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十篇

Writer: admin Time:2024-02-21 Browse:122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科技教育发展提出巨大要求。目前,我国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动力不够、创新成果转化低的问题。“十二五”规划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的科技、教育和人才的规划纲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市属高校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师,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步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从基础电工学课程教学和实践做起。本文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电工学课程教学创新、实验与实践教学创新和科技工作与教学相结合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本学校目前自身的特点,阐述近十年来的电工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在科技创新上体现出电工学课程上的作用。在当前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本文阐述原创性的科技成果与教学课堂的结合,以此使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的理念,提倡自主创新,提高集成创新与协同创新。电工学是高等理工科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范围。其讲述内容涉及面积广,从基础的电学知识,磁场学知识到工业生产中的工程机械,从微小的二极管、三极管理论知识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都有涉及。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各种新型的工程设备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仪器层出不穷。作为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课程《电工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适应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努力找到改革方法、创新思路,利用新的手段和教学方式教学,在学生着重掌握电工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具有原始创新的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内容层出不穷,教学内容与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反映现代化科技创新的发展。1.教学内容改革。电工学课程主要包括电学基础、电工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和集成电路应用四大部分。结合我们学校十年以来在电工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发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处不在。最初的电工学讲述内容中,电学基础是必须讲的,包括直流、交流、暂态、三相、磁路分析。占电工学内容的40%,比重比较大。那时候重理论,轻应用,讲述比较详细,公式推导过程比较严密。电工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等,讲述比较肤浅,逐步加入plc控制,占课程内容20%。电子技术应用主要包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起初模拟电子部分讲述比较详细,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运放的特性;整流原理,稳压电路组成等,占内容25%。数字电子技术包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电路,占内容15%,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比重在逐步增加,没有讲述集成电路部分。目前,在最新的电工学教学大纲原则指引下,本着加强基础、注重前沿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增减。首先在电学理论知识上进行了大幅度减少,主要讲直流、交流、三相。其他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和自学完成,但基础还是关键,占25%左右。在电工技术应用上略有增加,略讲变压器、发电机部分,增加工程设备控制、大规模plc控制、建筑电气等实践内容,占30%,充分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将电工学知识应用到工程中去,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在电子技术中,对模拟电子部分进行缩减,只讲述三极管,放大电路应用,直流电源部分,占15%。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加大比例,增加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点讲述组合电路、时序电路设计,占总体内容的20%。最后在集成电路介绍过程中,增加相应的计算机辅助(EDA)软件的应用,AltiumDesigner印制板绘图软件,multisim和proteus仿线%,增强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的兴趣,学以致用。从电工学内容增减情况可以看出,创新发展战略思想深入体现,加重了实践创新的部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电路进行设计和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2.教学方法改革。《电工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任课教师在课堂讲述为主。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讲到底”到目前“powerpoint+动画视频,一直放”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的缺点在于只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将难懂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没有考虑与实践结合,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也谈不上学生创新思维的涌现、创新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校最初以传统的课堂讲述为主,利用黑板进行公式推导,语言进行知识传授,讲述方法固定,模式单一,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使用,利用“黑板+powerpoint”的教学模式逐渐进入我们的课堂,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得知识,但应用计算机讲述内容过多,学生接受起来容易出现跟不上、听不懂的情况。目前这种方法是我们高校通常采用的方法。目前,对电工学教学方法的讨论层出不穷。我们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要求,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探索创新适合的教学途径,从专业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教师的“教”作为主导,适当引导学生的“学”,即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的创新学习能力,突出“创新学习”理念。在课堂讲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提问法”“讨论法”、“翻转课堂法”等教学方法。在每次课前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主要目的是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在每次讲课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也可以进行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将此课堂问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作为讨论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与电工学相关一些实际性话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下,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信息,在课堂上讲给老师和学生听,由教师进行点评,完成课堂内容。从电工学教学方法的改变上可以看出,创新发展战略思想深入体现,加强了学生发挥创新的部分,使学生成为主体。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易懂的图片和动画模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能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电工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过程来实现。1.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是连接知识与实践、使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反复观察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校近十年的电工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上体现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想。最初,我们在电工学时实验设置过程中主要采取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设计型实验为辅助的实验形式,没有单独设置课程,以平时成绩的形式为主。这导致学生做实验兴趣不高,经常出现逃课的情况。根据创新思路,我们改变实验考核方式,过渡到单独设课的方式,制定了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的性质、任务、实验方式、实验考核方式,通过实验考核确定最终的实验课成绩。其中从公共实验中选5个作为平时实验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从几个设计性实验中选择一个进行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40%。在平时实验的考核中,每一个实验按照学生的学习态度、预习情况、操作情况、实验报告总结情况进行评定分数,各项所占的百分比为学习态度10%,预习20%,操作情况40%,实验报告总结30%。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所选择考核的题目进行分析,自己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直至完成为止。由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查,提出问题,学生应将题目撰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成绩由预习、确定实验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课后答辩组成,各项所占百分比为预习20%,实验操作50%和实验答辩30%。增加实验考核后,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电子技术实验单独设课的实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实践教学改革。电工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电工实习与电子实习两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1~2周的时间内,向现场工人师傅学习,到相应实习车间完成相应的工作。结合十年来电工学实践教学的情况,学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改革。最初由于学校经费的原因和找不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电工实践教学主要以参观为主,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进行参观,主要包括到热电厂参观,到房屋供水控制系统参观,让学生初步认识电动机和控制方法、电子实习主要采用焊接练习、收音机焊接等传统的实习模式。对参观学习的模式学生没有很高的兴趣,走马观花,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电子收音机焊接过于简单,十几年前的模拟电子的器件,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学生只是机械地照图焊接,没有创新思想。学生很快就把收音机做完了,十分容易拿到成绩。目前,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到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们对电工实习进行了改革,购置了大量的继电器、PLC控制器、电动机、控制网板,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控制任务要求,自己设计电动机控制电路,独立编写PLC程序,绘制控制网板的布线图,然后在实习车间进行组装和调整,最后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对于电子实习,我们采用模拟加实物焊接的方式,由教师提出题目,学生自主进行设计,进行器件的选型,然后在protues软件上进行电路的模拟调试。调试通过后,在实习车间利用万能板对电路进行焊接,制成实物,给出成绩。实习的评分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撰写占20%,实验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占20%,实物的搭接与实践操作占50%,最后有一个实验结果10%。实习要的是过程,在短短两周的时间可能得不到最好的结果,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掌握了实践工程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性、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电工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改变上可以看出,创新发展战略思想已经深入高校实践教学内部。所有方式都是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学生不要怕失败,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发原始创新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高等院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还需要一定的科技工作。在高校的三大职能中,科技工作创新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的驱动力,它已经在高校整体发展中展示出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校要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服务,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电工学课程要紧跟着科技创新发展。从近十年的电工学发展来看,最初讲述电工学课程教师只关注于自己的课程,没有创新发展的理念,很少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这方面有客观原因,电工学课程多,教师少,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到教学上,忽略了科技工作。这是不行的,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目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想影响下。电工学教师逐步将重心放到科技工作上,不断地努力探究如何创新科技管理机制,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催生重大成果产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转化应用和环境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高校利用学科门类齐全、学术交流渠道多、实验条件比较完备的优势,引导电工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大量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新领域、掌握新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培育科技创新能力,锤炼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教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有站在科学前沿的教师才可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识、研究手段传授给学生。这种能力只有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培育和提高。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高校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电工学课程作为主要理工科基础课程,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高校教师应该摆正姿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与实践教学上不断创新,将自己的科技工作研究与电工学教学工作协调好,在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的同时不要忘了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2]李超娜,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0.06

