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沪上、科技界“大咖”共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Writer: admin Time:2024-04-03 Browse:132

  、科技界人士以及家长的驻足聆听。多位沪上教育、科技界“大咖”相继登台,共论科学教育与创新学习模式的未来走向。

  在科学教育方面,会说话的洋娃娃和传统洋娃娃并没有什么两样,除非孩子把它拆了。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以一个摸鼻子的小实验引发了全社会对创新教育的又一次大讨论。昨天的论坛上,他带来了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的演讲。他说:“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他认为,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自然世界远比虚拟世界好玩。“比如我建议女孩子不要只玩洋娃娃,那是情感类玩具,要玩一些科学玩具。于是有家长说,那我买个会说话的洋娃娃。这是高科技玩具,但它依然是情感类玩具,除非孩子把它拆了,才值得你高兴!”

  倪闽景还指出,现象是科学与技术起点,发现现象产生问题,是所有研究的开始,万物皆可研究。

  所以,如何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掐尖没有用!要让学生提问,提出好问题,从问题到课题;要改变看实验、做习题、听故事的学习形式,代之以动手做实验;要给孩子提供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让他们把兴趣变成志趣;要引导他们构建人文与理性思维,从而使学科思维能力上升到普遍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不怕愚蠢,就怕相同。伟大不能被计划。科技发展远超教育变革的速度。”倪闽景抛出的几个论断引人深思。

  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创始校长郑跃星,则以《智慧教学体系下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为主题,带来了他在教育一线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他认为,过滤掉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技巧,沉淀下来能够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的才是教育的精华。“我们要让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和强烈的求知欲,要让所有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育一线,郑跃星实践着以“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为指导思想的智慧教学体系。“是什么”指的是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沿革,渗透学科文化。“为什么”指的是揭示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阐述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还有什么”指的是如何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他还带来了真实的教学案例。其中,学生们的数学拓展性作业,展现了数学与美学交融碰撞出的火花,令人叹为观止。

  智勇青少年创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深入剖析了她对素质育人的理解和科学教育应遵循的规律。她主张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的探究和体验,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去研究科学,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培训协会副会长、智勇科创创始人、同济大学物理学博士关大勇博士在《社会一体化大课堂:面向AI未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演讲中,着重强调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未来的世界中绽放自己的光彩。

  这次论坛上,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青少年青科创风采展示。每一个展示者,都是一个小小的魔法师,他们用智慧与勇气,将那些看似普通的事物,点化成了充满魔法魅力的创新作品。这一展示旨在激发青少年们的创新潜能,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