不好的有害的通过先进的技术转变成无害的,造福人类的,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更是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技需要创新,创新依靠人才,只有有了人才,才能谈创新,才能谈科技,才能谈进步。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人才是第一重要资源的思想,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人才奖励机制,构建适合发挥人才潜能的文化环境。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对于科技的内容摆在了第一位,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述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其中科教兴国战略是其它两大战略的基础,而科教兴国最重要的内涵就是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也为人才强国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毕竟归根到底,一国之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基础,通过科技创新,认知自然规律,更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技创新不断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形成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建造成创新型国家做好铺垫。

  科技创新投入是一项关系科技长期发展的重要投入,有效的科技创新投入不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而且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的科技投入仍然不足,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投入结构也不尽合理。为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先调整投资结构.在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国家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在创新活动中应起的引导、启动、扶持等基础性作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使之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调整科技创新融资结构.使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科技投入经费实施减免税政策等措施来稳定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不断进行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运用高新技术来壮大自己的综合国力,满足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早日构建和谐社会。

  [1]许肖生.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03).

  [2]李云峰.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Ⅱ桂海论丛,2006,(01).

  [3]王芹.和谐社会的“五维”特征透视[D1]东疆学刊,2005,(04)。

  [4]张九海.作为思维方式的科学发展观[D]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5]牟羽.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现的内涵[0]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6]赵平俊.科学发展观理论之源[U]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7]安实,王健.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白文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2002,(2):89.

  [9]王松奇.创业投资与自主创新体系建设[J].银行家2005,(9):64―65.

  《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把对人、对科学技术的武装看作是培养的目的,同时,对科技发展的反思也需要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高职院校在思想教育中增加科技哲学观教育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科技发展的内涵和边界的合理选择。高职院校主要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如何让学生树立科技哲学观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所学专业,培养他们成为素质健全的社会人而不是机械的技术人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解释科技哲学思想的一些问题,如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本质、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结构、科学范式与技术范式的区别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思想教育与科技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科技哲学观教学,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学生视野更加开放,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科技哲学观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教育的领域,正确认识伦理道德、思想政治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和界限,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以及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人类捕捉物欲的工具,更多地要关注科学技术与自己、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今,“人们不但不能摆脱工具,还要不断扩大工具的复杂程度。”[1]突破技术优先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人类更深层次认识科学技术功能和内涵的前提。这种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中需要得到正确认识,避免培养一批像马尔库塞所说的缺乏批判精神和对社会反思的“单向度的人”,以认识技术存在的合理性。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帮助自身生存发展,人类进行自我超越也是必然的,甚至超越“人类”这一特有概念。科学技术是靠智慧发展的,但仅此还不足以让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程度,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代代“爱智慧”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等推动。他们继承了人类科技文明的精髓,依靠“大科学”与“小科学”的融合,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整个生物圈因此获益。

  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还仅限于“五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与法制观的教育。在教学中,由于教师专业不同,在课程教学中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但是绝大多数侧重于思想政治的灌输,没有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反思。高职思想教育应结合高职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哲学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科技哲学观的特点:合理性与普及性的统一。高职院校进行的人才培养,重在培养有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现代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训和社会实践时间来积累经验,并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哲学观不仅是为了增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也需要确立对科学技术知识存在合理性的认识,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作为大学生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匈牙利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乔治卢卡奇认为,在当今社会形式合理性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而辩证理性支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如今,我国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在形式上既有资本主义的成分,又有社会主义的成分,但是社会主义形式是基础。这必然要求正确的科技哲学观应该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体系中,形成长效性、普及性的教学管理形式。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人类科技文明自钻木取火,观天象知时节到如今已历经数千年。我国的传统科技重在关注民生民济,重在实用。美国环境哲学家J.B.克里考特认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向“东方转向”,当然,指的是东方的传统哲学思想。自上世纪中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竞争重点定位在科技的创新,这俨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大特点。