  [3]刘凤春,王林,刘蕴红,李平.新世纪在创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

  [4]任保年,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02

  [5]王艳新.《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心得浅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01

  [6]郭东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高校科技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克服惯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创新思维的运用目的,就是用新眼光看旧问题,克服思维定式,从而打破常规求得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者都是看似不同实则一致。因为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这些的基础都是新思想的产生,就是打破原有思维上的新思维,新主意。因此可以说创新思维引领着科技创新。

  1.创新思维的新异性。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的改变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这就需要人们的思想也在时时刻刻跟进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创新思维的新异性就表现在这里,“新”是指创新思维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会有一种新的思考方法来处理事情,从而产生新的解决方法,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成果。“异”是指创新思维也是一种求异思维,“积极的求异性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发觉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现象于本质的不一致性,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有权威性理论持分析、怀疑、批判的态度、奇异的实质在于创新。”[1]

  2.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发散性是指人们的思维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敢于打破常规,用新颖的思路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发散可以使人们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的闪光点,让思维尽量扩展。

  3.创新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是指,要突破狭隘封闭的思维,避免把事物独立、割裂起来看。“所谓开发型思维方式,就是指人们在观察、分析客观事物时,使自己的思维超越既定的时空界限,以天下之长补己之短的一种思维方式。”[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形成需要以下因素:良好的文化环境、较强的基础条件以及有效的制度支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理念。人类社会中,完成一件事需要人、财、物三者的结合。因此,可以说,科技创新能力需要的是创新理念,而理念的创造者是人。科技创新就是人、财、物三者的自然有效结合,实现理念的商品化,而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作用。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

  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式。所谓思维定式,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式所支配。思维定式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式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式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式,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创新性思维不是离开一般思维的“天启”思维,而是一般思维形式的共组。首先,创新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没有漫长而且有耐心的演绎推论,就没有丰富的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

  在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的桥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于创新同等重要。只运用发散思维,不重视收敛思维,就会胡思乱想,一事无成。只运用收敛思维不重视发散思维,则会因于成见,难干创新。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靠运用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的思想方法,这就必然要打破现成的框架,冲破传统的约束,而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是科技创新的需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高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1]。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要求高校的科技管理服务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加强科技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渗透到具体的日常工作,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做到尊重科研人员、依靠科研人员、服务科研人员,主动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热心解决科研人员遇到的困难,为高校科技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

  高校科技工作职能部门承担着制定实施学校科技发展规划、项目组织申请、项目跟踪管理、科技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管理、成果申报与转化应用、经费监督使用等多项职责。为了更好地履行管理服务职责,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高校科技工作职能部门只有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科研人员、热忱耐心细致服务,将群众路线的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才能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支撑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科技工作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人员,应该牢固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立足本职工作,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科研人员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感情上贴近科研人员,工作上为了科研人员,一切从科研人员的利益出发,多为科研人员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科研人员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1)理论学习上不够系统深入,某些支部在贯彻落实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理论学习制度方面,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支部党员常忙于具体业务工作,自行学习时间不充分,政治理论与科技业务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未能真正系统、透彻地领会学习材料。(2)某些支部党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学得多,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学得少,以会代学、以工代学的情况较多,系统学习理论较少。

  (1)工作计划与重点工作布置后,跟踪推进欠力度,对于一些涉及多部门联合推动的工作,协调不够,联动不好,力量整合不到位。(2)在安排布置工作时,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走形式走程序的现象。传达精神、转发文件多,深入检查、狠抓落实的少。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动脑筋想办法等方面的力度不够。(3)针对二级学院科技工作开展的调查研究,有些浮于表面,触动实际、切实解决问题的相对较少,支部班子的整体协同效果尚未充分体现,主观能动作用和整体效能尚未充分发挥。

  (1)深入学院、课题组和科研平台调研、倾听意见不够。听取汇报多,直接倾听意见少;看先进典型多,了解实际问题情况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对学校科研情况的了解,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方式,或者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很少专门抽时间到学院、课题组调研情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新情况、新问题。(2)一些全局性的工作在组织实施前,没有广泛征求学院、课题组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在最大范围内做到集思广益。

  (1)对于目前科技工作发展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解决措施不够合理、效果不够显著。(2)在科技工作面临发展瓶颈、力求转型突破的关键时期,班子成员存在按部就班的现象,对未来的工作缺少开拓精神,危机意识、开拓意识有所懈怠。(3)面对有一定难度或者棘手的工作,心存顾虑,有求稳怕乱、等待观望的思想,工作推进较缓慢。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履职能力。按照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的标准,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应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长效性,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两手抓。树立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务求实效的学习观,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通过学习,理顺科技工作发展思路与目标,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等深层次问题。(2)对于各二级学院科技工作存在的发展困难和突出问题,支部党员要逐条列举出来,再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深入学院调研,摸透掌握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请支部班子研究后,安排布置抓落实、抓推进。

  (1)领导班子和支部党员对口联系二级学院。支部班子成员应深入学院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科研人员诉求,密切关注科研人员反映,多方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向班子沟通掌握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每位支部党员联系1―2个学院,检查、督促学校制定的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在学院的实施与落实;开展对部级项目、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了解、督促项目执行进展,提炼重大科技成果;协助配合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科技沙龙等学术活动。(2)坚持问需于科研人员、问计于科研人员,加强科研人员的参与权、知情权,逐步建立让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管理的常态机制与渠道,做到在促膝交流中了解掌握工作的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科研人员的感情,提高管理决策与服务方式的科学性。

  (1)在科技工作面临发展瓶颈的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人员尤其要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克服得过且过、吃老本或惧怕困难的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工作状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2)潜心研究国家科技工作趋势走向,制定高校短期工作任务与长远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战略发展思路,给予科研人员更多实质性的指导帮助,全力以赴推项目、出成果,扩大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科研项目的成果产出质量。

  党支部应根据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查摆和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追根寻源,从现行的制度上查找原因,属于有制度而没有执行的,加强落实;属于制度不完善的,加快修订;属于没有明确制度的,加紧制定。切实加强制度化建设,推进工作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一方面,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以科研绩效、科研工作量、科技奖励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学院、平台、学科性质和人员岗位类别的差异,研究和制定科技分类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对各二级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人员的考核,实行“问效制”和“问责制”。另一方面,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1)深化二级目标管理改革,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中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二级学院的科技工作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到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转变,更注重中青年人才,更注重科技内涵发展。(2)按照有利于形成完整学科链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校内学科的归属,依托学科链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的科技创新链,通过任务牵引、积聚力量,承担来自国家、本省及社会的科研任务。(3)针对科技管理涉及的科技、财务、资产和审计等各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容易造成经费使用和项目管理混乱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打破项目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实现科研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费管理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成效。

  (1)注重以生物技术引领传统学科发展,把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传统学科发展的核心内容,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促进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融合,提升传统学科发展水平。(2)推进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要平台、重大重点项目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机整合,实现学科建设资源、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创新平台条件建设资源和科技项目经费资源的一体化。(3)以创新链上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研究为核心,推进大学科、大团队、大平台建设,促进学科、人才、平台资源要素向创新链聚集,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学科集群、团队集群和平台集群。

  (1)加强学术道德宣传,研究和完善规范科研活动和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行为的监控和惩处力度,营造科研人员自律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2)充分挖掘学校科技创新的传统和积淀,宣传典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业绩,鼓励和支持各二级学院、各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展和培育差异化的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研究机构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申请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共同举办重要的学术会议等。