  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不但关注竞争的切入点,也重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实现了科技哲学观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海德格尔把技术看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认为在现代技术中,人类和自然都已纳入资源储备,而现在人类不仅背叛了自然,还背叛了人类自己。而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单元,无疑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知识、技术和思想“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职业化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重在强化专业学科,增强个体自身竞争力;而对于未来的发展,更应该关注人类发展的走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位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决定科技发展的方向,教育定位有多远,培养的人才就能走多远。重新审视科技史,那些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仅局限于狭小的专业领域而不顾人类的发展,都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置于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的全局环境之中。对于科学技术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自身发展,更要拓展视野,反思人类的行为,关注人类和自然的根本利益。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科学技术的运用特别强调密切关注现实问题,诸如科学发展观的贯彻、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要深入细微地研究,立足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特别强调注重提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实现规范化与创新性的巧妙结合。无论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们都需要尊重传统和规范,但不能局限于此,否则就会被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湮没。在高职思想教育中,运用新方法、新资料、新数据,力争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自圆其说。分析科技发展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认识。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纵观整个科技史,科技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提升过程,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上向因果关系(upwardcausation)。传统科技多表现为一般系统的特性,而现代科技多表现出复杂系统复杂性的一面。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整个系统突现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颖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复杂性的承认有助于面对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哲学问题。”[2]对科技发展的系统认识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科技的特点、功能、结构和目的,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能只把科学技术看作简单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把科学技术放在一个复杂系统内理解。

  其一,思想教育的一致性。“除了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哲学只有两个真正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界和人类世界。”[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更进了一步,通过理论的手段和实践的手段丰富了人类对于它们的看法。运用新的理论促进高职思想教育的改革,顺应了我国全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促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展。科技哲学观教育是高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没有科技哲学观教育的高职思想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能割裂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因此,两者都是以改造人的思想为目的,具有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今天,想“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4]科学技术的创新不仅仅赋予表象,更多地要挖掘青年大学生这些未来的社会主力军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其二,思想教育的互动性。创新在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传统的思想教育是单向不对等的教育模式,在信息社会,这种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高职思想教育应加强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多元化发展,并且把思想的互动融入整个教育过程。自建国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重视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探寻。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5]并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6]理论研究还包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考,通过理论研究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国形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良好风气,钱学深、齐毓霖等知名专家都对这个时期给予很高的评价,使一大批知识分子、工程专家在这种开放互动的环境下,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想。哈工大的马玉林教授认为,“站得更高一些,看的也更远一些。”同志提出:“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而且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用这些方面的知识来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7]大学生作为生产力的准主力军,丰富其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哲学思想是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三,思想教育的中介性。高职思想教育过程中贯彻科技哲学观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哲学思想和思辨精神。如何把个人的发展和人类整体利益和自然利益联系起来,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就会伤及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会伤及人类自身。思想教育是以中介的身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科技哲学观教育也充当思想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中介,只是处于不同的位点上。科技哲学观教育是对思想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着眼于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充实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经济理性,同时,也应充分尊重价值理性(包括生态理性等),如深层生态学的范式赋予非人类生命以内在价值,而不是依赖于它在经济上的或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8]只供奉科学精神只能推动人类对物欲的追求,而对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的追求却可以弥补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反思,这必然要求加强对科技哲学观中介性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门必修课,以推进培养具有创新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群性教育、时代性等多元特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把道德的内涵加以提炼,融入现代科技成果中,强调认识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认识,完成宇宙自然和人性道德的完美统一。加强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增强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面认识。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它改变了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认识的过程。创新不仅仅指的是科学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深层次理解。正确认识对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批判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边界问题,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思想、系统思想。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过度地重视了功利主义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上的,忽视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不利的一面,这样必然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困惑和质疑。

  其二,减少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过度政治化。现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总是把思想教育政治化,政治的敏感性放在突出地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任何一种科学技术都是中性的,就是通常说的“科学技术无国界”。因此,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感受科学技术内蕴的人文气息,避免科学技术的政治化。政治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缺少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能动性、主动性和科学理性。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不具有政治意义的,赋予其政治性还是本源性,这关系着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还会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复兴之路。

  其三,充分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哲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都认为科学和技术具有普适性、可检验性和统一性的基本品格。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任何一种商品都是科学与技术的复合体、统一体。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应给学生理性认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到的内容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掌握和提高,理论的知识更有助于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科学与技术统一于理性,理性依靠的是认知,认知的来源无外乎感知上的、经验上的和知识上的积累。因此,正确引导、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及其辩证关系对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

  其四,强调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意义。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的职业教育形式通常情况下是技术性教育和进入职业的适应性教育,几乎没有学校设置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哲学课程。这就大大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学校领导层需要设计长远培养具有哲学思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战略规划。所有的高职院校都会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然而,办学理念中缺乏哲学观的思想内涵。从社会的现实反映来看,如今培养的更多的是技术人,而不是社会人;其次,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中,应把科技哲学的思想融入到思想教育的教学过程之中。针对这一点,学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纯粹的技术人还是现代的社会人,然后,把这种理念付诸具体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科技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最后,烘托校园厚重科技哲学的氛围。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把西方的功利主义穿插其中,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是对功利主义的误释,把个人的利益作为功利主义的中心。而真正的“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当事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是所有人最大的幸福。”[9]因此,现实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哲学的宣扬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单纯的技术。

  论文摘要:由于是渐进式,目标又不断调整,至今,我国的创新体系仍不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完全吻合的创新体系,原有体系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彻底改革,而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却又开始显露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促进科技进步及其成果转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家创新体系,经过从计划集成型向市场集成型的深刻转变,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在经济领域中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以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为目标,确立了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改革道路,重点是针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人员,但国家宏观的科技管理体制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一是科技宏观管理顶层设计不足。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决策弱化,缺乏明确的国家目标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利于集成全社会科技资源,实现战略性跨越和赶超。二是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具有程式化、低效率、等级壁垒、自我膨胀化的特征。

  当前,我国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在R&D投入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拥有创新与否的决策权和对创新资源分配的垄断权。此外,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制度规范往往存在于经济与科技的政策法规体系中,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规范技术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还没有形成“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

  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在体制与机制上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合作还是以项目合作为主,特别是短期项目合作居多,缺乏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合作,缺乏持续稳定的战略层次合作,很难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比较松散,组织模式有待提升和强化;产学研合作协议往往对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共担没有共识,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难以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治环境有待完善。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据统计,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仅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尚不足发达国家的1/10。同时,自主创新还没有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第一选择。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政策寻租”的空间仍然较大,依靠政策或其他要素获得超常规发展的机遇要比依靠创新更容易。

  长期以来,我国欠缺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估机制,同时缺乏独立、权威的科技评估机构。致使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如科研经费分配等缺乏准确的评价和监督,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缺乏科学的评价。我国管理机构与评价、监督组织混合,管理职能与评价功能不分,始终缺乏一个独立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许多重大科技计划从策划出台到预算、实施、完成,都是各部门自己确立、验收,缺乏事后的评价。许多科技经费得不到应有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重复、浪费,甚至腐败问题。

  由于体制改革往往以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为判断标准,一些应用类院所和工科类院校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一些市场效应不明显的基础类科研院所、公益类系所的科研工作却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有所下降,长期徘徊在5%-7%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应用、开发研究得到了较多的重视和较好的发展,而基础研究没有达到长足发展的目标。

  (七)资源环境的压力没有充分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标准,企业创新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市场机制已经开始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化速度较快,而要素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等市场化进程迟缓,要素价格被长期扭曲、压低,不能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生产要素压力没有及时、充分传递给企业,逼迫企业创新的要素压力机制尚未形成。

  加强技术创新不仅依赖社会的物质保障,也需要较高的国民科学素质基础和能够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我国存在的科技产出效率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匮乏、原始性创新难以涌现、科学大师屈指可数等问题,除了受制于投入、条件和人才上的硬约束外,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以创新为主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较为严重。“官本位”等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科研成为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工具。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的传统教育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我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放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加快,学科之间、技术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和日益深入,给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用全球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我国的发展前景与未来命运。为此,必须在国家层次上从整合创新资源的角度进行组织与制度的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协调互动的创新格局,大幅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1、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根据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科技的重大需求,突出重点,筛选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项目,组织重点攻关;同时,兼顾城市与农村科技发展、区域科技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科技发展、科技纵深发展与科技知识普及、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等问题。