  无论是透过“李约瑟问题”,还是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都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与落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加快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前提,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科学创新主要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技术创新具体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即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科学创新过程中同时伴有应用研究的创新。上述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既是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的发展,又是技术原理的发明和创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创新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促使资金向知识转化和使知识向效益与利润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借助外在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人是关键,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大小。因此,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性质表征、行为表现、创新体现的意义看,可把科技创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以传统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诀窍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的创新;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原理的变革和创新;第四个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第一、二层次是沿着当前(有的是世界水平)的技术理论和发展路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探索性地去做出新发现、发明和创造。我国目前主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日,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建议跟踪研究世界高技术发展。同年3月5日,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制定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这条科技创新路线的特点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发展道路走,技术路线是成熟的,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搞技术引进进行跟踪研究并创新,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使得我们在走这条线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越赶越远,越超越落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将地区发展划分为三类,即传统发展地区、依附发展地区、内源发展地区。从我国科技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走出了传统发展阶段,正处于依附发展阶段,与内源发展阶段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依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我们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勇于拿来西方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为己用,但是社会内部根本上还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水平依赖于外部思想的引进强度。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过渡和转变,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根本靠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层次性和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水平,这样的发展水平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很不合适宜的。要想在国际大舞台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迫切需要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这已成为我国科技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创造环境相结合,这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本路线。

  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已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关于人才培养研究的视角和重点落在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普遍认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由高等教育部门承担。但是,笔者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不仅是阶段性的单一培养问题,更是持续性多元化的教育熏陶问题;不仅是社会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是个人如何学习的问题;不仅是对一部分人的培养问题,更是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问题;不仅要培养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以人的兴趣爱好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人的兴趣爱好是从新生命诞生后适应世界和探索世界开始表现的,如果能够抓住并适时引导他(她)们向着兴趣的方向学习,孩子的能力就能在早期被发掘出来。到了学校教育阶段,也能按照个体所表现的兴趣加以教育引导,即进行个性化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提高,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个性化的培养就意味着多元化的教育熏陶,这个过程不仅能把受教育对象培养成高素质、自主性很强的创新人才,同时,也对参与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自身思维创新的过程。思维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形式。因此,科技的创新首先要求创新者进行思维创新。

  在新时期新阶段,工会组织必须以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并指导工会实践,这既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指导,也是工会走向成熟,走向发展的标准,更是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的根本。

  1、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紧紧抓住推进发展这个主题。发展既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全党工作的大局,也是职工利益的根本要求。工会的全部工作都要从自身性质和特点出发,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调动好、保护好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辩证地把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关系,辩证地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辩证地把握企业发展和职工需求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对职工利益的根本维护。工会的各项工作都要不断适应企业改革的形势,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发展型企业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型企业不进行改革,发展就会滞后;改制企业也要加快发展。通过发展,进一步巩固改制成果。实践证明,改制企业不促进发展,企业就要被淘汰。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不能进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了发展,就抓住了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主体,就抓住了工会维护职责的主线,就抓住了工会全部工作的主题。经济发展了,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也就在其中了。

  2、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体现内涵和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就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发展主题,把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核心和原则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参与经济建设和企业改制转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把维护职工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职工群众多方面需求的满足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确立统筹兼顾的观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好的体制和机制,并体现到工会工作的方针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之中,从职工关心的具体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创新发展的思路牢固建立维护的长效机制,对新时期新阶段的工会工作有新认识,实现职工利益有新举措,组织职工切实维护有新成效,在工会工作中形成树立、运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氛围。

  3、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大力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从三方面推进,走出三条新路:一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要走深化之路。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务实求效原则确定创新主题,以新颖形式激活职工创新兴趣,以发展意识和激励机制强化创新动力,在职工中深入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加一项技术攻关,实施一项技术革新,参与一项新产品开发,推进一项先进操作法的“五个一”活动。不断推进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活动,解决和突破生产经营管理领域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提高创新活动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职工技协应紧密结合生产进行,为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服务;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参与率、采纳率和实施率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准;要把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发明专利作为衡量技术工人技术技能素质的重要标准。要建立职工技术发明、实现技术专利的奖励办法,促使技术发明、技术专利不断涌现。二是劳动竞赛要走创新之路。要把劳动竞赛扩展到有影响、有重点的那些重大工程项目、品牌项目和创新项目等领域,按建设节能型社会的要求,突出降本增效、技术开发、质量管理、市场开拓、销售服务等重点内容,不断赋予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创造新的经验,提高广大职工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劳动竞赛的组织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管理等机制的实现形式,使劳动竞赛显示出常赛常新的生命活力。三是班组建设要走求实之路。广泛开展以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的班组管理建设。工会要发动职工人人献计献策,配合行政,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现场管理、推动班组建设上取得实效。开展班组成本管理是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工会组织应结合企业实际,宣传好意义,培训好师资,制订好规划,落实好措施,培育好典型,促使班组建设走上一个新台阶。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工会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找问候语自己的工作定位,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有所作为。

  1、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工会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会工作,已经呈现出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的特点。工会工作已经从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的大环境,逐步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经济所有制局面,逐步进入了多种所有制、多元所有制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已经从过去多项职能并举转入了以维护为基本职能的局面;已经从过去面临的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进入了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的局面。这些变化,还必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进一步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