  2、需求拉动,政府推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科技资源流动和技术转移,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科技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关键问题,政府提供公共科技物品,包括完善创新体制、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公共平台、组织公益科技和应用基础研究等。

  3、改革驱动,优先发展。立足国家发展的全局,放眼新世纪发展远景,以宏观管理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适应时代特征的科技价值观,实施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原则。在科学技术范围内,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要突出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组织和制度安排。

  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使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效益明显提高;创新主体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并形成良好的互动联系;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基本完善;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此,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为核心的战略决策体制下,创建分工协调的宏观管理体制。

  1、加强国家层次上的总体创新制度安排。今后,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应实行一种复合、功能性的制度安排,把科技政策同经济、财贸、工业、社会等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注意保持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保证各项政策之间的系统性、综合性和连贯性,促进科技、经济、教育的互动和有机结合:一是完善科技计划的出台和管理体制,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计划项目的立项申请、评议、结题评审等工作,由类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实施。二是发挥政府在公共科技领域的主导作用,逐步减少对竞争领域企业科技活动的直接支持,加强对公益类研究机构的支持。三是发挥政府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供给方面的作用。四是加强对国立研究开发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国立研究单位事业费的支持。五是通过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手段促进科技的发展。

  2、创新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完善国家科技决策体系,提高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决策层次,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政治体制和国情现实的科技战略决策和专家咨询体系。二是强化政府科技部门对科技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形成科技工作大联合、大协作和大集成的新局面。三是要建立财政科技预算的协调机制,由科技、财政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统筹协调财政科技投入,切实避免多头投入和分散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3、制订《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纲要》。围绕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制订《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纲要》,以全球视野来谋划自主创新战略,明确目标、思路和任务,提出具体项目和措施,引导全国形成创新和发展合力。为进一步做好我国创新政策的制定,把过去一段时期内政策重点放在解决我国工业在开放条件下迅速发展、扩大规模的“量”的问题,转变到提高工业的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要使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更加协调和一体化;在中观和微观领域,要加大政策的差别化,针对不同的产业层次和区域层次,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1、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机制。主要体现为互联互动、互补互通、互利互信,人员、信息、知识有序合理的流动,包括国内国外的流动、科研机构之间的流动,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打破部门和行业以及地域的限制,各类机构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任务,各类人才都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创新主体运行机制。按创新活动规律制定与创新活动相应的运行机制。首先,区分创新活动类型,遵循创新活动规律,分门别类地调整和完善运行机制。其次,从落实分类运行机制需求出发,调整各级创新管理实施办法。最后,制定维护创新活动运行机制的相应政策。

  3、产学研结合机制。形成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间的有机联系和互动,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科技计划要引导知识流动,优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项目。

  4、军民融合机制。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形成军民两大科技系统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机制。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形成寓军于民的新体制。从宏观管理、发展战略和计划、研究开发活动、科技产业化等多个方面,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

  5、科技评价和监督体制。改变政府直接参与科技评估的模式,加强对科技活动的间接管理。建立部级的独立的评估机构。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鼓励创新,推进科学交流和同行评价,促进科技创新。建立第三方科技监督机制,实行委托的监督中介机构监督模式。推动科技咨询协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科技评估监督的中坚力量。

  6、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共享机制。形成研究开发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平台环境,保证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建成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使广大科技人员和社会公众迅速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得到必要的公共科技基础支持,科技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7、创新文化环境。要把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科普场馆、科普网络平台措施,有效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树立榜样、推广先进经验等方法,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创新思想,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于攻坚的精神,倡导求真务实、科学民主的风气,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绿色是时下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绿色”,绿色食品、绿色健康、绿色生活、绿色时尚、绿色家居、绿色材料、绿色软件、绿色产业、绿色和平、绿色奥运、绿色制造等概念扑面而来,如果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区域名称,如绿色中国、绿色湖北、绿色武汉等等,则绿色词组更是层出不穷,无穷无尽。当然,搜索“绿色科技”也会出现很多词组,但只要细心地进行浏览,就会发现,绿色科技产品,绿色科技企业类词组还是有一定频度的出现,而绿色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绿色科技理论的创新、绿色科技成果、理念的传播、组织却较为少见,特别是绿色科技传媒更是凤毛麟角。据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包括绿色科技期刊的绿色科技传媒的发展已大大落后于绿色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创办绿色科技期刊适逢其时!绿色科技期刊是指以报道绿色科技成果、信息,传播绿色科技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科技期刊,绿色科技期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责任和理念。

  绿色科技期刊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呢?笔者认为,绿色科技期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办刊环境、办刊资源以及办刊前景上。

  绿色科技是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未来目标,绿色科技是未来发明创造的代名词。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问题、资源匮乏问题、能源短缺问题、减灾防灾问题等等都期待绿色科学技术来开创新的纪元。以推动绿色科技进步为目标的绿色科技期刊,在完成期刊使命的过程中也完善了自己,在科技学术期刊中率先披上了绿装,搭建了绿色舞台,拓展了发展空间,绿色科技期刊在绿色革命浪潮中,一定会道路越来越宽阔,前景越来越光明!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见,绿色科技期刊传播绿色理念,推广绿色技术等办刊活动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办刊方向无疑是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了一致。正确的办刊方向看似一句政治口号,其实对一个办刊人来说却是无比重要,办刊方向是生命线,特别是像《绿色大世界》这样一个经历过休刊的期刊,如何确定办刊定位,办刊方向是否正确却是一个大问题。《绿色大世界》是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包括学术期刊、技术期刊、科普期刊,而一般来说,科技学术期刊以其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凸显其重要作用,更加受到业界、学术界和读者的尊重。因此,无论是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从为发展科学技术作贡献的角度,绿色科技期刊办刊方向具有政策优势和社会基础的优势。

  绿色科技涵盖了农业、林业、环保、国土资源、能源、建筑、旅游等大的行业领域,从学科分类来看,更是宽泛,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中都蕴含了绿色分支学科,全球从事绿色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传播、管理的各类人员数以亿计,我国绿色科技工作者是全世界最庞大的集群,如果计入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总人数可能数百万人,甚至上千万。这样一支绿色科技队伍,是一个多么雄厚的稿源基础。还是以《绿色大世界(学术版)》为例,该刊编辑部设置栏目时充分考虑了绿色科技领域覆盖面,设置了前沿聚焦、工作研究、资源产业、环境安全、园林园艺、动物植物、能源技术、建筑材料、生态旅游、食品加工等栏目,充分考虑到绿色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同时也拓展了期刊稿源的来源面。在这样的办刊思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大世界(学术版)》一定会很快度过复刊期,迎来期刊的新发展。

  时代的需要、社会问题的亟待解决往往促进科学技术划时代成果的诞生,生物进化论、板块构造学说、杂交水稻等等莫不如此。据报道,美国《连线年人类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十项重大突破,绿色水泥、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水分解发电技术、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皮肯斯能源替代计划等榜上有名,这些绿色技术的成熟将会改变世界。同时,作为办刊人,我们也深受鼓舞,绿色科技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将会为绿色科技期刊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绿色科技期刊的质量优势将会得到确立和保持。

  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也可以称能量,power)是什么?除了国家政策支持、行业需要外,产业界的支持是期刊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期刊企业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产业界的支持将变得更加举足轻重。绿色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绿色科技是绿色产业腾飞的翅膀,绿色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绿色产业。纵观全国数千种科技期刊,我们很容易发现,与绿色概念相关的科技期刊,无论是权威学术期刊,还是技术类期刊,在刊登企业广告方面均要比其他学科类期刊占有优势,如《花木盆景》、《长江蔬菜》、《种子世界》等都是成功运作的典例。我们坚信,绿色科技期刊只要植根于“绿色土壤”,做好“科技”大文章,正确定位,努力经营,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动力支持。