  2、要与时俱进推动工会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工会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既要善于科学的前瞻性思考,又要善于落实具体的操作性要求;既要善于围绕发展开展工作,又要善于突出维护职能;既要善于办好实事,又要善于建好机制;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又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我们只有看到变化,找准工会工作在新时期的历史方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才能更有效地突出维护职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动员和组织广大电气职工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3、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会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工会工作要不断实现创新。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实现思想的大解放。在思维方法上,要把过去适应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转变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维方式上来;在工作开展上,要从过去单一的组织形式、行政化的活动方式和机关化的工作方法转变到以组织形式、工作方式的多样化适应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工作服务上,要从过去主要为国有企业职工服务,转变到既要努力服务于国有企业职工,同时也要努力为各种经济成分组织的职工服务;在工作依托上,要逐步转变到依靠法律、法规,靠建章立制来开展工作;在工作推进上,要从过去均衡用力转变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上,实施重点突破,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工作内容上,要从过去指令性、单一性的内容转变到开展社会需要、党政支持、基层拥护、职工欢迎的活动上。工会工作要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重点工作不断有新突破,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以的要求,全面贯彻到工会的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中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向前发展。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确保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工会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去,必须建立起保障体系。

  1、理论创新是根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坚持在调研中开展工会理论创新。要坚持前瞻性地结合实际深化工会理论创新,对工会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调研,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学习理论、提高思想认识过程,变成理顺思路、推动实践的过程,变成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过程,及时提出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的举措、意见和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工会的理论突破。在事关工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方面,切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突破和创新。运用“确立课题、剖解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举行工运理论研讨,特别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多元投资、混合所有制局面的出现,要积极借鉴国外工运理论的有益经验,探索工会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新模式,在混合所有制的劳动关系、用工制度、外来务工者利益、劳动关系双方关系和地位等领域,取得新成果,不断实现工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作者简介:徐新洲(1982-),男,江苏扬中人,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成果管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薛建辉(1962-),男,江苏启东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一针见血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前国家主席同志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视为核心,把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作为重点,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链条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但成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攻坚力量,而且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智力支撑者,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宏观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1]

  高等院校的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为国家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高等院校在践行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怎样更好地体现学习型党组织的作用以及学习型党组织如何推动高校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变革,是高校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过程中党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2]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高行政能力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兴校的前提条件。高等院校科技工作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是全国创新大局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是不是能强有力依照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不仅是实测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成败的准则,同时还是实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大小的参考标准。[3]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政治核心即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这样的党组织首先必须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带头宣传以及贯彻执行党的相关科技服务的政策,引领全校科技工作者尽最大努力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俗话说:思想决定出路。思想就是规划,就是确定相对科学的战略目标。高等院校科研梯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对科技创新的能力及创新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学习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的进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党员养成自主自愿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党员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保持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4]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智力支撑者,这就要求党组织务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来武装科技工作者的头脑,教育和引导科技工作者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以及国家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精神,建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锐意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品质,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入深水区,全方位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的目的即让每个党员和党组织都得到提升。学习对于党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以及实践,能逐步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身的才智能更好支撑整体。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强调团队观念尤为重要,其团队的组成人员来自各不相同的学科,其背景必定具有差异,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的建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建取得这种凝聚力就要求党组织必须在其中起到先锋排头兵作用。[5]每一个党员都只是党组织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党员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即更好地促进组织的健康、协调、永续发展,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广大党员个体就能够凝心聚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活动要密切围绕科技创新工作而开展,还要为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服务,千方百计把党员干部锻造成科技创新工作的中流砥柱,把科研业务骨干吸引到党组织来,使党组织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心骨和后盾。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触及到利益的诸多方面,要想取得成功就务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把党组织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核心,方可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高校开展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很多力量,每一个单位都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是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发力者、发展蓝图的制定者、发展道路的决定者,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带头起到表率作用。特别是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正如俗语所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对党组织领导干部自身而言,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持之以恒学习,有效地解决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不被时展洪流抛下,才能担当起高校科技创新的领导重任。

  按照党性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要求,甄选出优秀的组织负责人,由其具体实践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目标。在科技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是先锋兵,对于这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光从党性觉悟上考察还是不太全面的,科研技术能力则是衡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一线党组织的带头人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则难于在行业中树立起权威,也难于在科技创新建设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高校具体实践科技创新工作中,上级党组织要安排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干的党员干部来辅助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同时,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崇尚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文化,遵循科研规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做科技创新中先进思想、成功经验和科学理念的宣传者和传经送宝人。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者,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和实践者。因此,做好科技创新和科技制度改革经验的宣传工作,则是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进行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依托党组织,党组织就要做好教育工作和党中央有关科技创新的战略大局,紧密围绕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结合高校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和学校科学发展的愿景进行,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6]

  丰富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方式对促进高等院校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工作影响深远。丰富多样的组织生活不仅能使党员活力充足,而且能更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7]高等院校科技改革和创新战略实践进程中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要围绕三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从书本中获得“活水”是高校师生党员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办法,向书本学习要着重学习科技创新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历史知识。其次向实践学习。各级党组织要向师生的科研活动学习,要服务于师生的科研要求,反过来又还要组织广大师生向实践学习,让实践检验理论,让理论又回到实践,从而用全新的思路提出进一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新办法,把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做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最后还要向群众学习。科技工作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深入群众就是必经之路,观察科技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科技成果,虔心向群众求教,互通有无,共同促进。

  根据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发展特点和建设规律,学习型党组织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是党组织活动和科技工作的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只有遵循科学精神、自由探索、质疑批判,组织活动方可更进一步地团结众心,更好地服务工作。[8]譬如可以动员党员开展科技创新争先活动,可以结合科研项目申报审批,研究经费的科学管理,过程控制等机制体制改革,组织党员攻关前沿问题等具体措施来体现科技创新的党建特色。第二是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的结合。除了进行常规的集中式学习外,还可以考虑充分采用新媒体,增加以前没有的活动方式。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科技工作创新与改革网上支部”,开展网上民主生活、网上讨论、网络交流经验等新形式活动。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开展前所未有的组织活动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型国家创建中地位重要而突出。科技创新工程具有复杂性,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深刻把握时展的脚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崇尚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深化体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激励其改革创新精神,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政治保障、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以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导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但能为高校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促进创新要素活力释放,而且对学校全局持续稳步发展,提升学校自身内涵,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1]李建强,黄海洋,陈鹏,等.创新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58-62.

  [2]黄海洋.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高校党建,2008,(7):42-43.

  [3]嵇友山,杨军,等.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建设高校学习型组织[J].教育与职业,2012,(6):46-47.

  [4]万启常,伍爱友.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南针、驱动器、孵化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16-18.

  [5]邓峰.高校科技创新全息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教育与职业,2011,(12):46-47.

  [6]陈永正,关爱和.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谈科技创新[J].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5):134-135.

  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一书中,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创新或技术创新的概念,但他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而使用新机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的过程[1]。这个过程所要追求的,就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效果。受马克思上述思想的启发,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其目的就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他指出,创新包括 以下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2]。熊彼特没有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但从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如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的主体,把创新看成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等)来看,他的创新实质就是技术创新。

  以后,学者们各自提出了许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概念。(1)德鲁克主张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他把创新划分为 “技术创新”(创造新经济价值)和 “社会创新”(创造社会价值的);诺思把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3];林恩认为创新是从认识技术的商业潜力到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弗里曼认为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主张创新是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约翰・齐曼等认为“技术创新必定是一种进化过程”[4];野中等人主张技术创新是难言技术知识和明言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2)国内有的经济学者主张“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5]。还有哲学和社会学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或称产业化、商品化过程”[6],并以此研究技术创新中的一些哲学问题,如技术创新的本质、主体和客体、动机、条件和方法等。笔者主张从广义和狭义界定技术创新:广义技术创新是从发明创造到技术扩散的整个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经济的过程创新和管理的过程创新;狭义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

  技术创新在被引入我国前后,曾经出现过许多相关的术语。例如,技术革新(即指技术上的小改小革或技术上的渐变性的改进,但它与日语中的相当于技术创新的“技术革新”有本质区别)、技术革命(即指技术上的跃进式发展)、技术改造(即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改造落后的相应技术)、技术开发(即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等。如果不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区别),将不利于科学认识与把握技术创新本质。有的学者曾经围绕创新与发明、发现的关系进行过阐述。例如,熊彼特认为,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发明只是设想,属于知识形态,并不一定影响经济活动,创新是发明的首次被企业家应用;发明是创新的前提或基础,先有发明,后用创新。培根和迪卡尔、西蒙和纽厄尔等人认为,发现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其有一定的前提而主张发现并不创造新东西,并以此说发现与创新没有相同之处。也有学者主张科学发现的本性是创新,是一种原始性创新或元创新。

  笔者认为,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技术发明是指科研人员为了追求先进性目标,通过创造新的技术知识获得样品、样机的一种科技行为;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为了追求效益性目标,通过实施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获得产品、商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决不是指某一种单项的技术或者是工艺的发明,而是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发新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7]。(2)科技成果转化在广义和狭义上都比技术创新宽泛得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它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使科学成果向技术成果转化;第二,通过设计、试制、中间试验、工业试验等使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第三,通过技术扩散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成果转化”一词只存在于我国,“工业发达国家没有‘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8]。我国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人为地割裂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固有联系,形成了科研机构只出成果、企业只被动地接受成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人为地制造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把技术创新理解为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线性过程,而忽视其中所存在的系统整合和网络机制[9]。(3)知识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它不是指仅限于精神领域中的“知识的生产”或“创造新的知识”,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将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转化引入到经济过程中,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10]。技术是一种知识,技术创新是技术知识(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生产和转化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狭义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都强调市场需求和经济目的,都主张企业的实施与实现的主体。当代技术创新不只是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简单线性模式,而是由多种创新来源和多样创新形式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创新的核心不仅是技术、组织、制度,而是知识。(4)技术创新是由多元创新源头和复杂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过程,为了有效开展技术创新,要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由政府组织和协调实施。“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要以制度、政策和环境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促进它们之间的创新互动为目标,最终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11]。

  技术创新具有创新性、效益性、风险性、周期性、群集性等特点。它被分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基本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资本节约型创新、劳动节约型创新和中性技术创新以及合作技术创新、持续技术创新、协同技术创新等多种类型。