  绿色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绿色科技信息的最重要的、最可靠的知识载体,它通过收集、加工使相关知识与信息活化,并以规范的文字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办刊人应有高度的使命感,把期刊建设成绿色科技界科技知识、科技成果交流、传播、推广的重要平台,担负起绿色科技媒体应该担负的推出新成果、推广新技术、推举新学人、推播新理念的社会责任。

  绿色科技期刊的首要社会责任当属推出新成果。期刊应该面向农、林、环保、生态、国土资源等行业的绿色学科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学术动态,关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关注国际国内最新前沿科技动态,关注国内生产实践前沿的科技需要和最新发明创造,争取以最及时准确的报道向社会各界推出绿色科技研究、开发、试验出的最新成果,既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及时跟踪报道绿色科技领域科研前沿的新成果新成就,也要跟踪报道绿色科技领域生产前沿的新成果新成就。

  绿色科技的应用目标在千山万壑、千村万寨、千家万户,绿色科技的价值也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上,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应将服务的重心转向基层,朝向生产实践的前沿,面向广大农、林、环保、国土资源的科技工作者,注重实用技术与科技成果的介绍,推出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颇具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人们都知道文学期刊编辑与作家的互动故事,知道很多作家、诗人的代表作、成名作与期刊编辑部的支持、推荐甚至是指导有很大关系。科技期刊同样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作为绿色科技期刊应该树立为我国绿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刊思想,尤其应该面向基层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有很好的发明创造、有很好的工作经验、有很好的研究思路,需要有人发现、鼓励、引导、推荐,绿色科技期刊应乐于当伯乐,通过期刊平台发现、推举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使他们在我国绿色科技舞台上施展聪明才智,发挥应有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首先,应大力传播绿色观念。绿色科技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科技报道过程中,应适当主动选择刊登有关营造绿色生活、绿色健康、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环境等方面的科技论文以及短讯,把绿色文化气息送给读者大众。其次应大力传播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源于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观表现了极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它主要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同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别关键在于承担了对未来发展的义务。宣传、传播这样一种发展观是利在当代、功在未来的事,是绿色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还要适时地传播其他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如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观念、人与自然(包括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观念等。通过传播新观念来唤醒国人绿色意识,在提高青少年绿色科技素质上贡献应有的力量。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定位,定位准确者通过努力奋斗成为了名刊、大刊、强刊,而定位不够准确者则可能是历时较长但还在艰难跋涉。笔者认为办刊人的办刊理念决定了期刊的定位和走向,只有科学的办刊理念才能带领期刊走向成功。

  绿色不仅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色彩,而是包含了丰富内涵的人文状态。绿色是一种理念,绿色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崇尚绿色是绿色科技期刊办刊人必须具有的办刊理念。崇绿理念就是热爱绿色科技事业、对绿色科技人物发自内心深处地由衷钦佩,并积极参与绿色科技创造活动;热爱绿色科技出版事业,视绿色科技期刊出版事业为心中最神圣的事业,甘心为广大绿色科技工作者作嫁衣、当人梯;同时对绿色科技事物有着非凡的敏锐性和感知力,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有为绿色科技事业做贡献的能力和本领。

  惟特就是要高度重视期刊特色的创建。特色是一种期刊立身之本,是区别于他刊的本质性标志之一。期刊没有个性和特色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的希望。那么绿色科技期刊的特色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兼容性、实用性、交叉性应该是其主要特色。

  兼容性就是要不论行业领域,不论学术门派,只要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绿色科技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期刊都要进行及时报道,不论是学术殿堂的权威学者还是基层科技工作者,只要它们提出了独到的研究成果,都要让他们平等地在期刊中发出声音。兼容并蓄是科技创造活动最需要的环境。

  实用性就是要侧重于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的报道。绿色科技的应用目标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难解之题,造福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只有在转化为生产力之后才能体现出其巨大价值,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坚持实用性特色,不仅符合国家科技目标,而且也会受到生产单位的欢迎。