  技术创新的过程包含不同的阶段或路径。(1)国外学者厄特巴克把该过程划分为产生新构想、开发新技术、实施技术的商业价值与扩散等三个阶段;克莱茵和罗森堡把它分为由认识潜在市场、进行发明设计、设计细化与试验、再设计及生产、销售等阶段组成的链式路径,从销售到认识潜在市场的主体反馈路径和其中每一个阶段内部构成的反馈环所组成的反馈回路路径,由上述链式路径与研究开发所构成的路径,科学研究推动链式路径中各个阶段的实施与实现的路径,链式路径中的各个阶段的实施与实现结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路径。瓦茨又把该过程划分为创新设想、筹措资金、技术开发、市场分析、发展计划、投资和投产、销售和获得利润等七个环节。(2)国内学者或把该过程划分为技术构思阶段、设计阶段、试制与试验阶段、生产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等五个阶段;或把该过程划分为产生创新构想、设计构思原型、开发试验模型、开发工业模型、进程初次商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实施创新技术扩散等阶段。

  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企业产权与其经营权、技术的推动力、企业家的素质与意识等)、

  企业外部(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的政策与管理等),来源于社会需求压力(技术动力、市场拉力、创新主体自身的目的性等)和社会支持力(技术基础、物和财力等)。技术创新能力或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组成,或由辨识市场机会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与营销能力构成;或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组成[12]; 或由产出能力(如技术出口、制造业增加值等)企业自身和社会的支持能力等因素构成。在上述技术创新的诸多动力因素中,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通过利益驱动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是通过客观需要和竞争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在上述推动技术创新的诸多能力因素中,“物”的投入(如研究与开发经费和基础设备投入等)与产出(如产品出口等)要与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以及制度、体制和管理变革有关;人(即创新主体)的投入与产出主要与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有关,这些能力因素主要通过市场竞争驱动、创新主体的价值驱动,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能力在客观上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制,需要形成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环境,否则,将会影响其有效的发挥和实施。

  技术创新的机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方面看,仅就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而言,首先,企业依据市场信息,吸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科技成果制定创新决策,然后,企业通过R&D研制出样品或样机,再通过生产过程使之转变为产品;通过市场使之转变为商品,最后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和利益,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模仿进入扩散过程。从微观方面看,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即企业把技术知识和能力注入到技术产品中,从而开拓新的消费品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创新主体运用其拥有的知识(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对物质资源进行操作,生成了技术产品,并产生了新的售后服务和新的知识。企业产生出的新的明言知识主要以专利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此,企业具有垄断性或独占性。这样,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一方面属于企业自身产生的,另一方面吸收其它企业知识和社会环境中的公共知识。企业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实现知识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且具有战略意义、产生综合社会效益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的技术或技术群。在认识和理解高技术的发明存在下列误导和误解:(1)把高技术与高科技相混淆。由于我国存在着科学与技术不分的传统用语――“科技”,因此,受到这种认识惯性力的作用,便出现了“高科技”一词,并把它用于各种论说之中(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提法)。我国的科技部曾经把微电子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0项称为高科技。其实,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实际上指的技术的高技术。依照这种概念的指导,就会在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科学与技术一起上马盲目发展的不良态势,从而阻碍了高技术的产业化。因此,应该把高技术与所谓的“高科技”(实际上,科学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更没有“高科学”)区别开来,不要泛泛地使用“高科技”一词,而应该统一使用“高技术”一词。(2)把高技术与新技术相混淆。所谓新技术,一是指基于科学原理而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二是指在传统技术中开发出的新型技术。很显然,高技术指的是其中的前者而非后者。所以,所有的高技术都是新技术,但所有的新技术却未必都是高技术。“高新技”的提法和用法是不科学的,把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相混淆,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也不利于高技术的产业化。按照上述对高技术与其相关概念的模糊认识来指导实践,就出现了诸如“高科技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同的名称,这将给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在日本,有“尖端技术”的提法和用法(如东京大学就成立了“尖端技术研究中心”)。那么,高技术与尖端技术究竟有何关系,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高技术具有高投入、前沿性、高增值、高效性、高风险性等特点。高技术的认定标准有三种:一是研究开发费用占总产出或总销售额的比重;二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的比重,即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全部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三是产品所显示的技术复杂程度[13]。

  高技术产业是指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198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CED)把R&D的经费强度(即R&D占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指标,选择了22个制造行业,并对这些行业的R&D的经费强度进行计算,把R&D的经费强度明显高的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品、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设备认定为高技术产业。1994年,OCED又对这些行业的R&D的经费强度重新进行了计算,把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降为中高技术产业,把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品认定为高技术产业。2001年,OCED又依据R&D的经费强度,把制造业产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并把航天航空、医药、办公和会计及计算设备、无线电和电视及通信设备、医疗和精密及光学科学仪器确定为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化是指把高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商品,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也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高技术创新是实施与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化具有资金密集、群体化、超前性、高渗透性、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实施与实现高技术产业化需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因素的有效投入和整合,需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客观需要,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技术的基础(如大型实验装置、精密仪器设备、信息网络设施、创新试验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等)等方面的支撑,需要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环境(如创新观念或理念的更新与形成、创新网络建设等)。

  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的实质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仅就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过程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高技术的发明和研制。创新者根据市场的客观需要,吸收企业外部或内部的高技术成果,产生出构想和设计思想,通过小规模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试制或中间实验),形成了小规模的高技术样品,使得高技术成果进入到实用阶段。(2)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创新者对上述处于研制状态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的检测能力、生产线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和运行机制进行大规模地研究与开发。(3)高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创新者把上述样品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生产,形成大规模产品。(4)市场开发。通过市场创新,即通过预测市场需要,建设销售网点,进行信息及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使得高技术产品成为商品,并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主要是依靠上述各个阶段及其相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作来完成的。

  当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成功以后,其他相关企业就会对其进行模仿(创新),研制和生产与之相似的高技术产品,从而使得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一个企业扩展到其他一个或多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或整个产业,从而实现了高技术的扩散。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最先只是自己开发和研制出微软的一系列软件。但当这些产品被投放到市场以后,就有许多家国内外企业对其进行模仿,从而使得该产品在计算机产业中得到扩散。这个过程就是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扩散和渗透过程,是单个企业进行高技术产业化的后续过程或持续过程。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需要多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才能完成。因此,高技术产业化推动了相关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打破了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它要求企业、大学、研究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国家创新体系。

  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就是高技术创新的机制。它主要包括:(1)市场创新机制。它分为三种形式或类型[14]:一种是首创型市场创新,即率先推出新产品、采用新的广告宣传形式和促销方式、推出新的销售服务方式等。第二种是改创型市场创新,即对自己原来的市场创新模式进行改革,并吸收其它同类的市场创新模式,将它们加以综合,形成新型的市场创新模式。第三种是仿创型市场创新,即创新者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状况,模仿前两种类型的市场创新模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创新模式。(2)风险投资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金主要来自捐赠资金和基金、公共和私人养老金、金融保险部门、企业、国外和家庭个人,并且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投资者首先评估企业的技术基础条件和应用前景、管理者的素质、企业信誉和管理机构,然后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控,以便既保证投资效益,又可以避免损失。我国的风险投资金则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等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15]。(3)研究与开发机制。其主要体现在建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管理机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建立研究与开发及技术引进中心,建立市场化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申请和确立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监控机制和以市场需要为价值标准的成果鉴定机制。这些新机制将有助于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16]。(4)官、产、学合作机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方面的支持。政府主要实施教育培训、提供信息与环境(如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通过管理和监控研究与开发经费参与产业化。例如,美国拥有17个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部和职能机构,还设立了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专门负责与地方政府、各个企业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研究与开发。(5)法律制度机制。美国将高技术创新法律化和制度化,先后制定了《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国家合作研究法》、《联邦技术转让法》、《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我国也制定了《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技进步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技术成果转让法》、《专利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将起到重要作用。(6)激励机制。它主要包括技术入股机制(使掌握物质资源的“资本家”和掌握知识资源的“知本家”能够共享企业的产权)、股票期权机制(将公司的资产增值中的部分股份,奖励给在创新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税收机制(如允许分期分批地扣除高技术企业购进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允许对高技术企业使用的先进设备加速折旧,允许高技术企业按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从应纳税额中抵缴所得税,允许高技术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各种准备金等)[17]。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336.

  [2][9]关士续,王大洲.有关技术创新的几个认知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2001(1):p115~118.

  [4][英]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p339.

  [7]陈文化,彭福扬.关于“创新”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3):p28~31.

  [8]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p230.

  [10]陈昌胜.知识创新读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p16~22.

  [13]马名驹.高技术的创新与环境支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p33~36.

  [15]宋东林,侯青.从美国技术创新机制看我国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3(3):p35~38.

  1、传统思维方式和近代科技文化示弱心理的制约。传统思维方式形成、巩固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它以原型模仿为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思维方式局限于力图实现与原型的一致,具有保守性、模仿性等特点,它渗透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思路和活动之中,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的发挥。近代工业化社会以来,世界文化冲突主要是以科技为支柱的对抗形式出现的,在这场文化较量中,我国传统文化在科技层面处于弱势,由此导致了科技文化心理示弱。科技文化示弱心理削弱了人们的创造自信和勇气,表现为对西方科技的崇拜,依赖引进,机械地模仿。

  我国近代以来所走的以模仿为主、创新为辅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思路,正是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文化示弱心理影响下的产物。传统思维方式、科技文化示弱心理与“守祖训,循道统,重形式,守中庸,排斥离经叛道,压制变革求新”为主调的中国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环境的氛围,共同制约着企业的创新精神,弱化人们的技术创新自信,扼杀人们的个性和冒险意识,阻碍企业技术创新。

  2、科技与经济的二元运作体制的制约。目前,尽管我国已在经济领域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现行的科技体制仍然是一种以计划为主的行政性运作体制。经济科技的二元运作体制与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不仅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和地位的确立,而且造成了技术创新主体过于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使大部分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和市场之外,使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科研成果的供求矛盾突出、转化率低。据统计,我国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开发机构占80%,而美国仅为6%;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近三万项,其中只有两成左右成果转化。为改变这一状况,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星火计划、863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颁发了《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科技成果商业化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许多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对科研院所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效果仍不理想,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方面,科研机构持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却找不到市场;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苦于有钱而找不到合适的技术成果,以至不得不以苛刻的条件、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国内能开发的技术。对此,科研机构责怪企业对技术成果的成熟度要求过高;而企业则认为科研机构所提供的技术成果往往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还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二次开发。其实,这一冲突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技术创新主体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分离,科技活动的市场机制薄弱,科企双方还未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风险的承担和利益分配方式。为此,必须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驱动作。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