  交叉性就是倡导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交叉,从而形成新兴学科、新兴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专,既有其专业化优势,同时也有其难出新成果的不利因素,所以学科交叉、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是科技创造活动的重要途径。绿色科技学科门类很广,农学、林学、生态学、地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工程技术等等,绿色科技期刊应促进学科相互之间开展大交叉、大融合,从而能够刊登、报道出更多更有创新意义的绿色科技成果。

  求精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办刊过程精益求精,努力创建精品期刊。精品意识应贯穿办刊的全过程。针对绿色科技期刊的办刊资源情况,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编校加工、出版发行以及为作者读者服务方面,都应有精品意识,一切为了创品牌期刊,把创精品期刊、品牌期刊作为编辑部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为。精品绿色科技期刊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除了内容精益求精外,对涉及期刊形象的任何环节都不可大意,都要求精,如封面设计、网站设计、徽标设计、广告设计;以至信封、信纸设计等等无不彰显期刊的形象,都应认真对待,争取做到完美。有求精理念的办刊人,才能创造出精品期刊、品牌期刊。

  创新一词已为人们熟知且广泛使用。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其上对一个国家、民族,下对一个基层单位以至到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但每一个单位机构、每一个个体创新的理念、方向、方法是不同的,如何寻找创新突破口是要用创新思维来思考和研究的。对于绿色科技期刊,其创新理念应具体体现在:

  一是期刊定位的创新。期刊定位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最本质性的特质,应广泛调查研究,既要体现个性特色,也要与大环境大气候有适应性,既符合学科发展和期刊发展的规律性,也要能勇开先河,独辟蹊径。笔者认为,绿色期刊定位为绿色科技期刊应该是较恰当的选择。

  二是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应从科学问题研究的规律与把握,对拟发表的科技论文,从理论观点、科学方法、应用情况、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坚持创新性质原则,可以保证为读者提供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开阔读者视野,拓宽其思路,提供新知识、新经验,给予有益的启示和启发。

  三是形式创新。期刊形式的创新是给期刊创造一个合适的外表形象。有的期刊活泼,有的期刊严肃,有的期刊显得雍容华贵,有的设计得很成功,有的留下了一定的遗憾。作为绿色科技期刊的外在形式应该与其内容和谐协调,应给读者清新、富有绿色科技含量的感受。在这个原则下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设计,应该能够创造出一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清新和谐的绿色科技期刊形象。

  [1] 张锦.试论林业科技期刊创新的办刊理念[J].安徽林业科技,2005(3):51~53.

  [2]侯春梅,迟秀丽,李明.有关科技期刊发展的几个理念问题[J].编辑学报,2008(2):140~141.

  近年来,科技创新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李靖(2006)突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指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了结合实际、鼓励创新、树立模范以及公平激励等对策。①王培祥(2008)提到为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文化,需要建立人企双赢的愿景、加强制度管理、以人为本并建立和谐奋进的人文创新环境。②云南电网公司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提出了“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的科技创新宗旨;“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的科技创新使命;以“创新观、学习观、人才观、合作观、责任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本文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习、团队、责任、诚信”五个主题,探讨全面打造规范科技创新行为、塑造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行为文化建设问题,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以期为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1)宽容: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公司在体制机制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改革完全以科技成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注重创新实践体现的过程性价值,给科技人员传达“不以成败论英雄”和“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意识。

  (2)首创:崇尚首创、树立典型。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以及前沿性、高瞻性技术创新的个人及团队,公司通过“表彰杰出科技人才”、“树立典型模范”等方式,鼓励首创精神,形成崇尚首创的学术氛围。

  (3)竞争:创先争优、不断超越。通过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评比大赛”和“科技成果走进基层”等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形成竞争意识,全面调动基层创新力量,把科技创新成果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的潜在创造力,不断超越自我。

  (1)个人学习。建立“工作反思系统”,使科技人员由被动学习向自省式学习转变,逐步建立认识自我、自我实现、适应发展的内源式学习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由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等五个体系构成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团队学习。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系统”。全面提供团队学习载体。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团体化”的目标。第。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